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获得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奖,他在答谢辞中说:“我确实为帮助中国数学发展付出了很大努力.另一方面,我很遗憾自己还没能回中国定居.无论我为中国数学作了多大的贡献,也无法与那些在中国土生土长,或是已经回国永久定居的人相比.“……  相似文献   

2.
裘宗沪 《中等数学》2009,(2):48-49,F0004
裘宗沪先生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一书,就是根据裘先生口述材料整理而成的回忆录。书中回顾了数学竞赛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详细讲述了数学奥林匹克活动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蓬勃发展的曲折道路;历数了三十年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历年国际重要赛事当中获得的骄人战绩。从本期开始,我刊将连续刊登(由于版面的原因,对原著进行了部分删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3日,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南开大学校园内.烛光闪烁,纸鹤低垂,寄托着人们对大师的景仰和怀念.陈省身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是陈省身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他也因此成为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谦虚地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陈省身一生中创办了3个数学研究所,在他的周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陈省身总是乐于帮助年轻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晚年,他的数学事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回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为把我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陈省身一直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对数学普及不遗余力.2002年,本刊在北京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中国数学会等共同举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陈省身应邀参加,并欣然题词“数学好玩”.陈省身的一生,辐射着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本刊近期专辟“纪念陈省身专栏”,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敬仰和感谢,并在追思中走进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谌伟 《学子》2012,(5):55-55
近日,有定居日本的亲戚,一家人回国探亲。亲戚家的小孩与我的儿子年龄相仿,从两个孩子所展现的不同能力倾向,看出了中日教育的明显差别。亲戚家的小孩做数学题远远比不过我的儿子,日本的数学教学注重实用的计算题而不是弯弯绕的所谓思维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数学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 ,但在 14世纪中叶以后落后了。经过 17世纪初和 19世纪中叶两次西方数学的传入 ,1911年革命后 ,中国才有了现代数学的开端。中国数学从传统到现代之路是 :把学习和创造结合起来 ,把中国传统数学的优秀成果和现代数学结合起来 ,中国数学正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陈省身教授谈数学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定居南开的陈省身教授,近来喜讯不断.9月刚刚获得百万美元的邵逸夫数学奖,11月2日又接受“陈省身星”的命名证书.当天,笔在南开大学宁园的书房里和陈先生谈起数学教育.以下是有关的访谈记录.  相似文献   

7.
在谈我的数学学习经验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数学的经历吧。 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对数学很感兴趣,但由于那时贪玩,没怎样去读书,所以我的数学成绩并不太好。到了初二我才开始认真读书,数学成绩也就慢慢赶上去了,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到了高中,从高一开始我就自学以后的教材,在高二上学期我就基本上自学完高中数学的所有教材,并熟练掌握了那些基础知识,这为我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高二的时候,我很幸运地遇见了吴桂平老师。  相似文献   

8.
从1951年到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起,我一直用心关注和研究着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屈指算来,到现在已近60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里,虽几经波折,道路坎坷,但我始终坚持在小学数学教学园地里耕耘,我和小学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已成为我生命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数学文化传播的"利玛窦模式"的主要内涵包括:把传播数学文化作为一种工具为传播天主教义服务;在上层社会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范围内广交朋友并传播数学;将西方数学名著翻译成中文,使国人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数学思想;重视数学概念的中文译名,创造了许多措辞达意的数学术语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科学名词.利玛窦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演绎数学理论和数学计算技术,"利玛窦模式"也为欧洲输送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成就.  相似文献   

10.
数学人文精神有着丰富的内容。当前弘扬数学人文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运用丰富的数学史料,使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和奋发向上精神。在数学发展史上,中国对数学科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数学家有着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我国许多数学家在数学的一些领域里居于世界先进的行列。如刘徽、陈景润、华罗庚、杨乐、张广厚等,他们在数学上的突出贡献也是世界所公认的。结合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21):57-58
在当今中国教育制度的限制下,以及高强度的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数学课堂教学往往被认为是单调、呆板、缺乏生机的,在数学教育中更是如此,孩子们完全不能接受死搬硬套的知识,"要我学习数学"的理念慢慢扎根。如何让数学与生活不脱节,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呢?必须创造良好的数学情境,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呢?本文通过例子展示了创造良好数学情境的方法以及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数学,在很多方面是世界领先的。就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成就,说明中国古代数学是机械化数学,而且与西方的公理化数学形成了数学发展的两大源泉。在世界数学的发展历程中,机械化数学与公理化数学都对世界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国古代数学与机械化数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昌平 《数学教学》1993,(5):1-4,40
1993年4月,我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尤什斯金(Usiskin)的邀请,在芝加哥大学讲学访问,进行中美数学教育的交流,其间还参观了一所中学,与尤什斯金教授进行了多次交谈。现将我的访问见闻,以及自己的若干思考,报告如下。一、向美国朋友介绍中国的数学教育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演的题目是“中国当前的数学教育和上海的课程改革”。我首先向美国同事们谈了我国数学教育的两大特点:我国数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性和教学实施中对学生作业的十分重视。所谓“传统”(tradjtional)性,主要是指:1.自五十年代以来,教学内容、观点、方法没有很  相似文献   

14.
数学建模,简单地说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新课程中加大了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和实际应用.对于数学建模,我有以下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最近二三十年内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学科.在中国数学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相关数学家的数学方法论研究、数学文化史研究和数学教育改革与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成为数学文化研究兴起的3个侧面.数学文化研究对研究者从文化传统层面重新审视西方数学,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和中国数学教育改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数学文化学"的构建应围绕数学文化研究范畴的界定、理论追求和方法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欧美学者20世纪中叶就提出了"民族数学"和"数学人类学"的概念,并进行研究.在中国学术界出现关于"民族数学"研究,但还存在很多困惑;而且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数学人类学"一词的使用.为拓展中国数学文化研究视野,对中外"民族数学"研究与欧美"数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并对当前研究存在的盲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自从参加工作起,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近20年的小学数学研究与实践中.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反思小学数学教学,我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拥有知识的人不等于拥有智慧,但拥有智慧的人一定拥有知识,更懂得如何运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中国在历史上曾是数学领先的国家。诸如勾股定理、九章算术、圆周率等,都走在世界前头,为什么1000多年之后我们反而落后了呢?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有着重要历史渊源的国家,新加坡和中国在许多方面存在比较借鉴的基础。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我的朋友在这里!数学》MyPals are Here!Maths(第二版)与中国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弥补双基的不足、问题解决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教材的编写以综合的数学活动为基础等做法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金山 《考试周刊》2012,(33):52-53
教学是一项多层次多角度、纷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的根本是把握数学实质。评价数学课堂教学的标准主要是学生是否具备了数学素质.是否理解了数学本质,是否掌握了数学知识,是否形成了数学能力。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能力,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交流,达到我想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目的。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前方的路     
过去的那些年月,我虽人在国外,但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关注却从未淡化过。比如,我所做的数学教育的系列跨文化研究,主要是关注于中国与美国数学教育的比较,我已将这些研究、思考和心得以专著的形式与国内读者分享,那就是2007年出版的《中美学生数学学习的系列实证研究——他山之石,何以攻玉?》。借助这些研究,我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