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教材评估是评价课程改革的一把标尺,但由于教材评估的标准制订涉及环节较多,评估过程又颇为复杂,因此教材评估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难中之难。本文对美国“2061计划”所作的中间学校的数学、科学和高中的生物教材评估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的教材评估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市在参与基础课程改革的实验中,选用了华东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实验中我们认为:这套教材的问世,确实给了老师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给教学活动带来了缕缕清新之风。特别是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学生们学后,不无惊讶:”噢,数学课,真有趣!”“数学课,来劲!”——这或许是该套教材的一个独特亮点,它颇有“先声夺人”之妙。  相似文献   

3.
一、课程教材,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课程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作为教学中惟一的“法定课程”的地位渐趋动摇,教材的功能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但也有的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驾驭新的课程教材。因此,必须转变观念,由课程教材的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美国"2061计划"的中学教材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栽体,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教材评估是评价课程改革的一把标尺,但由于教材评估的标准制订涉及环节较多,评估过程又颇为复杂,因此教材评估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难中之难。本文对美国“2061计划”所作的中间学校的数学、科学和高中的生物教材评估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的教材评估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70年代以来,青浦教育开始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历程.直至90年代初的今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迫切的现实目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本文旨在阐述我们选择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教学领域,主要是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和整体推进的做法与认识。一、课程改革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青浦县的课程改革,致力于开掘学生主体活动的潜在功能,根据“活动——发展”的实验思路,构建了“套筒式”的学校课程体系。1.形成改革思路的两个视角视角之一:人自身发展的特性.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拜读蒋碧勇老师的“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的教学案例和文章,首先感到的是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大有希望!我们的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上。只求实”,他们独立思考的潜能和勇气体现了当代人的素质。比起我们这一代当年“老师说啥就是啥”、“教材写啥就信啥”强多了。中学历史教师开始告别以教材为“纲”的时代,走上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开发者之路。这是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成果。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减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在谈及课程改革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语文教材尽可以厚,尽可以多,对于学生而言,不存在什么负担的问题。书包重不等于负担重,只要学生感兴趣,那就没有问题。在美国,学生的课本要用行李车来拖!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课本是否具有可读性,是否贴近生活,符合儿童心理,这才是减负的关键。”同样,回头审视我们的作文教学,“教师怕教,学生怕学”,问题的关键也在于它是否体现了人文性,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否贴近孩子的生活。因而,作文教学应不断追求并…  相似文献   

8.
美国印第安人在经历了种族清洗和同化政策的实施后,民族自决意识不断上升。20世纪60年代,联邦印第安人政策发生了改变,立法部门积极介入,印第安人多次发起争取民族自决的示威运动,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美国原住民高等教育的独特形式——部落学院的诞生。历经40余年,部落学院在规模、师资、课程、生源、经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但也面临着课程设置的民族性偏弱、学院的社会声誉欠佳、学生的文化生存困境和生源结构改变等问题。从部落学院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它将继续促进印第安人语言和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更加注重印第安学生独立自强精神的培养、开发更加丰富的教育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课程与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这样考试好     
“这样考试好!以后要多进行这样的考试!”这是参加课程改革实验“开放性考试”的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心声与愿望。2002年1月24日,广西玉林市课程改革指导小组各学科成员分赴各县(市)、区,对课程改革开放性考试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小组分别召开了学生、家长、教师座谈会并作问卷调查,共同研讨新课程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具体问题,研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在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和教师对新的考试方式的支持,家长对课程改革的关注,这虽然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动和感激,因为他…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研究教材、突破教材、开发教材.教材实验的“二次开发”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挖掘实验资源,对教材实验进行“二次开发”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正在逐步推进的语课程改革,强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倡导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语感和整体感知,强调语学习要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的这些基本理念反映在教材中,使教材呈现出鲜活的时代特色。从人教版初中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阅读提示”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从目标要求到注重引导启发的转变,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套教科书的“阅读提示”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六十九中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子课题《初中扩展式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实验研究》,自1997年立项以来,在东北师大总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以科研为先导,将课程教材改革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上。通过教学内容扩展以适应学生主动参与的需要,通过增加教材激趣内容,以增加学生活动量,探索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初中课程教材改革与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大同中学是一所有着91年办学历史的名校,素有着主管理、广开课程、多元育人的优良传统。1978之后,学校先后进行了《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教学实验。“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的课程教材改革、学分制的管理与评价的探索,是高中教育中最早进行研究型课程实验探索的学校之一。1998年,上海市启动了第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  相似文献   

14.
张寅 《青海教育》2009,(5):38-39
“教材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选择、组织的具有一定程度和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教学工具,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和学习指导。”教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在继承以往教材改革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改革经验,使两者不断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其中教材建设是难点;合理的课程模式必须要与有特色的教材配套,课程模式的改革必然带来教材的改革。目前,我国非常缺乏与当前科技综合化、专业化程度同步的职教教材,现行教材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全教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适用性,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国家加大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及时实施了“面向 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确定开发 1000种课程教材和 100多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设计教材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教”教材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其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丁老师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不按知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教学,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印第安文学演变历程中的内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第安文学传统研究涉及美国文学的起始期确定问题,是美国文学发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北美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学传统。可是,由于印第安人在社会发展史上受到其民族发展阶段的制约和欧洲外来移民及其文学传统猛烈冲击的内外因素影响,致使美国印第安文学经历了由“主流文学”到“弱势文学”的演变过程。但是,印第安人及其文学为美利坚民族以及美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美国进行了旨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在这次改革中,课程及教材的改革是核心。学科主义课程又重新复活,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趋势之一就是复兴流行于美国30年代课程领域的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现了课程资源的意义,不再把教材看作是“圣经”。它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工具,一个“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范例”,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拉格教科书”事件指的是哈罗德·拉格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社会科”课程改革中所设计的教科书引起的审查与批判。拉格的“社会科”课程改革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其设计的教科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经历了20世纪20~30年代的编写与大规模推广、30年代末遭遇早期反对、群众抵制活动的兴起、40年代初的大规模撤出,以及各方为“拉格教科书”辩护五个基本的发展阶段。通过梳理“拉格教科书”事件的发展始末,可以发现这一事件的发生受到当时各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与推动,“拉格教科书”自身的内容缺陷、社会改造主义的理想化,30~40年代美国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等因素是拉格“社会科”课程改革失败以及教科书最终被下架的原因。通过对这一争议的历史梳理发现,“拉格教科书”事件并不只是有关文本内容的争议,更体现了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深刻冲突,美国公共学校中“社会科”改革也成为了保守派等权力关系围绕官方知识与意识形态的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