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途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选择我国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 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教育的代理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对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该变量除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外,也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以及专利申请量,进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此外,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在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系数虽为正但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越低,教育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9~2018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科技金融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以全国样本来看,科技金融显著地提高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但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即在经济水平越高的省份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分地域来看,东部地区科技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金融能够显著推动经济发展,但在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低下的中、西部则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各地的分布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广东、江苏、福建、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次之 ,经济发展较快的山东和浙江主要依靠国内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的 9省区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国家政策的倾斜也没有改变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格局。广东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产业聚集和结构升级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效率,结果显示:经济效率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呈东高西低的递减态势,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表明:政府影响力在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东部和西部相对于中部更依赖于对外贸易依存度;城镇化水平对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高于中东部;金融环境、单位能耗和产业结构对三大区域间经济效率的影响效果均为负,抑制了经济效率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东郜、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检验工业深化和技术进步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引导了工业深化,而工业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在东部地区对工业深化产生了抑制效应,在其它地区没有显著影响;工业深化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在三个地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观察,东部地区工业深化的效果要高于中部,中部要高于西部.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研究很少涉及金融集聚对金融产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在分析金融集聚作用于金融产业发展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区位熵法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要明显高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然后通过建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集聚与金融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金融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产业的发展。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完善金融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的辐射作用,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高等教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角色,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通过运用AHP-TOPSIS-Tobit模型对2011—2020年全国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时间趋势上,全国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西部地区增长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空间差异上,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四川、陕西发展水平较好,重庆次之;离散程度上,东部和中部地区不断缩小,而西部地区呈扩大趋势;影响因素上,外部因素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内部因素的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科研投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为此,应以陕西、四川为战略基点,打造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鼓励西部高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07-2016年(1)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整体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的两个替代变量老龄率和老年抚养比对整体金融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各地区的这种影响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的老龄率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老龄抚养比对金融发展却有抑制作用;中部地区的老龄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得出,人口老龄化可能会给我国的金融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正面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人口的减少和老龄人保守型的投资偏好可能会倒逼金融机构摒弃旧的业务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养老金融的发展和养老行业的迅速兴起,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实行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政策的一段时间后,又实施了西部扶贫和大开发的政策,于是,中部地区出现了"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的"中部凹陷"现象。论发展水平,中部比不上东部;论发展速度,中部比不上西部。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是: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不仅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西部地区。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教育领域。在全国建立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均快于东部地区,上述四个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1.65%、21.39%、22.47%和21.10%。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8.62%、36.36%、35.11%和22.08%。东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46.44%,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分别提高0.2、0.59和1.25个百分点。另外,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均快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从工业经济增速看,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9.74%、19.06%、21.41%和15.73%。中部地区增速创造今年以来新高,而东部地区创造近几年的新低。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软件实证研究发展入境旅游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国家整体层面上,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从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样存在上述正向影响关系,但中部及西部的这种正向影响不如东部地区明显。针对上述问题,东部地区应积极开展入境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部及西部地区应该在发展入境游的同时,积极鼓励并推动国内游刺激地方消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选取区位商指数作为测度指标,对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市旅游产业、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集聚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运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估计分析与因果检验,考察全国范围内以及东、中、西部旅游产业集聚及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全国大部分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逐年提升的态势。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整体上明显高于中、西部。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与此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全国范围内以及东、中、西部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同方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运用教育基尼系数量化了我国1997-2012年30个省份的教育投资公平程度。建立合适的Panel Data进行实证研究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当基础教育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递减;各区域的高等学历人才并不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低;目前东、中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公平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较好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算法,计算了全国31个省区市2005到201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是1.60%;贡献率最高的西藏达到了6.25%,贡献率最低的青海只有0.10%;就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8%,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大约都在1%,而西部地区是1.43%。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5—2005年地区科技经济数据进行统计以及计量分析,发现:地区科技进步综合排名东部高且稳定,西部低且变化差异大,GDP变化与科技进步综合排名变化呈对数线性关系。西部经济体现为粗放,东部集约:东西经济总体趋同;东部科技进步快、基础好,但效率在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在放缓;地区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区域环境规制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文章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及交叉效应模型,选取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水平相同;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不存在区域性差异,但是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地区经济发展禀赋而存在差异。因此,环境规制实施强度应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以加快第二产业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借鉴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教育类似于出口的思想,通过面板数据(Panel data)分析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0.13%,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溢出效果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产出弹性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递减。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加国家高等教育投入、发展高低重心不同的高等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省区为单位,选取数量和质量两指标,对我国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衡量,发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且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旅游产业状况、旅游资源禀赋都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资本积累在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将31个省、直辖市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引入了地区生产总值、就业人数、资本形成总额三项指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对截取的各省际1978-2010年面板数据进行测算.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东、中、西部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利用1995-2011年中部六省面板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运用协方差分析检验判断模型类型,对中部六省农用机械总量、农业固定资产、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土地投入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用机械总量、农业固定资产、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土地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农业固定资产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具有负向影响,而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土地投入对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政府需要制定支农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加大农村固定资产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