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伴随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地区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目前,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武术基础理论与项目实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解读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研究队伍的形成与传承、研究成果的累积与突破、研究视野的形成与拓展等方面。本研究在回顾、梳理、总结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历程、研究重点与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提出建议:首先,完善学科自身发展,其要义在于体现特色,为满足社会需求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其次,满足社会需要导向,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只有通过服务社会,才能立稳学科地位、体现学科价值;再次,加强学校体育传承,课程、教学、师资是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弥补师资不足又是当务之急;最后,扩大国际文化交流,主动顺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积极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平台和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2.
民俗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传承民族精神、构建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民俗体育融入高校学校体育的价值,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了民俗体育融入高校学校体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进行剖析,阐释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参与价值,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参与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同时也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征,就云南高校体育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进行探讨,对云南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剖析,深刻探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云南高校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明确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在融合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具备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传承文化和交流感情、培养技能和终身教育等功能,最后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同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合理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文旨在探讨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构建的建议。通过对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的有力支撑、课程分布不均衡、选修课比重偏低等问题。据此提出一些见解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藏羌锅庄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具有原生态舞蹈元素的运动,已被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引入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引入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已构建体系中需进一步完善之处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学科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而在当前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正在面临着发展和生存的困境,应该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的必要途径则是通过教育进行发展。高校民族体育教学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建设人格、强化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民族教育的视角下对当前高校民族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健身价值对弘扬民族文化和提高全民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新修订的高校专业课目录,在体育专业中增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时至今日,在社会各界的扶植与各大专院校的努力下,民族传统体育取得长足发展。尽管如此,若用一个学科的标准对照与衡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当今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不难发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与内容的认识、专业课程的设置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的涵义与内容,合理设置高校相应的专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文献资料、电话访谈等方式,对目前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状况和不合理之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明确民族传统体育科学涵义与内容的前提下,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笔者提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观点,以求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一、现状分析为适应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家体育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广西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概况,以及二者融合发展的积极影响与不足之处,提出深化民族节庆体育的内涵建设,建立民族节庆体育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机制,构建民族节庆“体育+旅游+生态”融合发展新业态等新路径,以期促进广西民族节庆体育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科性公司是依托高职优势学科而成立的公司制企业,它以服务学科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为己任,为高职学科教学与科研,以及高职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基地。为办好学科性公司,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扶持优势学科,增强学科竞争力。同时,学科性公司应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公司治理,科学制定公司战略,优化融资渠道,并处理好与学校事业发展及学科建设的关系,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和内涵,结合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在河池学院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以及在校园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对弘扬、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学科建设要结合区位优势及特色,平衡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注新时代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突出中国视野和现实关照,建构中国特色英语学科话语体系,加强英语专业师范性色彩,实现主动服务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职能。新文科强调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地方外语院系需结合英语专业学科内外的双重属性及跨学科性质,建构双重跨学科、多重跨院校的多层次学科融合体系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人才政策,逐步完成新文科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健康成长,推进新文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术骨干是高校学科建设团队中的骨干力量,是学科实力提升和优势特色形成的关键因素.学术骨干作为学科团队中的引领人,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团队中学术骨干的领导力,对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学科建设中,学术骨干在学科引领中存在领导力观念滞后、学科内部体制机制不健全、学术骨干能力素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途径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学科建设是地方普通高校在新一轮高校激烈竞争中抢占学校改革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其由特色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特色学科方向,特色学科梯队,特色学科研究,特色人才培养和特色条件保障为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追求高校三大职能协调统一,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服务的同时又注重追求学科建设的内在价值和注重特色学科发展中的学科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是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体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职业院校体育如何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历史演变的回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区别的对比,以及职业院校体育多维度价值观的分析,提出了职业院校体育要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价值取向观。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办职业院校要实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转型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作为基础。针对我国民办职业院校学科建设相对落后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学科价值取向忽视应用型、学科建设同质化、学科制度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为此要唤醒学科建设的思想意识、定位应用型学科价值取向、建设具有差异特色的应用交叉学科,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制度,推动民办职业院校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特点及在高校普及开展的基础上,利用文献资料、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实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思路等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科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与优势的基础上,探讨符合民族院校实际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从而为丰富民族院校体育课程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五个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始终是一个关系到高校发展全局的问题.新时期,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应该遵循五个基本原则:第一,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重点学科;第二,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群组集合为单位;第四,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占据学科理论与应用前沿;第五,建设高校重点学科要以综合性项目为基础运作机制,建设有机融合的高校重点学科群及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