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兴军 《山东教育》2012,(31):45-47
每一个孩子学会走路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幼儿自己的摸索,也有父母的指导。我想,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指导孩子进行探究时是否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呢?"孩子学走路"的经历不但告诉了我们要让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还要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教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方式进行帮扶,这样的过程即使有失败,也能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会失败,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经历中超越自我不  相似文献   

2.
农村的许多孩子虽不像有些城市孩子那样娇贵,但不知父母劳动艰辛的现象也还是很普遍的。为此,在一个夏日的周末,我试着给孩子们布置了一次家庭作业——让家长教孩子学古诗《悯农》。 星期一上课时,我刚开口问昨天的古诗学得怎样了,孩子们便齐声念了起来。看着一个个摇晃着小脑袋,我很高兴:看来他们都学会了。可当我要大家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时,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平时几个胆大的孩子举起了手,回答的内容文不对题。我一听就知道,孩子们是凭自己的理解来回答的。我  相似文献   

3.
一次,在以“我长大了做什么”为主题的谈话课上,孩子们发言相当踊跃,一个个谈了自己美好的理想,有想当科学家、音乐家、画家、工人、医生、老师、解放军战士的,也有要开飞机、火车、汽车的,可是全班50名幼儿,却没有一个说我长大了要做农民。还有一次,我听到一个智力较好的幼儿对一个智力较差的幼儿说:“你学习不好,长大就得在家干活,背畚箕,拾大粪,当一辈了农民。”对方听了这话,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农家的孩子不想当农民,还以当农民去奚落别的孩子,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我想,孩子们是纯洁无瑕的,他们有各种美好  相似文献   

4.
上大学时我去幼儿园实习,踌躇满志,打算好好一展身手。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努力开展每一次活动,关心每一个孩子,耐心引导饮食不规律的孩子正确健康地进食,给午睡起来的女孩子们梳头,为内向甚至害羞的孩子争取机会表现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那时我对自己的教育能力十分自信,甚至有些得意。  相似文献   

5.
沈晓莺 《云南教育》2005,(16):43-43
我们班有个孩子生了病,却很高兴。因为妈妈每天陪他了。有些家长,把带孩子当作一种任务。从周一到周四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照管,于是每天接送不亦忙乎。但周五晚上,孩子们便到了外婆、奶奶家,由老人去带了。于是到了星期一。孩子们的作业常常没有完成。有些孩子干脆打了两天游戏机。家长们跟我聊起这些事。一致认为老人们溺爱孩子。其实,原因还是在自己。毕竟老人没有义务照管、教育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田彦基 《班主任》2010,(2):23-23
面对教室里散落一地的方便面袋、麻辣皮皮虾袋,我有些气愤,也有些灰心。“这帮孩子,真是没治了,已经强调过不知多少遍了,教室不能有杂物,可他们依然充耳不闻。干脆来个禁食令——禁止吃零食!”我为自己的这一高招暗自得意。  相似文献   

7.
谭洪岗 《学前教育》2023,(Z4):39-40
<正>我有两个孩子,女儿3岁半,儿子1岁2个月。老二出生后,我对老大有些忽略。老公工作忙,家里也没有人能帮忙,平时就我自己带孩子,有时做饭或收拾屋子,就让孩子们自己玩。有一次看到老二嘴里含着东西,我吓坏了,一着急就骂老大没看好弟弟。从那以后,我常常跟老大唠叨,这个不能给弟弟那个不能给弟弟,导致现在老大一看弟弟手里有小物件就吓得直哭,怎么安抚都不行。我很后悔,自己的言行给老大造成了心理阴影,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王晓燕 《辽宁教育》2010,(12):16-16
马上就要放假了,看着这群朝夕相处的可爱的孩子,还不知道下学期是否还会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有些不舍。为了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为了以后能更好地与孩子们相处,在分别之际,我想让孩子们给我的工作做个评价。于是,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一次主题班会中,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诚实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的主题讨论。在我说完开场白让孩子们发言时,刚刚还吵吵闹闹的课堂一瞬间平静下来,平时孩子们争先恐后举起自己的小手,吵着闹着要发言的场面不见了。尽管我用温柔的话语,希望的眼神不断地鼓励着他们,但孩子们个个低着自己的小脑瓜,有的摆弄着自己的衣角,有的和周围的小朋友低声地说着悄悄话,就连几个平常发言最积极的孩子也只是用眼睛偷偷的看一下我,马下又低下头去,孩子们的手臂犹如被千斤巨石压着一般,怎么也举不起来。,就在教室里几乎沉默得让人难熬的时候,一个平时…  相似文献   

