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所谓儿童描述性评论,是通过对儿童及儿童作品的持续观察、描述、评论,以找出每一个儿童作为人、学习者和思考者的优势所在并使之具体化,以便我们学校能够顺应并加强孩子的这些  相似文献   

2.
“儿童描述性评论”旨在通过描述来揭示、反思与还原儿童的真实形象,进而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改善教育教学。本文在《重建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开展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并推广了用描述性评论对儿童进行研究的方式。无疑,这是另外一个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教育的指向应是回到儿童本身;教师即儿童哲学家;学校即儿童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教育家帕特丽夏.卡利尼的教育思想可一言尽之:通过对教育的描述性研究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而人性化的教育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她将这种融教育价值论与方法论为一体的教育观命名为"描述性评论",并将之首先运用于儿童研究,进而拓展到学校文化、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和评价标准等领域,力求实现教育之整体重建。  相似文献   

4.
描述性评论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论和价值观始创于美国独立教育家帕特丽夏·F·卡利尼,她开发了研究儿童及其作品、记录学校的描述性评价方法,并把这种研究引入全美的公立学校。卡利尼主张通过对教育的描述性评论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以最终实现社会人性化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描述性评论的由来,界定了描述性评论的内涵,并阐述了实施描述性评论的目的和程序。  相似文献   

5.
美国田野教育家卡利尼提出的“儿童描述性评论”思想,旨在通过对教育的描述性研究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使理论研究者重新审视学校促进儿童发展的本质,并使教师形成教学即描述、教师即儿童研究者的教育信念,同时珍视教育中不可测量因素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以单一的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其好坏的做法已广受诟病.描述性评价方式正在为各国教育学者所接受。基于美国田野教育家卡利尼提出的“儿童描述性评论”思想.从现象学的视角,试图从组建教师合作团队及选取观察描述的对象、教师合作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进行反思等三方面来建构一种学生描述性评价的框架,以期拓宽儿童评价研究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刘徽 《现代教学》2007,(5):0-62
张华教授在译者前言里区分了两类教育学者:一类隶属大学和专门研究机构,称之为“大学教授”,主要工作是著书立说;另一类则隶属中小学,称之为“田野学者”,主要工作是立足于中小学,直接改善教育教学。本书作者帕特丽夏F·卡利尼属于后者,她不仅“说教育”,而且“做教育”,即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付诸行动,她创办的美国展望学校就是对其“通过对教育的描述性研究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的核心理念的实践。《让学生强壮起来》阐述了卡利尼的主要观点,即人是作品的主动创造者,作品构成和反映了人的生活;知识是在人与世界的对话中生成的;学校应以发展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为核心,学校本身也在不断处于创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发展并非都是可测量的,要珍视那些不可测量之物;成人对儿童的成长负有责任。《从另一个视角看:儿童的力量和学校标准》是其姊妹篇,介绍了展望学校进行描述性评论的具体做法和事例。如果说《让学生强壮起来》展现了广阔的理论图景的话,《从另一个视角看:儿童的力量和学校标准》则运用大量的实例直接与读者际遇,两者相互呼应、彼此激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美国田野教育家卡利尼提出的"儿童描述性评论"思想,旨在通过对教育的描述性研究而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使理论研究者重新审视学校促进儿童发展的本质,并使教师形成教学即描述、教师即儿童研究者的教育信念,同时珍视教育中不可测量因素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以单一的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其好坏的做法已广受诟病,描述性评价方式正在为各国教育学者所接受。基于美国田野教育家卡利尼提出的"儿童描述性评论"思想,从现象学的视角,试图从组建教师合作团队及选取观察描述的对象、教师合作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进行反思等三方面来建构一种学生描述性评价的框架,以期拓宽儿童评价研究的视域。  相似文献   

