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传统观念、现行体制、社会不良风气、用人单位以及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极不相称.亟需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宣传和营造“尊重劳动、崇尚职业、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企业自身的创新以及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高职校企合作是当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高职校企合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厘清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则要积极试点试验,强化服务行业企业意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探索高职校企合作实施路径;着力做好四个创新,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核心竞争力;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高职深层次校企合作保障.  相似文献   

3.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为重点建设内容,既体现了政府推动行业企业加强与院校合作发展的“杠杆效应”,又为高职院校未来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校企合作”这一被趋于泛化的命题如何突破制度与体制约束,从江苏省8家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意中可以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剖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因循守旧、目标不明确、动力机制缺乏、体制创新不够等问题的基础上,建议政府部门积极引导、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要在教学模式改革、产学结合观念树立、企业参与及评价机制完善以及制定完整、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规划等几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呈现出提倡多、落实少,合作模式多、认同度差异大,企业、学校以及政府管理组织体系缺失,推动机制滞后以及学科分布不均等问题,从战略高度认识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完善法律法规,政府承担责任;建立典型模式,构筑运行机制;构建基于产业链的合作教育,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丁帮俊 《教育与职业》2021,990(14):85-91
高职院校如何保障质量型扩招是当务之急.目前学界关于高职百万扩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困难、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教学管理、教学方式及教学服务如何落地落实缺乏具体研究.同时,高职院校在扩招学生教学实践方面,存在学情分析不透、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教学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实现质量型扩招需要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扩招生源多元化特点,建立高效顺畅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服务支撑系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成为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指导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缺乏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不适应产学研合作的要求;缺乏具有工学结合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是:建立政府层面的促进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抓好工学结合的课程教材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的服务能力和机制建设;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前,市场经济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间出现了一些诸如育人理念缺失、功利性、学术不正、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等有违师德的现象.这主要原因还在于市场经济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失衡,以及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制不完善.因而,当前应需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健全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方面,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体制机制创新思路、新举措以及改革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馨 《教育与职业》2021,(13):58-62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职业类别语境下高职生职业认同感缺乏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生职业认同感缺乏主要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不自信、升本、择业拒绝基层岗位等方面,主要受传统观念、社会思潮、社会发展进程和中国家庭结构等因素影响。增强高职生职业认同感可通过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构建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协调机制、增加高职教育社会美誉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遭遇"四大瓶颈",破解困局急需法律制度的创新和支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创新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渐进的制度革命,中央立法的滞后与缺失已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情况,而地方立法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积极回应。地方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创新的发生存在内外部动因,但受到立法体制模式、传统文化观念、劳动用工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地方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创新在改进地方立法模式、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严格就业准入制度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外部环境,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培育对象识别机制不精确、内生动力不足、供需矛盾显著、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导致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变乏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从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四个方面着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背景下,一部分职业院校抓住发展契机,在听障大学生中开展了有关传统手工艺的职业教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培养方案缺乏特色、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实训场所不足、参与主体不够广泛等困境。学校需要针对听障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优势,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听障生特技工作室、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等多种路径,推进传统手工艺的优质传承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联合培养背景下职教本科生的身份认同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积极向上的身份认同感对于职教本科生的未来生存立场和价值发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职教本科生身份认同缺失的现象真实存在,源于其极易受到教学体制本质属性不强、教学主体身份定位不清、自我身份认同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完善职教本科体制的机制建设、革新职教本科师资的管理模式,以及提升职教本科生的自我认同感,实现职教本科生身份认同的自我重构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营口地区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招生、贯通培养实际情况,以及影响营口市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主要存在机制障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职业院校间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营口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中高职贯通培养对策--从机制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培养方面入手,推进中高职分段贯通培养,形成职业教育开放沟通格局,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以本科培养为基础、硕士研究生培养为支持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培养层次明晰、培养主体明确、专业设置多样。然而从学段的关联性和衔接性来看,职教教师本硕培养存在衔接困境,培养主体资质不明、学历学位错位以及培养阶段割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职教教师本硕培养的连贯性,导致整个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统筹性。厘清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框架、形成培养主体联盟、明确职教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设计通畅持续的培养环节和建立职教教师教育保障机制,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更有利于职教教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本科教育有必要借鉴职校的教育模式,在本科教育中试行顶岗实习制度。在试行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实习岗位有限,不能满足全方位实习的要求;学校评价制度和组织制度不健全;学生对实习岗位的认识不足,适应环境能力不强;我国缺少顶岗实习期间劳动纠纷处理的法律法规。为完善项岗实习制度,建议:政府和学校共同出面和企业建立长期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给学生购买人身保险,学校将顶岗实习纳入常规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有利于转变校企合作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同时能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校企合作立法的法律困境主要表现为制度上缺乏上位立法明确支持,组织上缺乏资源整合渠道,评价上缺乏权威专业的监督体系。困境破解的关键在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校企合作范围和边界的确定以及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具体的建构路径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职业教育法》;基于平等地位建立多元协商机制破解利益争议难题;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校企合作评价的专业化、权威性,保障校企合作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全过程纵向评价、全要素横向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研究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针对目前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多元能力指标和职业核心能力指标缺失的问题,提出以学生的成长引领和就业导向作为构建原则,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指标体系、评价流程、个人色彩评价量表的构建路径,为职业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全过程全要素评价体系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