10.
从教十余载,蓦然回首,真可谓一路风尘一路歌。作为班主任,谁都希望自己班里的学生个个儿品学兼优。但顽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总听见有的班主任在抱怨:我们班的孩子总是不听话。其实不然,孩子们很可能是不听"你"的话,若换一名教师或变换一种教育方式,他可能就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而对于我班有些调皮淘气的孩子,在我"爱"与"巧言"两把剑下,他们不仅愿意接受我的教育,还特别喜欢我当他们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1.
当男孩子吐出一句句“粗话”,当女孩子学着大人的口吻对别人的穿戴评头论足,当孩子们神秘地询问别人父母的情况……我深切地感到:班上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另一半世界,只有走进他们家庭的那一方天地,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所受的家庭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我利用业余时间走进了一个个孩子的家。一次次家访使我更了解孩子们、了解他们的个性是怎么形成  相似文献   

12.
午饭后到下午上课前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们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他们有的在屋外玩耍,有的读书,交换邮票,下棋,当然也免不了有些孩子淘气。我呢,却常常利用这段时间和孩子们谈心。每个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苦恼,他们需要倾听别人的有益的建议,接受别人给予的微笑、求得安慰、支持和帮助。孩子们也有他们的秘密,通常他们只向他们认为可以信赖的人公  相似文献   

13.
入大班以来,孩子们的话特别多,自由时间说,走路说,上课说,就连吃饭、睡觉时也趁老师不注意,见缝插针说上几句。若他们的话瘾上来,想立刻让他们停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天午饭后,孩子们的说兴正浓。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他们,就照老办法想组织他们安静下来。我边拍手边说:“请把小手拍一拍。”可孩子们根本就不理睬我。接着我又说:“请把小脚跺一跺。”响应我的也寥寥无几。我有些生气,心想:“这小嘴就不能用一会儿?”想着,声音不觉提高了一个人度,顺口说:“请把舌头弹五下。”不料,这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把孩子们给…  相似文献   

14.
去年春天,丈夫和我带着我们的3个孩子开车去美国看朋友。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拜访了6个家庭。这6个家庭都有孩子,我一次次地因这些父母使用录像来使孩子安静而受到震动。当几个家庭的大人聚在一起想说说话而孩子们太吵闹时,他们就用录像来哄孩子。只要录像机一转,孩子们的吵闹声立马就变小了。这就像把一块毯子蒙在正在欢叫着的鹦鹉呆的笼子上:只消一盖毯子,刺激鹦鹉的环境消失了,它的叫声也就停止了。与此同理,只要一按“PLAY”键,孩子们的吵闹声就戛然而止。孩子们本来正在摔跤或四处跑着玩,但只要把电视或录像打开,他们便会停下来,…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办公室在幼儿园大门走道对面,每天很多孩子来园,总会亲热地和我打招呼问好,然后才回自己的活动室。最可爱的算是小一班的孩子们,因为活动室在我办公室旁边,平时他们很喜欢来我办公室逛逛,每次看见孩子们进来,我都会愉快地和他们交谈。这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积极的情绪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教育不仅仅是组织一个教学活动,更重要的应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切契机,帮助孩子获得  相似文献   

16.
解君  解振海 《学子》2012,(6):59-59
从教这些年,虽取得了点成绩,但从女儿的身上发现我的教育不是成功的。并且从她一人身上也就凝聚了诸多孩子的这一弱点,那就是:他们不会欣赏自己。如果孩子们能将这一弱点弥补上,那他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会更加自信,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庄华涛 《师道》2012,(10):60-61
新教师,送你一串追问 我觉得,加入教育行业十几年来,自己最大的一个改变是学会了追问。也许当我还是个孩子时,也曾经有过追问的能力与渴求,但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能力反而消失了。直到面对孩子们这么多年,在孩子们的影响下才慢慢找回这个可贵的能力——因为孩子是喜欢追问的,这是他们的天性。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留学的中国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空余时间我在一家中文学校做义工,这是一所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混合学习的学校,这两年暑期我给孩子们开设了免费课程,同时让孩子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他们同时用英文和中文去写自己的感受。两年时间过去了,我发现,两种文化的教育结果并不是人们认为的是由  相似文献   

19.
<正>人生如跑步,教育亦如此。2014年4月13日,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马拉松——无锡国际马拉松比赛。当孩子们知道之后都为我感到自豪,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跑,而是代表班级和孩子们一起在跑。我之所以开始跑步,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与孩子们的约定。记得2004年自己带第一届民办班,这帮孩子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差,每天都有违纪现象,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对班级的严格管理和要求。在第一次运动会上,班级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我很高兴地在班级表扬他们,同时希望他们在各个方面也能像这次比赛那样优秀。想不到有几  相似文献   

20.
喜欢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孩子们才会展现他们最纯真的一面。有时,孩子们的言行可能与我们所设想的优秀品质有差异,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毕竟孩子们年龄较小,可能只是觉得"好玩儿",而并非真的"想发坏"。所以,如何因势利导,使孩子们在玩中也能受到教育,应当是我们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我的电脑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一群孩子的照片。他们是我的学生,当时上三年级。坐在前排的几个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