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棺葬文化是横断山脉地区考古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地域性特征也非常显著。早在上个世纪初,中外学术界对岷江上游和横断山脉地带石棺葬文化的田野调查工作便已经初见成绩,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在这一地区又不断有新的发现。本文系对四川藏区(简称康区)丹巴、雅江县等地石棺葬文化遗存进行实地考古调查的记录与初步认识,将为康区石棺葬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死”、“葬”、“墓”、“坟”、“陵”这些字的形体分析,探讨了华夏葬制的因革与社会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苍梧绝非自汉武帝时始得名,实乃颛顼时之交趾地,舜帝时属杨州徼外之地,舜南巡及死葬之所,周时属楚,为秦所并,秦亡为赵佗所封,汉时武帝立为郡。湖南之九疑山乃为纪念舜巡葬之苍梧而命名苍梧山,零陵是舜之衣冠冢,九疑,乃异冢之谓也。  相似文献   

4.
汉魏六朝碑中的同根葬词数量可观,时代确定,材料可靠,学术价值高,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资料。通过对汉魏六朝碑同根葬词的考释、分析,揭示了该类词的基本面貌、语义特征,同时也考察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这类词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花山崖壁画附近岩洞葬的葬地位置与环境、葬具及棺材制作法、葬制和置棺方式、岩洞葬的年代问题、岩洞葬人的骆族属以及它跟福建江西崖葬墓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丧葬制度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和折射,作为帝王丧葬制度内容的兵马俑从葬,秦朝与西汉两朝尽管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在构成内涵,从葬布局,艺术风格等方面却同诸多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除政治、经济等原因外,历史化渊源不同,秦楚化观念的冲突,不同的价值体系是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丧葬习俗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畲族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民族文化系统和民族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凝聚作用。畲族丧葬习俗在历史上发生过从悬棺葬、火葬到拾骨葬的演变,变迁之中有传承,这种演变与民族迁徙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关于《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历来被学者们视为学界一大难题。时至今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没有完全统一。学者们对《葬书》作者考证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郭璞不是《葬书》的作者,但对于《葬书》成书时代问题考证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有晋代成书说、南北朝成书说、唐代成书说和宋代成书说四种观点。通过对上述观点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考证,认为《葬书》的成书时代应该在北宋后期。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禁止棺葬。禁棺葬的原因,一是残酷的战争环境,一是木材的来源受到限制,而布衾绸缎既容易置办,也便于办理丧事,另外与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也有密切关系。禁棺葬的政策对太平天国统治区的宗法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0.
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以下简称《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理解深度。  相似文献   

11.
对遍及中国南方诸省的悬棺葬这一文化现象,本文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勾勒出它的分布区域、置葬时间、置葬方式,以及悬棺的材料和葬制,最后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先人实施悬棺葬的原因:利于保护尸体,便于返水归真,出于祖先崇拜,还可防疫天花.  相似文献   

12.
四川珙县麻塘坝的岩画及悬棺葬,是汉魏唐宋僚人(僰人)、元明时期都掌人在同地域同时代的遗存。川南都掌蛮继承了古代僚人的主要习俗,岩画在头饰椎髻、使用铜鼓、巫术活动、猎头祭祀等方面,呈现出与悬棺葬俗相同的化特质,揭示了岩画与悬棺葬之间的密切关系。岩画以丰富的化内涵,折射出都掌蛮及其先民在生存发展、经济生活、化传统、宗教习俗诸方面的活动痕迹,岩画是都掌蛮刻画在峭壁上的史诗。  相似文献   

13.
梁清标为清初汉族重臣。康熙二年六月,时任兵部尚书的梁清标在参加清世祖顺治皇帝会葬仪式后写下了《六月会葬孝陵恭纪》一诗,以微言的形式指出历史真相:孝陵墓中并无顺治皇帝遗体,仅是空葬衣冠。梁清标能够了解并敢于将这一点揭露于人前,与其家族——真定望族梁氏在顺康之际的政治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四川北部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是四川省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首次发现石棺葬是在民国初年。随着石棺葬不断出土,学者对其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关于石棺葬的族属,学者多有讨论,但目前仍无定论,有羌人、戈人、冉骁夷等说法。本文试从地理分布范围、石棺葬出土资料、文化特征以及羌族传说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岷江上游石棺葬人群与汉代冉骁夷、唐代嘉良夷以及先秦以来戈人的关系,以窥探其族属族源。  相似文献   

15.
豆卢愿乃唐代中期人物,其墓志今人可见。通过解读豆卢愿的墓志发现,豆卢愿乃豆卢灵昭之子、豆卢瑑之曾祖。另外,"过期不葬"现象在豆卢愿墓志中也有反映。唐代"过期不葬"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但唐代人对"过期不葬"大致都持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实地考察与多方调查所获得的材料,针对《金陵春梦》一书从蒋介石父母分葬一事引伸出的四条理由及由此得出的“肃庵其人者,也绝非蒋介石的生父”的结论一一作了辩驳,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了蒋母之所以分葬并且隆葬的真实原因,从而指出:《金陵春梦》关于分葬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17.
介绍河池市的宜州、金城江区、大化、南丹等几处古代崖洞葬居民的拔牙风俗、拔牙形态和拔牙原因。  相似文献   

18.
徽州宗族向来有保护祖墓的习俗,但祖墓被侵盗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宗族内部或宗族之间为了解决祖墓被盗葬的问题订立了很多文书,从这类文书合约角度考察和探讨徽州地区盗葬现象的具体情况以及徽州宗族面对祖墓被盗葬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可以深化对徽州宗族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丧葬方式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精神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曾存在于东南亚地区和现存于我国西藏地区的鸟葬就是对印度佛教大乘密宗思想的反映。后来由于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鸟葬失去了其存在的文化根基,遂逐渐消亡。西藏的鸟葬,则因藏传佛教地位的确立得以保存至今,并承载了更多本土内涵。  相似文献   

20.
由于风水的缘故,刘基在母亡后未与父坟合墓,而是破例另定穴门潭后半山,从而造成了刘基父母分葬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