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说“军事和教育绝对不能让步”这样大话的田中政府,正在以急促的步伐来加强学校教育的反动化和军国主义化。以强行通过“筑波大学法”为杠杆,用“筑波大学”的方式,加强了一系列的大学管理统治;以“教职员人材确保法”为杠杆使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恶化;以及对日本教职员工会,各县  相似文献   

2.
<正>5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八年的浴血奋斗,万千将士英勇抗敌捐躯沙场,数千万人民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终于赢得了日本投降的最后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抵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胜利.在这场关系民族存亡的殊死决战中,中华民族发扬了传统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团结精神,中国人的凝聚力和抵御外敌的坚强”志充分地表现出来,中国人的智慧、勇气、力量和创造精神,充分地发挥出来,给后人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遗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苦难,令人遗憾的是,战后曾多次发主日本政客公开发表言论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事件.仅从1993年8月细川护熙内阁成立以来到95年8月份,短短的两年当中,日本三届政府中都有内阁大臣口出狂言,公然否定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罪行歌功颂德.1994年5月3日,羽田内阁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接受《每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大东亚战争并非侵略战争,而是日本为求生存、解放殖民地及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亚洲太平洋地区教职员和教育等领域的专家的素质和促进相互理解,由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组织,日本政府资助,第四次“中国教职员邀请活动”于2005年10月18日至31日实施。101名中国中小学教职员和教育管理干部访问和参观了日本的部分中小学校及教育文化设施。在14天的访问中,日本文部科学省官员分别就日本中小学教育水平、教育行政与财政制度、教育改革动向和教师培养作了详细介绍;受访地区和歌山县(省级行政区域)教育厅就全县教育状况作了说明;实地考察了东京都和和歌山县的8所中小学,其中国立学校1所;都、县(…  相似文献   

4.
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是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有些史学家认为:这次战争的性质,从日本方面说来,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侵略战争;从中国方面说来,则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注1)我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这次战争,从日本方面说来,确实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侵略战争;从中国方面说来,应该说基本上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否则是不全面的。列宁说:“战争底性质是由战争所继续的是什么政策(战争是政策底继续),是由哪一阶级为了什么目的才进行战争的事实来决定的。”(注2)我们知道,中国抗战的社会力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清政府;一种是劳动人民。这两种社会力量的利益是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使用华工的决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强掳中国战俘和平民到日本当劳工 ,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适应其扩大战争需求而确定的一项罪恶政策。卢沟桥事变后 ,越来越多的日本男性青壮年被征入伍参加侵略中国的战争。国内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劳力日益匮乏 ,为了保证战争所需物资的供应 ,首先在 1938年 4月 1日公布 ,5月 4日开始实施了《国家总动员法》 ,对国内的劳动力实行全国统一调配和管理 ,将国内的军工和非军工生产纳入了战争轨道 ,一切为侵略战争服务 ,日本成了一个“兵营国家”① 。《国家总动员法》对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的…  相似文献   

6.
其他     
实户健夫爱知县立大学文学院幼儿教育学副教授。一九三○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研究院毕业。苏联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会的成员。日本教职员工会和日本高中教职员工会联合教育研究会讲师。“第十四届白治体学校”(一九七三年二月)讲师。给《教育》(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号、一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0,(8):I0016-I0016
新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希望对日本教育的“1955年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将大部分教育决策权下移到地方社区和学校。  相似文献   

