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行漫记》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作家、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重要代表作。这部报告文学作为一部“完整忠实描写中国苏维埃地区的第一部经典之作”,很快就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文字,连绵不断地得以翻印和重版,时至今日仍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因此再进一步探究《西行漫记》的译本情况仍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伦.斯诺同埃德加.斯诺一样,是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远东的国际记者。她的《续西行漫记》(《红色中国内幕》)进一步向世界介绍了在陕北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状况,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72年、1978年又两次访问中国,写出了《毛泽东的故乡》和《七十年代的西行漫记》,热情地赞颂毛泽东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变革。她的经历坎坷曲折,她的性格刚柔相济,她的作品历久弥新。可以说,她的中国情结书写了她传奇而光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美国知名女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斯诺(1907—1997),是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和中美友谊的桥梁.继《续西行漫记》、《七十年代西行漫记》之后,又以如椽巨笔隆重推出新著《毛泽东的故乡》(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尹均生责编).该书出版后立刻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强烈反响,荣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奖,新近又被湖北新闻出版局列入“百部优秀读物”向全省广大青少年推荐.在痛悼海伦不幸辞世之际,认真研读《毛泽东的故乡》,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记录了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4个多月的所见所闻,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正值世界观、人生观确立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只有走进中国革命史,了解其中的艰辛,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相似文献   

5.
国外毛泽东研究是国外中国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外毛泽东研究晚于国外对毛泽东的宣传。早在20、30年代共产国际就在其机关杂志《共产国际》上转载毛泽东的著作,介绍毛泽东及中共其他领导人的生平和事迹。在各国共产党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的进步记者和日本民间进步人士及政府情报系统,通过收集有关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及八路军的资料,相继出版了一些有关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报道性书籍。日本战败以后,利用战争期间在中国所获得的资料,出版了几部有关毛泽东的传记性著作。在所有早期对毛泽东的宣传报道中,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在西方影响最大。这部著作最早向西方人民介绍了中国共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21日是我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海伦·斯诺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华中师范大学自1982年主办"全国首届斯诺研讨会"以来,25年的持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斯诺夫妇是西方最早报道中国工农红军及其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早已名闻全球。斯诺前妻海伦·斯诺更是一位传奇式的女记者。她一生写了《续西行漫记》《我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林放,本名赵超构,著名现代报人。他的作品《延安一月》被周恩来不只一次赞誉为是"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他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一代报人的人文关怀,值得我辈仰重。  相似文献   

8.
佚名 《老年教育》2010,(2):18-18
当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秘密寻访苏区的外国记者,写了《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一书。在书中,他用细腻的笔触写到了几乎所有的红军领袖人物,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徐海东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细心的读者可能早已注意到,这部书里却没有王稼祥。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建构的传播话语体系仍旧是当今中国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参照系。作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话语建构的典范,《西行漫记》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其发表也“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通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实现了自身正面形象的传播。从一定意义上说《,西行漫记》是中国共产党和埃德加·斯诺两者共同建构话语开展政党形象传播的具体实践,双方以《西行漫记》为载体建构了认同聚合的传播关系、增强了话语主体主导力,形成双向共振的议题设置、优化了传播话语引领力,建构情感共融的话语方式、增强了传播话语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以印刷文字的形式而流传的诗作,也是最早被译成外文传到国外的“毛诗”。这首名作的发表与传播,与美国进步记者、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经典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密不可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了毛泽东的回忆:"《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解放军报》记者、复旦大学博士后、文学博士李健的新作《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2010年11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此前,她在兰州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已由新华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相似文献   

13.
长征胜利距今已有70年。70年来,相关的图书已出版了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大概当数1950年代出版的“星火燎原”丛书和“红旗飘飘”丛书,这两套书所收基本上是建国后参加长征者撰写的回忆文章。人们一般认为,关于长征最早的记录是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国出版时更名为《西行漫记》)。该书1937年在英国出版,曾轰动世界。但实际上,就在斯诺进入陕北苏区采访红军指战员的同时,不少长征亲历者也曾拿起笔撰写回忆文章,并于1937年2月结集成书。去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将此书重新整理出版,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收录了95篇文章,约200…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为中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国中语会联合主办的"纪念《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出版8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发表于《人民日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的传奇,也是出版的传奇。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一个采访中国"红区"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因其作品《西行漫记》而走红。斯诺的成功与其作为一名记者拥有的好奇心、职业感、冒险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探求真实之心、吃苦耐劳的品质息息相关,也同他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正义感、普世主义精神也即他所谓的"人文关怀和采访"不无联系,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关注新编《中国文学史》●本刊记者陈立民今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将出版一部新的《中国文学史》,为了让读者有所了解,我们特请该书的组编者、作者和出版者来谈一谈与该书有关的一些情况。刘凤泰:我们将向高校推荐这部教材记者:新编《中国文学史》是面向21世纪国家级重...  相似文献   

17.
《西行漫记》发表前,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被严重扭曲、污损甚至妖魔化。《西行漫记》发表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行漫记》通过真实的客观呈现、文学的政论表达、现场的直观感受,将一个被贬损的“赤匪”形象还原为了一个真实的“救星”形象,特别是将读者心目中被妖魔化了的反面形象转化为了真实的正面形象,仍具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西行漫记》的生命意念与人类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行漫记》是20世纪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反法西斯勇士、国际主义战士斯诺的代表作。发行60年来,以其强烈的生命意念、崇高的人类意味享誉文坛,具有经久不衰的文本魅力。作品深丰的人类学蕴含,对世纪之交的中华民族乃至于全人类,都有着普遍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劳动保障系统知名记者、《中国劳动》杂志常务副主编哈晓斯近年撰写的评论、通讯和随笔结集而成的《枝叶集》一书,近日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全书近40万字。这是作者继《潮起黄土地》之后出版的第二部个人新闻作品专集。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为本书作序。  相似文献   

20.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进步记者和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根据他在陕北苏区采访的手记,面写成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该书最早于1937年10月由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出版前,斯诺曾为这本书的命名面费神。他拟了诸如《在陕北的日子》、《红区访问记》、《红星在中国》等多个书名,并在聚餐时请他的朋友投票来确定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