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公立高校几乎一统天下的格局中、在不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民办高校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该文通过对民办与公办高校的组织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探索出民办高校组织的特殊性,揭示民办高校“机体内”的生命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办高校筹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我国民办高校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与我国公立高校以及国外私立大学筹资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筹资面临的困境,并且从多角度提出扩大民办高校筹资渠道和提高民办高校筹资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公益性要求政府必须给予扶持,私立高校虽然能得到一定的政府资助,但毕竟远远不能与公立高校相比。目前,大陆民办高校经费扶持政策并不完善,应对大陆与台湾地区民办高校经费扶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为大陆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扶持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公立高校法律地位的探讨颇多,但对民办高校法律地位的探讨则鲜有所见,有区别对待之嫌。不论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其都属于社会主义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共同的职责和使命,分裂探讨其法律地位,其实是将民办高校置于一个不平等甚至略带歧视性的思维框框。坚持高校法律地位的定位原则,以第三部门下的公务组织去诠释其法律地位,能将二者很好地统一,对公立高校而言,是其“去行政化”的路径选择,而对民办高校则是有利于其褪去拜金主义的自我反省。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三大模式为:低收费公高校与和主高校并重的美国模式;低收费公立高校为主的欧洲模式;和立高校为主加低收费公立高校的东亚南美模式,而我国现行高教财政模式却表现为高收费公立高校为主加少量民办高校,这种模式所引发的问题表现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及学费过高,需要构建成一种新的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即低收费公立高校与适当高收费民办高校并重的模式,为了此种模式的切实可行,需加快民办教育的立法工作和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发展独立学院正在成为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思路,新的重大举措。为着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我们认为可以在发展独立学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直接实施部分公立高校向民办高校的转制。本文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对实施部分公立高校向民办高校转制的意义及其转制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校融资的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校融资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规范公立高校融资行为,从银行角度、贷款高校角度和教育主管部门角度来看,都要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民办高校在融资风险方面要好于公立高校,但关键是如何优化制度环境、扩大融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立高校“转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公立高校“转制”,是教育民营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从表层进入制度层面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路径。其内在动因在于,提高公立高校的办学效率和质量,丰富公立高校办学形式,形成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良性竞争的格局。公立高校“转制”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即探索多样化的“转制”形式;科学划定范围和限度;以营利性高校和非营利性高校的界定为切入口,为“转制”高校的运作提供法规保障;以明晰规范“转制”高校的产权为重点,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9.
治理“因教致贫”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教致贫问题当前主要发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低收入人群身上,且在高校实行“扩招”后表现得尤其突出。应采取如下对策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教育收益的不同,分别确定重点高校、普通公立高校、民办高校的收费政策;通过降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减少“因教致贫”现象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在公立高校连年扩招的形势下,民办普通高校仍将大有作为。民办高校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优化教育功能,突出办学特色,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利用国家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民办二级学院既区别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二级学院,是“公有”优势和“民办”活力相结合的办学形式。民办二级学院的发展动力在于制度创新。办好民办二级学院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筹资收费与制度创新、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依托母体与相对自主、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等方面的关系。民办二级学院是目前高校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发展形式,长远地看也是一个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2007年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资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资助主体为政府,整体资助情况较好,但是助学金的资助力度太小,这与民办高校自身的资助力度不够有关。为此,有必要加强民办高校自身和社会的资助力度。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国家出台了允许专科学生参加普通高校"专升本"的政策。政策出台后,很快便引起了利益相关者,即学生和家长、转出学校以及转入学校的极大关注。与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态度截然相反的是,政府一直对该政策态度模棱,时而放宽录取的口径,加大录取的比例;时而对其进行限制,压缩录取的名额。政府的矛盾态度与上述三方迥然的表现,使这一问题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本文拟以北京地区民办高职院校的"专升本"问题为例,从政策与制度方面进行深入的解剖,并借鉴域外的经验,分析这一问题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以为今后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区别于公司和政府组织,高校内部组织结构中存在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这样一种二元权力系统,两种权力配置中的协调问题是影响其组织能否高效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民办高校为案例,剖析了这一组织结构的特点,指出中国民办高校的非对称的二元权力系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校管理民主化和职业化是从制度上保证学术自由、强化学术权力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立民办高校督导制度的同时,应尽快建立民办高校社会评估制度,促使民办高校社会评估与政府督导、学校自我评估有机结合,从而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资助私立高校的发展是民国政府的教育政策基调之一。民国政府通过对私立高校的资助,促进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民国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资助政策体现了规范性、详备性、持续性、倾力性与倾斜性的特点,这对完善我国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资助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公办院校数量多于民办院校,生源数量高于民办院校;师资配备优于民办院校;教学管理规范略优于民办院校;课题立项和学术论文大幅度领先于民办院校;课程设置方面较为接近;民办院校场馆的"生均面积"大于公办院校.  相似文献   

18.
目前,从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层面上看,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基本相同。但调查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学生的资助水平低于公办高校。为此应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在奖、助资金分配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实现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化;其次,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监管力度,确保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在民办高校得以落实;再次,探索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之外,对民办高校学生给予特别学费资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入大学校园,但生源质量较差,尤其是他们的听力能力低下,因此听力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一情况作者分析了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