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民群众也要讲政治。因为社会主义政治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政治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的政治,人民群众讲政治可以最大地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民群众讲政治的关键在于政治参与,人民群众讲政治的核心是讲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党密切联系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党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认真研究邓小平理论及改革开放实践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特征 ,这就是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真诚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邓小平的人民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本质。正确认识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特征 ,对准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和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核心内容。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群众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真理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党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于具体的群众工作中,是党的科学的群众工作方法。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制定并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人民主体思想是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永恒宗旨。人民主体思想中丰富的哲学意蕴,体现在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性、群众史观、价值观和辩证法中,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化。人民主体思想日渐完备,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了较大成效,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强化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视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执政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要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执政权力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执政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执政为民继承了唯物史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主力军和决定力量的观点;执政为民发展了唯物史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面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界定了执政为民中“人民”的内涵,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把社会实践活动上升为精神创造的集中表现,是人民群众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群众文化体现出了其支撑作用.人民群众除了保证物质基础外,精神文化也是必需的.本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发展好群众文化,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当前形势下看张闻天的群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闻天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运用于实践,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是基础,党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更多地关心群众的切身问题;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衡量党的路线政策的最高尺度;从制度上保证群众路线的实施。他的群众观对于我们今天改善党的领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现阶段,这种控制力,不仅应该体现在整体国民经济上,更应该体现在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行业和领域。只有及时合理调整公有制经济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比重,才能够实现公有制经济对这些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才能够实现人民政府对这些行业和领域的有效调控,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平稳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10.
艾思奇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深知在旧中国只有中国人民才是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真正力量。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的思想武器,他从实际出发,潜心研究,发表了《大众哲学》,体现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积极实践。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必须认真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化人民群众是发展主体的认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1.
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觉追求的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理论普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和追求,让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在每个民族成员中生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生存信念、成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包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并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才能完成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知转化为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和内容要求融入到社会教育方法中、体现在制度建设中,才能确保个体从他律转化为自律过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外在体现。这种功能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通过理论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给人民群众;通过政策宣传,让马克思主义以政策为载体走进人民群众;通过化解矛盾,让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通过实践内化,让人民群众在建设实践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通过氛围营造,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方法是党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具体运用到实践,获得正确认识,又指导党的实践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方法.群众路线方法论的本体论基础是实践,表现在它是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的具体体现;是实践(历史)主体和实践(历史)客体的辩证统一;是重视人民群众利益与尊重人民群众创造者历史的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是历史人物领导活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辩证统一.只有以实践的视角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群众路线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信访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作用□省招生办公室彭建华信访,是指严肃认真对待和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人民群众通过给行政机关写信、来访面谈的方式,提出要求,反映情况,以至申诉、检举或表扬批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体现了宪法赋予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的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都体现了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利益至高无上,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和基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生力军的基本价值取向。深入研究胡锦涛的群众观,对于我们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进一步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并以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才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代表,是我们民族的精萃。他们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愿望;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开拓了未知世界,为全人类造福。在人类历史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既体现了湖湘学派的文化积淀,也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受此影响,毛泽东的诗词重在歌颂人民群众当下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歌颂人民群众伟大的创造性,从而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再度兴起,突出表现为他们在理论上有发展,在实践上有创新,实行的政策措施某种程度上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了人民群众意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但是他们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还受到国内国外多种因素的挑战,面临着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该思想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共产党代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更是通过中国梦体现时代价值观,体现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的现实形态。中国梦实现了个人梦与国家梦的统一,实现中国梦必定要遵循客观的历史辩证法,在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内涵,集中体现为:以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决策的准则,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发展依靠人民";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体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