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耀  方鹏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00-104
1999~2005年期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呈现出地方教育经费总量增长迅速,但生均教育经费下降;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持续增长;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实际呈二元化等趋势。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苏南、苏北差异较大,必须切实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缓解高等教育领域的地区不公平问题,以促进江苏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近年来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呈如下变化趋势:地方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中央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在一般来源结构中,学杂费比例逐年上升,财政预算内比例逐年下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成本分担理论与能力支付原则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变化的理论基础,国家政策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与高等教育投资两极化已是现阶段教育经费来源的特定现象,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又有所不同。本文以湖南省“211工程”学校、本科院校、专科院校为例,旨在通过对其近年来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计算与统计,找出不同层次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近年来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呈如下变化趋势:地方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中央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在一般来源结构中,学杂费比例逐年上升,财政预算内比例逐年下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成本分担理论与能力支付原则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变化的理论基础,国家政策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经费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旨在深入地了解和分析9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明显变化,并把分析的重点集中在美国90年代早期经济衰退时期,从而寻求高等教育财政出现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以便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美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李福华 《教育与经济》2002,(1):60-61,16
美国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于我国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中美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筹措高等学校经费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特别是美国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参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已经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压力,而学费的不断上涨给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怎样合理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是学术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保障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资的主体地位,适度降低个体高等教育负担程度,完善捐集资制度,探索多种投资融资方式,扩大其他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特别是美国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参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已经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压力,而学费的不断上涨给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怎样合理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是学术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保障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资的主体地位,适度降低个体高等教育负担程度,完善捐集资制度,探索多种投资融资方式,扩大其他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构成变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简要评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的研究文献,运用1990-2001年的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构成及各构成要素变化的特点和可能的决定因素,附带分析不同财政隶属关系的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构成的不同特点,由于资料分析能力的限制,未涉及区域差异和科类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公立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有利于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难题,本文综述了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形成历史演变、演变的动因、目前投资来源及结构的构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就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改革做了多方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与高等教育投资两极化已是现阶段教育经费来源的特定现象.本文基于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及其变化的分析,就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部沿海地区大众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而高等教育要实现大众化,首先考虑的应是其物质保证,即大众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通过阐述世界上较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筹措大众高等教育经费的经验,在分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现状,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应从政府、社会、个人、学校等四方面开拓大众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渠道,发展大众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1994—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看,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尚未真正实现,且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和学杂费呈现此消彼长的二元化趋势。中央和地方属高校在经费来源结构与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上的差异表明,教育经费向中央属高校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具有现实必要性,但必须兼顾公平原则,保证中央和地方属高校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印度高等教育的经费紧缺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了印度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及各自所占的比例以及印度高等教育的经费紧缺状况,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印度在通过增加公费与私费渠道以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方面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不仅造成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经费数量的差异,而且使得各国高等教育经费在来源渠道和分配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国外高等教育经费不同模式的比较,我们既能看出各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某些特征,又能了解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经费不足成了主要问题。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国家单一拨款向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形式转变。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等教育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浪费严重的现象。开展高等教育经费监督管理,对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与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能够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笔者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现状,提出提高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不公平现象较为明显.根据我国目前成人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提出缩小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经费结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经费分配的公平和使用效率等结构性问题将引起更多重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的历史数据,比较他国的有关数据资料,对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分配结构和使用结构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研究认为:1、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主要由于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加,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总体上将呈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缓慢提高的趋势;未来更长时期的变化,将主要受政府政策选择的影响。2、在分配结构方面,短期内初等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会因为政策支持而有所提升,但从长远来看,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将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在总经费中占据更大比重。3、在生均经费方面,以绝对货币单位表示的三级教育生均成本将会继续提高,但以生均成本指数(生均成本占人均GDP的比例)来看,未来我国初等教育生均成本指数会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长期趋势有可能是继续下降。3、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方面,本文以地方小学的数据验证了人员经费占事业经费比重与事业经费充足程度之间的关系,证明经费的内部结构可以作为监测教育经费充足程度的指标,认为未来随着总体经费紧张程度的缓解,总体上看,教育经费中人员经费在事业经费中的比例将继续降低。  相似文献   

20.
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在层次结构、经费来源渠道、教育对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中美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进一步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