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迁徙自由是一项不可剥夺的公民基本权利,它是人身自由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宪法、国际组织的法律都直接或间接承认并规定了公民的迁徙自由。在我国,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确认了公民的迁徙自由,其后三部宪法均未作出规定,而目前迫切需要恢复迁徙自由基本权利的面目。公民迁徙自由宪法保障不仅是人权本身以及我国缔结的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也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所以,它具有必要性;同时,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宪法监督制度的日益完善,又为公民迁徙自由宪法保障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迁徙自由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实现迁徙自由也是宪法的使命。我国应加快户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逐步实现公民的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3.
迁徙自由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户籍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公民的迁徙自由权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1958年实行的户口登记制度从实质上取消农民的迁徙自由,其后宪法取消了公民迁徙自由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恢复迁徙自由权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人们对于重修宪法,恢复公民迁徙自由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修订宪法、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使公民迁徙自由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实现迁徙自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对公民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确认与保障。在我国,户籍制度虽历经调整,但总体上仍然是一种身份制度,是计划经济的坚固堡垒和现代化建设的绊脚石。改革户籍制度,实现迁徙自由,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提出的暂缓迁徒自由的种种观点,集中表现为对农民进城的恐惧,这是对社会发展缺乏自信力的一种表现。运用多学科的观点对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改革策略进行分析,认为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5.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人的自然权利,是一个包含着诸多权利要求因素的统一体。我国迁徙自由的权利困境影响平等权的实现,诱发发展权的停滞,并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宪政的建设。种种社会现实呼唤着迁徙自由的宪法回归,呼唤根本性地变革户籍制度、构建新市民制度,建立不同地域之间人口交流的良性沟通机制,实现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又称迁徙权,是基本人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宪法中并没有规定公民的迁徙权,并且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公民迁徙自由权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迁徙自由权纳入到我国的法律保障范围内,完善我国的基本人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8,(2):55-58
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实现公民的文化、经济社会权益平等、完善政治参与权及保障公民迁徙自由。该文从我国二元户籍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入手,谈论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其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改变。户籍制度改革保障了宪法所要求的平等、公平、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以"民工潮"为代表的流动人口的剧增,为我国公民是否享有迁徙自由权和现行户籍制度是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疑问.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是必然趋势,而目前人户分离的情况下,一边管不着、一边又不管的户籍管理模式显然不符合客观形势的需求,其根源则在于我国宪法对公民的迁徙自由权不予承认.因此,在宪法中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款,并尽快完善有关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迁徙自由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近代民主宪政条件下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在我国宪法中恢复迁徙自由势在必行。而迁徙自由权的立法保障是一个渐进式逐步推进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宪法如何规定迁徙自由权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迁徙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宪法权,也是国际人权宪章重点保护的内容之一.公民迁徙权的缺失,导致公民权利的不平衡.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和国际人权宪章存在着诸多冲突.改户籍制度为公民身份证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收集、确认、登记有关公民年龄、身份、住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是国家对人口实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户籍改革势不可挡.旨在探索建立有效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身份差别,尊重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实现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目前仍处于试验性阶段,但改革正面临诸多困扰,也可说已陷入暂时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就学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产生的社会阻力以及现行户籍政策本身在可行性方面的缺陷。我国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两种政策模式:集权式和分权式。但集权措施无力,分权模式过度发展,由此出现了种种问题。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应突出集权式的特点,并加强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13.
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它已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障碍,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必须破除一系列的错误观念,进行卓有成效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我国的暂住证制度具有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双重法律性质,并具有前置许可的某些作用,因而该制度在现行条件下不具有正当性、合理性及合法性。暂住证制度存废的真正命运系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其彻底废除的可能性根源于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只有中国的户籍制度得到符合时代的改革,暂住证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必然需要户籍制度的深入改革,其中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又是整个改革的难点所在。经过前期探索,广州积分入户模式、上海居住证过渡模式和重庆城乡统筹模式,成绩显著,并各具特色。通过对比三种户籍制度改革模式,可以为新型城镇化下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人口迁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动力之一,常受到历代户籍制度的约束。针对流寓民,统治者制定了有别于土著居民的户籍制度,如宋之"客户"、明之"附籍"、清之"客籍"等。户籍制度与客家民系存在密切的关系,学术界忽视了户籍制度本身与客家民系形成之间的关系。"客户、客籍"名称未必是近现代"客家"名称的直接来源。户籍制度是国家政权控制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差别性户籍制度不仅对流寓民进行户口确定,而且进行社会身份的标定。明清时期,土著与流寓民之间激烈的经济政治斗争,强化了族群的自我认同,推动了赣闽粤边区客家民系的形成,而清代摆脱"寄籍"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的加快,现行二元户籍制度所表现出的弊端愈加明显,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实践中各具特色的户籍制度改革实践既丰富了理论研究素材,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讨论和争议。应主要基于法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从制度环境的视角出发,结合制度变迁历程,阐释户籍制度改革的行政法治趋向,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户籍法规改革是当代中国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章在考察当代中国户籍法规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现行户籍法规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户籍法规改革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易斯转折点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人口类型的转变是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两个标识性变化。由于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和人口类型转变的特殊性,其刘易斯转折点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即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滞后于人口类型的转变。户籍制度、城市的二元体制、转移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第三方和雇员组织发展滞后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以及加速培育第三方和雇员组织是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题中之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