10.
1923年,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扎根入土、脚踏实地的研究与试验赋予了“活教育”理论蓬勃的生命力与生长力,使之成为适合我国国情与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化、大众化、中国化儿童教育道路之根基。“活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最具独创性和本土性的实践成果。“活教育”认为儿童是活的人;实实在在生活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活教育”在追随儿童的过程之中,立足活的儿童,根植活的环境,生成活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民国时期,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先有健全之儿童,而后才有健全之国民、健全之国家.救亡图存,需从培养健全的儿童入手.传统社会遗留下的儿童教育偏重德育、智育,无法应对国家、民族危机的挑战.而热心从事儿童事业的宗教团体,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坚持以“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塑造健全儿童并作出了许多努力.对此,创刊于20世纪初的《大公报》有着较为详细的报道和评论.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致力于为儿童谋幸福的实践,一方面直接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唤起了更多人对儿童事业的关注.该会举办的儿童事业不仅在当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且其塑造健全儿童的理念与实践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儿童哲学与童年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家”哲学,它们在人之成-人与人生的层面回答了人何以为“家”、如何在“家”与如何成“家”的生存论问题。儿童与童年的“家”哲学意涵,不仅说明它们在本源与存在的深度上乃是人之成-人及其所构成人生的栖居地,还显现出“儿童是诗人”“儿童是哲学家”“儿童是艺术家”等观点背后所蕴含的成“家”之意。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界定存在着“描述性”与“结构性”两种理路,也由此衍生出并不相同的概念意涵。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可以分解为“中国”“儿童”与“文学”三个关键词,但其语法关系不是三者语义的机械叠加,而是在现代中国的情境下以“文学”为内核、“儿童”为显征的动态结构过程。在中国儿童文学的结构体系中,“儿童”是一个现代概念与知识,它的“发现”和“发明”均体现了现代知识的重构,也由此规约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性质。儿童文学是“儿童”的“文学”,基于“儿童”前摄义项的嵌入而使其成为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类型。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的情境,意味着在将儿童文学历史化的同时也将“中国”问题化与再结构化,从而展现了中国人立足本土情境探寻“儿童之为儿童”与“文学之为文学”的主体性逻辑。  相似文献   

14.
源于人类社会生活之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性是人类的特性,是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其社会规范、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诸社会化特性的内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也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儿童社会性发展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汉至民国有关《难蜀父老赋》的评论将近40条,其内容基本为三类:对该赋文体归属的异议;与刘勰认定该赋“有移檄之骨”论或大相径庭、或神交契合的评论;深悟该赋之作家、作品原生态的评论。通过研讨这些评论的科学性,揭示该赋“有移檄之骨”的魅力之“魂”是作者“自在流出”的“原始情结”,肯定了该赋“不是军书,胜似军书之魅力”说,阐释了之于文学批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原始情结”论和“两难主题”说。  相似文献   

16.
在王国维早年所写“哲学上及文学上之撰述”中,除了著名的《红楼梦评论》以外,另一篇表现“其见识、文采亦诚有过人者”的论文,当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是在本世纪初,从研究哲学入手,开始其学者生涯的。如果说,《红楼梦评论》的“立论”是在“叔氏之立脚地”,通过对《红楼梦》这部“宇宙之大著述”、“我国美术上之唯一大著述”的考察,系统地“畅述”了他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一九○三至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感到作文很苦,我很同情,而且认为作文之苦“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学子”,没有喊过作文之苦的人很少,近于没有。连被称之为“圣人”的孔夫子,也承认自己“述而不作”。也就是说,他只满足于记录、解释、评论一些事,而不去硬“作”什么文章。可见,“作文”的苦主要在于“作”。什么是“作”?具体到中学生来说,就是奉老师之命强行去“挤”文章。让一个青少年无缘无故地产生写作兴趣,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常的儿童、少年,宁可去干些体力劳动的事,也不愿困在家里或教室里去写两个小时的文章。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成年人也一样。如果父母逼孩…  相似文献   

18.
个体发展论思想始终贯穿在杜威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历程中.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儿童个体发展论是建立在其过程性与辩证性的“经验人”人性假设之上,与此相应,杜威认为儿童个体是作为整体而存在,且儿童个体发展是经验改造中个性之自由生长过程.这种个人发展论影响了杜威对儿童个体、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在一定社会中,通过教育通达儿童个性生长之旨趣在于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本文从“史学源流”。“评论诸史得失”,“评论编年、纪传二体之优劣”,“评论史学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探讨,探析了其在史学评论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学角度对1978至1989年国内黄遵宪研究情况做了回顾,包括黄氏诗文、资料、研究论著的出版,研究者对黄遵宪生平思想、文学主张、《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以及《人境庐集外诗辑》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并对之加以评论.还从建立“黄学”科学研究体系的高度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祝愿“黄学”蓬勃发展,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