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宋罗愿的<新安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方志,是方志研究、宋史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其文献价值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新安志>自修纂刊刻以来,虽然历代都有续修和补纂,但缺乏从历史文献学角度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影响到这部文献的利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国方志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是中国历代国情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情报文献。外国名流学者承认:“要研究人类的文明,必须研究中国的地方志。”(李约瑟)而要认识中国方志,又不能不研究它的整个演变史。秦以前是中国方志的起源时期。作为方志的前身,《周官》、《禹贡》、《山海经》以及诸侯国史《春秋》等典籍中的那些零乱、分散的天文、人文素材,虽然记载了有关各地的山川、物产、贡赋、人丁,但就其体例、功用来说,还只是方志的萌牙状态,即地记前身。凭借这些,我们可以窥见萌芽状态方志的体例和内容端倪。  相似文献   

3.
何和义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66-71,135
宜春地区旧地方志存书有85种,有61种已被整理出版,或被《国图数字方志》收录。地方志是地方上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最基础文献,宜春市的图书馆、档案馆和高校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应着手建立宜春地方志文献库,这是开展宜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的文化古籍中,地方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有十分之一。地方志书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而且也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福建方志,卷帙浩繁,种类繁多,据统计。现存福建方志有342种,卷数达7300卷左右。整理和研究这些方志,对探讨福建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是继《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后又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地方志目录。该目录不仅著录了方志的书名、卷数、纂修者及版本,更详细介绍了方志纂修者的籍贯、生平、方志的内容、价值等内容,是一部实用的提要式方志目录。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中著录的部分方志的修纂者、卷数及版本等事项有一些讹误。本文据所见原方志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6.
《汉唐方志辑佚》前言刘纬毅中国地方志源远流长,涵广事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概括为:滥觞于两汉,兴起于六朝,发展于隋唐,完备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但于宋代推行雕板印刷之前,包括地方志书的汉唐文献典籍,仅凭手写传抄,故社会流传受到极大限...  相似文献   

7.
方志文献内容广泛,资料丰富,是重要的地情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系统地整理、研究方志文献,继承和发扬历史精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湖北方志源远流长,种类齐全,现存方志数量也较为可观。清代以降,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图书机构和学者在湖北方志的目录编印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地方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不同的时期起到其他文献资料不可取代的作用,如何使地方志适应时代发展,更好地发挥"资治、教化、存史"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当今修志者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总结自己参加普洱市地方志相关编撰、校注工作的经验,从个人角度对云南省普洱市地方志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方志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宋以来,中原各个地方兴起修志之风,地方志由此得到大力发展。方志作为与史书有同等地位的资料,在近年来更是受到极大的关注,形成专门研究的研究领域——"方志学"。方志以其详载一定地方的风貌见长,但是在其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之中,由于一些编修者的思想意识因素,以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渗透等因素,所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云南地区与中原骨肉相连,而这一地域内的方志在明清时期也得到大力的发展,但他们同样也存在着很多一般方志所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书是全面记述一个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历史与现状,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展示一个历史断限内地情的大型资料库。从结构和内容上看,时间跨度长,覆盖面广,涉及众多门类与专业,卷帙浩繁。当代地方志书在继承传统编纂手法的基础上,应重点在体例、篇目、结构、体裁和章法上,突出志书的地域文化性、思想先进性和社会服务性;应从当代社会文化需求和方志本质特征出发,把握、运用好志书编纂体例,以提高方志编写质量。  相似文献   

11.
据《宋元方志丛刊》和《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载,现存宋元方志仅四十余种,且多是南方省份的方志,北方志书仅有四种。其中《长安志》和《雍录》是宋人撰写的记载当时长安地区的两部方志,颇具研究价值。两书有许多相似和相异之处,通过对两书的作者、内容题材、优缺点等进行比较,分析两书的价值和差异,对于更好地利用和研究宋代方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从地方志的历史渊源、本身特点,论述了地方志在历史研究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作用和重大意义以及使用方志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代都有编写地方志书的传统。地方志,亦称方志,是记载某一地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以至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情况的综合性、资料性的重要史籍。中国的地方志,大多有风俗志这一项内容,其中就保存了很多当时当地的方言俗语,是我们今天研  相似文献   

14.
方志,也称地方志、地志、图经等,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它在研究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历史、地理、军事、交通等方面的价值,是其它史料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地方志作为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当前的两个文明建设中,正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一、方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地方志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地方志书,记载了各地气候、物产、矿冶、水利、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情况,科研及图书信息管理部门,在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装订成册,或辑目录索引,以便有关人员使用参考,用来探索自然规律和挖掘当地优势,指导工农业生产。如,地质地理学家章鸿钊就曾根据方志资料,辑成《古矿录》一书,为地质部门寻找矿产提供指南。又,同治《畿辅通志》对“河渠”记述甚详,不仅对河北省诸河治理作了记述,并列有治河谠一目,辑录自汉至清治河之论,对今天研究治理河北诸河具有借鉴价值。 2.地方志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 地方志书,包括丰富的自然和社会内容,为天文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  相似文献   

15.
方志浅说     
方志,即地方志。编修方志是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省、县方志都没有重修,我国修志的传统有面临断绝的危险。前年四月,在中国史学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胡乔木同志提出了加强中国地方史志研究编纂工作的任务。同年五月,曾三同志在全国省以上档案馆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档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是中华文化的特有载籍,简称“方志”,素有“一地之窗口”、“一方之全书”的美称。毫无疑问,对于了解某一地域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未来发展趋势,地方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编修地方志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代代相袭,硕果累累,因其繁博丰赡,倍受历代学者钦赖。然而,如何才能编好无愧于当今时代、无愧于子孙后代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却是一个有待继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青海古称“边外”之地,文献罕征.自宋代至民国,所编修的地方志及其他带有方志性质的史地杂著约有70余种.本文就其存佚及研究整理情况一一进行考述,以供西北史地学者及河西文化研究者参阅.  相似文献   

18.
南宁市历史悠久,古代曾经产生过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非常值得研究。以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志、碑刻为重点内容的南宁市古代地方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及其保存现状进行介绍,对南宁市古代地方文献保护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进文献保护工作提出着力做好古代图书文献资料的搜集、加强碑刻调查和资料整理、继续进行古代地方志的整理出版、组织开展古代地方文献资料辑录、大力推进古代地方文献资料的信息化建设等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巢湖流域方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环巢湖方志文化蕴涵深厚,是此流域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化成就和精神成果的结晶。方志文化极富民族特色,内容博大精深,包容性很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方志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方志文化,剔除其糟粕,弘扬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所谓旧方志,概指那些在过去的历史朝代里由地方官员或文人学士们编纂的地方典籍。这些典籍中记载的多是乡土旧貌和远逝了的繁华旧境,经过岁月的磨蚀以后,大多残破不堪,静静地躺在时间的角落里无人问津。按理说,这些旧典籍是可以归入传统文化的行列中的,因为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样的传统不仅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拥有,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拥有。据初步统计,我国历代编纂并保存下来的地方志书共有8700多种,占我国古籍的十分之一。楚雄彝族自治州虽地处祖国西南,但历史悠久,接受中原文化相对较早,历代编纂并保存下来的地方志书也有50多种,占云南省旧方志总数的八分之一。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地方志书,既反映出各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