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认为学术权力以学术成就、学术经验、学术修养等为衡量指数,其合理性主要来源于专业背景、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高校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专业背景的非一致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与院(系)分委员会以及答辩委员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缺位与错位,颠覆了学术权力的合理性基础.强调学术性组织成员的专业一致性和学术审查的公开透明化是维护高校学术权力合理性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高校院(系)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高校院(系)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基层组织领导的需要,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需要,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促进高校院(系)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高校院(系)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应遵循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导向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应从明确考评的依据、构建考评指标体系和完善考评程序三个方面来建构高校院(系)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 遏制高校学术腐败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缺陷是造成高校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评价,往往在高校内起到学术研究导向的指挥棒作用。当前,由于众多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其在学术评价时易出现错位,从而引发学术腐败。为此,亟需完善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以实现学术性目的为核心,并把促进学术创新、提高教师积极性、优化学术资源作为学术评价最终的依归,以革除学术不端产生的不良土壤。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国外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特点的基础之上,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个案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院、系"层次责权不够明晰,管理重心仍然过高,管理幅度较大,直接影响管理效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不足;在基层学术组织中的教育教学有边缘化倾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尚需理顺;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范式多样化。为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提高大学的管理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历史的视角,梳理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在相关制度层面历经了从"缺场—出场—临场"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从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入场要求""在场职责"和"退场规则"三个维度,审视我国1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校级学术委员会章程中存在的不足,从我国"双一流"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设计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升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学术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我院学术委员会已于四月下旬正式成立。同时,各系成立了学术小组。院学术委员会由各系老当益壮的教授、副教授,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和学报编辑部的负责同志组成。经党委推荐和各系民主选举产生。院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二人,分别由卢濬、王云和朱德祥三位副院长担任。现院学术委员会和系学术小组已开展工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院长负责制的高校,院(系)党总支立足尊重学术、尊重学者、尊重学生的工作思路,有助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更加贴近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贴近教师和学生,是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党总支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试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相似文献   

13.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的基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校区的增多,高校管理逐步由以校(系)管理为主转变为校院(系)管理,并且院(系)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切实提高院(系)党政领导的能力和水平,使院系党政领  相似文献   

14.
做好新形势下的院(系)党建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院(系)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密切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党委工作的延伸和支撑,承担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的重要责任,在高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党委在加强党的建设中应特别重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院(系)党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高校院(系)党建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第一,思想政治导向亟待加强。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广大师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校院(系)党建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科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论述了高校院(系)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科研是由党的建设的总目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决定的理论依据,并结合高校实际阐释了高校院(系)基层党建围绕教学科研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围绕知识应用情境促进知识生产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模式II的出现,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基层学术组织日益式微,并逐渐被新的基层学术组织——学科-专业-产业链所取代。在基层学术组织变革下,地方高校协同治理,要充分发挥多元利益相关者在体制机制创新当中的作用,形成以学科-专业-产业链为地方高校基层学术组织、面向地方产业发展和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还处于探索时期,需要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前提下,解决提高认识、职权划分、具体操作三个方面的问题。大学是学术组织,学术是目的性活动,行政是手段性活动,要从大学的学术性特征认识学术委员会建设的重要性。在长期形成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决策主要由政治系统和行政系统做出,没有学术委员会的位置。要依法重新进行权力划分,确立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决策权。在学术委员会的具体运作中,要重视研究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之间""交错""重叠",通过以两个"优先"为原则,区分学术、行政、综合三种决策,实行交叉任职,对校、院、系三级权力,做出不同划分等,推进学术委员会工作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二、基本规范(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与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相关的规定没有得以明确,使得高校院(系)一级党政组织存在职责不清、各行其是的状况.1999年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率先提出高校院(系)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制,明确指出院(系)工作由院(系)党组织和行政共同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苏省高校院(系)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共同负责制要求院(系)党政领导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与之配套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保证党政班子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院(系)教学督导是高校校级教学督导的重要补充,也是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支撑。本文针对院(系)教学督导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督导队伍遴选、课堂教学督导模式、学员评教方式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以达到充分发挥督导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