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人物关羽,自三国至清末经历了约两千年之久的漫漫演化,形成以关公崇拜为主题的关公文化现象。创建“关公学”是深化关公文化研究的现实需要和理论趋势。能够称之为“学”,主要在于它是属于自成体系的学说、学问与学理,在于它是展现关公文化总体特质、宏观理论和方法体系,在于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构架,在于它的有序结构性和客观系统性,是对关公文化研究的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2.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真实人物,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他被推上了无以复加的神坛之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崇拜现象。本文就关羽产生地——关公文化之源,关羽如何走上神坛,国内外关公文化崇拜现象的产生、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杂剧创作中以关公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剧目充分反映了宋元以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关公崇拜文化现象,并展示出鲜明的"华夷之辨"题材倾向,在艺术表现上则以通俗、生动见长,有"曲尽人情"之妙。  相似文献   

4.
关公戏在关羽形象神化与偶像化的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作为舞台形象的关公与作为信仰偶像的关公二者交叉重叠,互为因果,成为三国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元杂剧中的关公戏,具有艺术性与仪式性的双重性质,关公勇猛威武的形象在元代已被定型,并且成为后世小说、戏曲、雕塑、绘画等各种艺术中关公形象的标准外形。明清两代关公戏主要以折子戏的形式传播,其题材更加集中,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娱乐性成分亦有所加强。“关公戏”的广为流传,与戏曲的传播特点及力与德完美结合的英雄崇拜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关公戏在三国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历史人物关羽作为"忠、义、仁、勇、信"的化身,在海内外华人中获得了广泛一致的民族认同,形成了关公崇拜的独特文化现象。关公精神所蕴含的"忠、义、仁、勇、信"的文化特征,在武术道德中体现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道德标准,反映武术道德的内在秩序,彰显了中华民族感情和武术精神的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6.
山陕会馆是山陕二省商人在客地集资设立的“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同乡会馆。本文以关公为主,兼谈药王和马王三位神,分析山陕会馆中的神崇拜现象,认为神崇拜对会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维系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陕会馆是清初山陕籍商人在樊城设立的供同乡人祀神、聚会、寄寓的馆舍,是典型的神庙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与全国各地山西、陕西籍商人一样,樊城山陕会馆主要供奉关公,用来护佑山陕商人的商旅平安和生意兴隆。关公崇拜在山陕会馆的建立、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对会馆建筑形制及艺术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公是京津时期义和团崇拜的神灵群体中出现率最高的神位。团众拜关公属于官方赞许和民间拥戴的结果,关公本人从关羽、关公到大帝、关圣的复合身份,启示了义和团从"草民"和"义民"身份更换的认同。关公多元的身份和处境暗合了义和团在直东和京津时期的境遇转移。晚清宫廷和民间频繁的关戏演出为义和团拜关公铺设好了信仰体系与接受美学的土壤。关公的神学和戏曲传播学地位构成了团众的精神支柱。严酷历史状况下团众的悲情表演,不仅迫使团民还原了其世俗性地位,亦使得关公的正神形象蒙受耻辱,从而为后世中国废除关公的神学地位提供了文化阐释的依据。义和团拜关公现象促进了中国神学体系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关公文化涵盖物态层面、艺术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搜寻了关公文化研究的成果,基本理清了关公文化研究的时间脉络、主题分布、高产作者,并从"关公文化"的梳理与探讨、关公神化过程及原因、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关公形象和性格、关公信仰的现象、特点及原因、关公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建筑研究等方面阐述了主要研究内容,讨论了研究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关公传说不仅在各种典籍中有丰富记载,而且民间还流传有大量口头文本,盛行着延续久远的祭祀仪式。从地理分布上看,山西、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大多数省区都流传有大量的关公传说,遍布着关公信仰的遗迹,仍都定期举行祭祀仪式。宋代以来,对关公的祭祀,随着官方的重视兴盛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与之相应的关公传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关公的神格地位不断上升,使其形象完成了由人向神、圣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对历史人物关羽进行了武将雅化和英雄神异化两大方面的加工改塑,从而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忠义贯古今、神勇震乾坤的民族武圣形象,使关公迅速走向社会各阶层并倍受崇拜,对关公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关公信仰复兴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公信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是当代民众生活中值得关注的民俗事象。改革开放以来,从内地到沿海,从港台到国外都兴起了关公崇拜热,且愈演愈烈。这一现象是传统文化意识与当代民众心理相对接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社会生活中异己力量的存在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也为关公信仰的复兴提供了现实基础。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而应因势利导,使其更好地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关公和蚯蚓     
一条蚯蚓爬进了关帝庙,接着爬到了关公脚上。 关公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蚯蚓爬到了关公的腰上。  相似文献   

14.
关公诞生传说是关公传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关公的前世、转生、少年时期。诞生传说弥补了史传和文学作品中关公出世部分的缺失,同时,为关公传说的整体构成形成了引导作用。本文以《关公传说》为传说样本简单分析了关公诞生传说中的几个具有重大转折点的母题,并试着简单分析其中蕴含的诞生礼仪。在关公的诞生传说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佛道融合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通过对关公诞生传说的解读,可以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关公诞生传说中蕴含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关公文化精神的精髓,关公的诚信精神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对大学生诚信文化素质的培育有着积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面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高校诚信文化教育应以关公诚信文化为着力点,分析关公诚信精神对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的补充效能,探索关公传统诚信精神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应用路径,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奇特的蟹,名叫关公蟹。那么,关公蟹怎么和三国名将关羽联系起来了?关羽面似重枣,卧蚕眉,丹凤眼,长须飘飘,瞧,这蟹背是不是很像关公的脸啊?蟹背上酷似一个胖胖的京剧脸谱,竖眉、吊眼、大鼻子,几只蟹脚活像一团胡须。因此人们叫它关公蟹。关公蟹身形瘦小,蟹体和一枚壹元硬币差不多大,主要栖息在近海50米至150米深的海底泥沙地里。这种蟹最奇特的还是它们的几只脚,前两对长长的,后两对却很短小,但非常尖锐都带钩,虽然脚小小的,对关公蟹来说却是至关重要,平时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这四只小脚。蜀中大将关云长义薄云天,勇猛无比,留下诸如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  相似文献   

17.
关公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后更加丰富且具体,现代价值也更突出。洛阳关公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和关林景区的深度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既要合理引导关公的民间信仰,又要发挥好关公文化现代涵义的价值。鉴于关林景区所存问题和优势条件,关林景区应以关公文化全面展现为核心,谋划新的战略定位,拓宽旅游空间,实施文化营销新策略,打造"关公文化之旅"品牌,开发"关公"品牌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从而使洛阳关公文化旅游品牌享有声誉、富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关公文化助推旅游的观念在旅游业界备受青睐,关公文化旅游也因此成为当今中华文化旅游热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旅游吸引物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要素,从旅游吸引物的角度出发,对关公文化旅游的开发路径进行分析,在总结经验和发现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有效策略,有助于促进关公文化旅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民间信仰群体中,关公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神信仰对象,自明以后随着国家政权北移,山西境内关公文化在官方极力推崇下愈加强化,最终呈现"关公庙宇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的状况。从区域分布看,山西境内的关公庙基本上呈现南多于北、中多于东西的不平衡状况。对区域文化差异状况的考察,有助于充分利用各地关公文化资源,提高山西文化品牌效应,带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公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使关公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随着文化旅游的日益兴盛,关公文化旅游发展潜力逐渐显现。对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及其他几地关公文化旅游进行比较发现,运城关公文化旅游既有优势又存在一些不足,为此需运用科学的策略加强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