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性水平决定着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现阶段,农户融资需求呈现出融资目的主要用于生产性经营、融资规模不断增大、融资方式趋于有息借贷、融资渠道多为民间融资等基本特征;制约农户融资需求的因素除了农户自身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经营内容、经营规模之外,更主要的是其外部融资环境,尤其是制度缺陷。建议建立真正服务于农户的内生型的微型金融组织,现有金融机构要在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强化相关配套制度,以改善融资服务环境,满足农户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2.
贫困农村金融服务与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有着明显的差异,它是基于农户的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的生存需求的特征之上的,很难符合现代金融供给的成本收益原则的要求。这种差异造成农村金融和正规金融并存的局面。但是合理的看法是正规金融与农村金融是并行存在的关系,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因此在认可民间借贷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关键是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督和引导,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最终实现农民奔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荔堡乡南关镇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着重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与贷款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巨大,金融需求旺盛,对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经营环境的变化是小额信贷经营模式创新的内在动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当市场主体、农信社和农户处于劣势地位时,政府则应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参与市场,抵补市场的缺损.当农户收入水平提高有一定资金积累时,则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金融需求,此时农户则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并推动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户金融需求与供给现状,进一步对黑龙江省的农户金融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农户金融供给严重缺乏有效性,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提高农户金融供给的有效性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农户调查样本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林业合作组织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林业合作组织需求意愿与户主的年龄、对林合组织的认知程度、林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重要程度、林地经营面积、产品销售难度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经营资金获得难易、树种的生长收获周期等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农户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区域性、升级型、不稳定等多重特点,农村信贷约束十分普遍,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差,严重约束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西部地区农户金融覆盖率、农户金融风险、农村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8.
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的巨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充当商业银行与农户的信用中介,形成"商业金融—资金互助社—农户"的信贷新模式。同时,为调动商业银行向农村资金互助社融资的积极性,应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税费负担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群体的农户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农户的税费负担率呈现累退性,且差异很大,即收入水平高的农户承担的税费负担较轻,而收入水平低的农户承担的税费负担却很重。即使在同一个地区,由于处在不同管理层级上的组织和政府追求的利益不同,也造成农户承担的税费负担率的高低不尽相同。其结果是,在村级上确定的农户税费负担率高于乡级上的,而在乡级上确定的农户税费负担率又高于省级上的。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税费负担在农户之间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拉动内需将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了消费需求,并且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利用浙江省11个地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总需求的影响出发进行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区域消费需求具有较大的正向关系;但对消费需求影响,各地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在全国普遍推开,力图通过信用社来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了更好了解农村信用社对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本文经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现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为农户服务的具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提出不能完全依赖农村信用社,还要同时发展新型的农村民营金融来提供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在全国普遍推开,力图通过信用社来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了更好了解农村信用社对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本文经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现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为农户服务的具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提出不能完全依赖农村信用社,还要同时发展新型的农村民营金融来提供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博弈论的理论框架内的研究农村正规金融、服务效率与非正规金融的关系,我们认为农户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贷款途径:有政府控制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农村自己的非正规金融市场。这个分析过程使我们得到了一些结论:农户使用正规金融实际支付的价格等于农户使用非正规金融实际支付的价格;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和增加农村可贷正规贷款额度政策都会使农户的农产品产量和利润都增加;但是在考虑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机会成本后,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将是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居于追赶型技术创新地位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多数是从原有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来,从初创到产业集群转型的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主要依赖间接融资,风险投资与R&D均较为薄弱。浙江省科技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需求的实证研究表明:积极构筑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价值链,把现代金融的各项功能嵌入到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打造重点环节,使其有效满足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1 294位参与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估计法、中介效应分析法等计量方法,检验技能培训对新型职业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及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基础结果表明:技能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水平。组群差异分析发现:技能培训能够提升未有过村干部经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水平;技能培训能够提升非农户及非农兼业户的收入水平。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社会资本能够强化技能培训对新型职业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技能培训的顶层设计,加大技能培训的资金扶持力度以及精准定位技能培训主体与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农户经济的社会稳定作用以及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兼容性决定了我国必须提高农户的经济主体地位。由于保障资金供应是提高农户经济主体地位的关键措施,为此需要针对我国农户的资金需求等级结构,重新设计我国提高农户经济主体地位的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村金融需求,从而提供适合农村发展、农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农户、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3个角度对农村金融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接着,指出了欠发达县城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金融市场环境不完善、金融创新滞后、金融有效性需求不足、金融产品供需不匹配等诸多问题;最后,从政府机构、商业银行及民间金融3个主体角度提出了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地区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得出:四川农村金融服务的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金融供给无法满足农户需求,农户存在信贷约束;调查分析表明农户自身特征及银行信贷行为等方面原因共同造成了农户信贷约束,其中银行担保偏好是重要原因。研究从根本上摆脱这种困局的政策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已势在必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多重的积极效应。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水平应由可用于贷放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金融深化理论认为投资和实际利率在一定条件下成正向关系。利率市场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及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多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相关研究显示,来自中国农村的金融需求无法从农村现存的正规金融中得到满足,并且也发现,非正规金融已经成为农户和农村经济活动获得融资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一个数理化的博弈模型,对维持非正规金融交易正常进行的融资机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借贷双方的私人关系与放贷者的监督共同维持着关系型融资机制的正常运转,同时两者呈补充的关系;另一方面,借贷交易的规模、借款人进行交易所必须的全部成本等因素也会对这一机制的运转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