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客观系统的评价,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问卷设计和广泛的问卷调研,笔者取得了充分、翔实、可靠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做出综合评价。这种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实证研究以及创新的定量评价的方法目前都是比较少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包括总体评价和过程评价两方面内容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评价体系,通过问卷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调研,根据问卷回收后的统计数据,对我校研究生培养环节展开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追溯了目前学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以期对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了导师制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中合理吸收导师制的精髓,实施符合我国高校校情的本科生导师制更为必要.本文试图以此为逻辑起点,从客观现实和理论层面对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形成至关重要,校企联合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模式之一。以团队协同的导师集体指导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问卷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62.2%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时间不足半年;校外导师指导频率不够强,效果不理想;团队协同的导师集体指导效果优于单一导师指导。  相似文献   

5.
张曦  邓凌霄  管惟希 《教师》2019,(5):74-7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在不断的评价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文章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的状况,以及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背景和本科生研究生“双轨式”育人模式下,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探索了更适合本科生与研究生、更有利于其发展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是社会评价人才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源于其创新教育方法。在创新教育方面 ,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应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发挥我国研究生培养现有优势外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 ,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 ,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培养质量的监控 ,建立多元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同时还要引入淘汰制。  相似文献   

7.
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时代诉求下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学科壁垒成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障碍。对研究生开放思维、创造人格、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必须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打破学科壁垒,突破机制限制,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实现培养模式的转换。指出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培养过程,搭建培养平台,探索培养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可靠保障。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尚处于初创阶段,还不够成熟,突出表现在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认识还不够深入、评价功能定位过于功利化和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等方面。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目标是促进个体多元发展,同时应当重视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评价主体应当多元化,方式应当多样化,过程应当动态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任务。由于计算机学科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应用广泛,现有的计算机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现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多阶段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校农科类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不足的现象,依托"作物学研究生实践基地",从完善培养过程、评价体系、质量控制和经费保障四个方面探索我校农科类研究生创新性培养模式。结果表明,这种模式能有效提高农科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并能激发研究生对"三农"的热情和责任感,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表现出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面向"中国制造2025"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实现机械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文章分析了当前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前沿科技的多元化混合式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基于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生实践教学研究和基于素质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它对全面提高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研究生教育创新备受关注。众多理论学者和教育实践者提出了各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了不少贡献。本文以实践探索为基础,阐述了培养创新型企业管理研究生在实施企业管理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意义,提出了立足学科前沿的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核心,但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却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文章在分析制约因素基础上,提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研究生导师团队化、教育模式特色化、考核评价多平台化和学位论文管控体系化。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我国高校研究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人力资源中的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探索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要策略,培养出有利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校研究生,让高校研究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健  吴富伟 《文教资料》2012,(31):106-107
本文构建了适合我国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的FMTS模式,引导研究生与高校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采取调查问卷,分析验证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FMTS模式的实践效果,证明该模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面向新世纪工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模式、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自1981年我国实施学位制度以来,现行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模式和培养过程得以逐步发展和完善,立足国内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为满足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规范研究生教育和保证培养质量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三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学徒式强调用导师个人带学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熏陶,重视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发挥学生的才智;专业式强调基础课程的学习,注重跨学科的研讨与选题,开展规模化的有组织培养;协作式则是以高校和用人单位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这三种模式虽然各有千秋,但构成要素基本相同,总体都可划分为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个要素。美国研究生教育采取的是专业式模式,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则是学徒式和专业式两种模式的糅合。因此,无论是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还是培养评价上,我国和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国际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市场开放态势下市场竞争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实力竞争以及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必然结果。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的实践来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正趋于多样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可以改变研究生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以缓解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而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的实践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形式,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科建设的质量、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是政府管理部门、所有培养单位、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培养全过程,力求开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和探求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路径.综合考虑影响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环境和研究生个体特征,构建了一套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这一类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TOPSIS和AHP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相关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同时可为其他类别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