8.
日伪统治时期,从日本在中国东北教育体系和教育方针的确立、对东北学校教育的摧残与破坏、奴化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对东北广大爱国师生的迫害等几个方面看,日本在中国东北推行的教育是完全纳入军事、政治轨道的殖民地奴化教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公然宣称教育要为支持“大东亚圣战”而服务,为了确保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方针的实施,日本帝国主义不惜对东北的学校教育进行了严重的破坏.日本在中国东北推行的奴化教育,较之军事、政治、经济侵略更毒辣,具有彻底地实行民族同化的隐蔽性,其后果也更严重.可时至今天,日本有些人仍肆无忌惮地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歪曲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之前,大连地区造船业逐步建立,并取得初步发展;事变之后,受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刺激,大连造船业进入了一个畸形膨胀阶段。日本殖民当局垄断了与大连造船业相关的产业,掠夺造船业的产品利润,并且剥削和压榨中国工人,这些都反映了大连造船业的“殖民地”化特征。大连造船业是中国北方海港城市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门类,在日本统治时期急速膨胀,其实质是为迎合日本殖民扩张和侵略的需要,也是日本战时“统制经济”下的制造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右翼团体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已于2005年4月5日再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核准通过。该教科书有五个反动立场: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侵略罪行;把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美化为“解放”;宣扬皇国史观;打所谓的“近代化”牌;歪曲侵略战争的实质;扩大日本的“战争损失”。这本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教科书中;几乎提及了日本所走过的军国主义教育道路中的所有重要问题,并极尽翻案之能事。本刊为了还历史的真相,帮助历史教师进一步揭露和批判日本右翼分子的反动本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特发表赵亚夫教授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展示了日本战时军国主义教育的反动内容和罪恶本质,想必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育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探讨教育改革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分析教育改革实践的核心要素与基本结构、确立"谁来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这样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已经上升为世纪之初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在阐释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与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活动的方案设计、组织调控以及反馈总结等问题,对教育改革的主体与对象、原因与目的、手段与途径进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2.
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理论出发,考察教育私人投资的社会溢出和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教育公共投资的城乡与区域溢出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投资决策的变化。结果表明,教育的溢出效应对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政府教育投资激励产生抑制效果,一方面是教育的现有差距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主要投资来源的政府和家庭的激励程度的降低又进一步恶化了教育投入不平衡的程度,差距随着经济和教育投资的不同增长路径越来越大,弱势家庭与弱势地区的教育投入有陷入"低发展陷阱"的危险。需要建立针对弱势家庭的风险性补偿机制,以及针对弱势地区的区域性补偿机制,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教育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走过了从教育测验到教育评论的历程,形成了教育测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评价、教育评论理论,并且这一学科群落已经形成。但由于这些理论和学科群落并不成熟,许多人对该学科群落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认识不清。因此,很有必要从多角度对该学科群落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进行辨析,并对该学科群落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生活实践中,存在着执着于个人有限的经验,进而遮蔽事情的整全,或者对自身之外的有限经验痴迷与崇拜,从而视局部经验为普遍真知,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经验主义现象。教育经验主义现象就其表征来说,主要有人们对局部经验的趋之若鹜、对教育理论的简单轻视和对方法、技术的情感偏执;教育经验主义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于教育经验对教育实践者具有亲和力,而教育理论又过度学术化,说到底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运行着不同的逻辑。教育经验主义现象显然阻碍了教育实践境界的提升,对教育研究也产生了消极的作用。为了消解这一现象,教育研究者需要揭示教育经验的局限,自觉改变教育研究的形象,并探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种逻辑的会通。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教育效率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教育效率与经济效率的衡量标准不同,教育有其独特的效率原则。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两个相互联系、同等重要的教育目标。现代教育应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单一依靠政府或者单一依靠市场都是有缺陷的,需要一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发挥辅助作用的混合机制,这种混合机制比任何一种单一的机制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改革是立足现实对传统的批判和继承,引进、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创新的文化变革。立足教育现实,反思教育的传统,关注教育过程中的生命历程,进行教育创新,改革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取得预期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的规模、质量、效率和效益是高等教育经营的四大要点,追求规模、质量、效率、效益协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高等学校的发展规模,有利于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的教育效率和规模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既能促进规模的发展,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应把教育经营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8.
教育工学旨在寻求一条理性的和可操作的路径,以连接教育思想、理论与教育实践。虽然像教学设计这样的探索已在进行,但在教育学立场上的教育工学探索仍然没有成效。教育工学在今天的提出,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1)作者个人的相关理论思考;(2)教育学科自身的完善;(3)教育实践的发展。三种因素的作用使得教育工学的提出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9.
教育决策过程中存在众多信息失真的现象,其中部分是由于政策利益相关者、政策研究者和决策者各自对政策信息的把握不到位,以及政策信息在三者之间不良传输而引起的.要避免此类信息失真,就应提高三者自身的素养和优化三者间的信息传榆渠道.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常识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常识是主体在日常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点、素养的总和。具有主体多元性、内涵丰富性、展现的直觉性和性质的两分性等特点。研究教育常识有助于教育实践,这表现在教育常识是对教育实践的现实鲜活反映和能够向教育理论转化,同时还有助于教育常识自身,这主要表现在扩展教育常识范畴和影响教育常识表征的速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