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 <黄山奇松>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如何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拓展教材空间,加深学生感受,促进学生感悟呢?一位教师由课题引导学生介绍我国与黄山奇松齐名的自然风光.有的学生介绍吉林雾凇:冬天的早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棵棵树上缀满了晶莹闪亮、千姿百态的雾凇,真是美丽!有的学生介绍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以它特有的气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那江潮是那么快,潮位是那么高,潮声是那么响……在学生介绍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我国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该走进文本,走进黄山,去欣赏那里的奇松了."  相似文献   

2.
师:我有一个在黄山旅行社的朋友,听说我们要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想请大家帮个忙,设计几条宣传黄山奇松的广告语,大家有兴趣帮这个忙吗?生:(响亮回答)有!师:既然答应了帮忙,就得把忙帮好,所写的广告语要能准确地反映黄山奇松的特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去黄山游玩。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等会儿交流。(学生热烈讨论)师:接下来请每个小组亮出你们设计的广告语。生:黄山奇松,妙在“奇”中!生:黄山奇松,令你回味无穷!生:黄山奇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生:黄山奇松,让你情有独钟!生:不到黄山非好汉,不观奇松终遗…  相似文献   

3.
《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涌来时雄伟壮观、奔腾咆哮的景象。教学本文,应力求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  相似文献   

4.
《观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以富于表现力的笔触,描绘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图画,热情地讴歌了大潮的伟力,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文章开头总领全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抓住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以“天下奇观”发端,使读者产生探求的意向,形成一种大潮般的心理落差。教学时,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它究竟“奇”在哪里?教师在这里要引而不发,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习第2自然段,老师略加提示:人们观赏大潮  相似文献   

5.
1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课文《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2教学目标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6.
小语第七册《观潮》一文,具体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来临之前、之时、之后壮丽而奇特的自然景观。阅读此文后,为什么会留给人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呢?经反复品味,认真分析,便可悟出作者对“奇”的几处巧妙点染,为全文展现“奇”起到了渲染作用。 历史评价巧妙点“奇”。课文起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不是今日之“奇观”,而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7.
《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即以“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接着围绕“奇”字用三个逻辑段介绍了观潮的过程。“奇”,既是文章的主线,又是中心,所以教学可以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简析 《黄山奇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山“三大名松”奇特的姿态,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黄山奇松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学习常有一个现象:学生读了和老师教了的效果差别不大。那么,老师教的意义在哪里呢?真的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一个模式去教?每篇课文的收获仅仅是认识了生字、积累了词语?笔者以自己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实践挖掘了一部分教学价值,以供抛砖引玉。一、教结构写景的文章开头可以写什么?《黄山奇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  相似文献   

10.
游黄山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的迎客松闻名中外。它从石缝中生长出来,生命力该是多么的顽强啊!它伸出的枝丫好像一双双手,在欢迎四方游客。那怪石更是奇绝,有的像小鸟,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小孩……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介《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主要讲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第一课时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了生字,而且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从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知道了黄山有四绝,人们喜欢黄山松。教学对象分析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20分钟。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对黄山奇松的姿态缺乏感性认…  相似文献   

12.
《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宏伟气势。教学要求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宏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建立起钱塘江大潮的美丽壮观画面,体会到钱塘  相似文献   

13.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山岳旅游胜地。黄山景色以怪石、云海、奇松、温泉最著名,自古以来,为大家所熟悉,被誉为“黄山四绝”。《黄山奇石》是义教第四册新选的一篇看图学文教材。课文用洗练的笔墨,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黄山四绝之一的奇峰怪石,赞美了神奇美丽的黄山景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篇极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4.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绐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15.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16.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17.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18.
这篇课文作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个板书就是抓住题目的字眼,以突出本课的主要内容。作者首先是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然后按照观潮经过,“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三部分,介绍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和雄伟的画面。教学时让学生懂得作者写的顺序正是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顺序。“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在这段里,作者根据观察顺序,由远而近地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叉在一起写了出来。这部分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是:  相似文献   

19.
各位朋友: 你们好!这次黄山行,由我为大家导游. 黄山的美首先在它的奇峰,各种各样,峰峰称奇,各具神韵.黄山到底有多少座奇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知道.黄山奇峰中,莲花峰最高,光明顶其次,天都峰排行第三.我们只要能登上这三大名峰中的一座,也算不虚此行了. "黄山四绝"也很美.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然是奇松.黄山松是长在岩石缝隙中的,它们长在峰顶、悬崖、峭壁等险峻的地方.而且,每一棵奇松都有十分传神贴切的名字,如迎客松、卧龙松、团结松、龙爪松等.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它们奇形怪状,有的像人,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一块块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给人丰富的想象,如金鸡叫天门、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再说云海.黄山的云海变化多端,姿态不一,虽然其他名山也能够看到云海,可远不及黄山的壮观.  相似文献   

20.
《黄山奇松》是苏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