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良品行,已严重危害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已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安稳。为了矫正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品行,必须分析其产生不良品行的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和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从而寻找到矫正其不良品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品行的任务,同样也承担着矫正学生不良品行的任务。许多光辉的思想教育业绩向我们指出,不管是品行高尚的优秀生,还是不良品行的学生,他们都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在后天,由他们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下形成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犯错误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存在着心理、个性、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其错误行为的表现方式也不相同。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来矫正他们的不良品行。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和谐成长的过程,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显得尤其迫切。要引导现代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及时发现学生品行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不良品行的成因,寻找矫正不良品行的策略,适时干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不良的亲子关系容易使中学生自小形成不良的性格,从而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友伴关系影响中学生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学生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在同伴中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可能表现出退缩、攻击性行为和消极情绪;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专制的或异常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自卑心理的产生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往往造成他们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消极表现,是学生思想品行滑坡,退化的重要诱因,职校生中自卑现象普遍,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学校不仅是知识、理念传递的场所,更是人性、品行滋养的殿堂。课堂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矫正转化工作要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和丰富人生的体验,这样,学科知识的增长也就同时成为了人格的健全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中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之所以极为困难,是因为他们受自身的心理及行为习惯的影响而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教育转化学业不良的学生,应该以彻底改变他们消极的自我概念为核心,并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干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消极的心理暗示往往会影响到孩子个体的认知思维过程,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甚至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暗示的不良作用,同时要积极的帮助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0.
[活动背景]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产生的想法,人们之所以产生消极的情绪是因为自己的消极想法在作祟,改变消极想法,就可以调节不良的情绪.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是人一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1.
数学总复习不仅要根据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情况设置教学内容,而且要根据学生心理因素,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形式。处于总复习阶段的学生心理比较复杂,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不良的心理现象主要有:骄傲自满心理、消极厌学心理、依赖懒惰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对数学总复习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要求教者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上复习课的心理特点,设计好复习方法,编排好复习内容,精选精编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和全面实施,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着力于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一、交流情感,奉献爱心,克服冷漠消极心理冷漠消极是学生中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心理封闭,沉默寡言、他们或因缺少家庭温暖而沉闷,或因学习较差而消极。了解情况后,我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主动与他们交流思想,帮助他们克服心理…  相似文献   

13.
教师素质谈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精神文明的表率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要用高尚的人格品行和敬业精神来影响学生,要营造尊师爱生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1.更新和丰富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使学生成为适应未来世界的公民,必须培养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让孩子作好准备以面对未来的技术世界”。这就要求教师首…  相似文献   

14.
个性发展教育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学中,个性是个体在其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使其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心理特性的综合。个性教育则可以相应地理解为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个性在个体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个性”本身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实际上,“个性”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的健全的个性,又包括消极的缺失的个性。教育中要培养的当然不是消极个性,而是积极个性。那么,这些“积极个性”又是什么呢?或者说个性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得到正…  相似文献   

15.
汪朝东 《广东教育》2004,(12):40-40
“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情育的宝库。教材中那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教师要有职业钻研精神,对学生满腔热情,关心爱护,并以积极乐观的激情去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积极是相对于消极而言的,从其本意上说,既包括了人外显的积极行为,也包括了人内隐的积极品质。学校积极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和专业心理工作者从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正向意义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发展自身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等积极的因素,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进生的形成既有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有教育方面的失误,又有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的外因及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因,要转化后进生,首先就得热爱他们,与此同时,还必须深入了解他们,区别他们的类型,注重方式方法,对不同的后进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认为,心理辅导是指对已经有了某种心理疾病或者已经受到某种心理打击和刺激但尚未发病的人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通过深入耐心的谈话,帮助他们认识到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危害性,消除或者避免其对自身的不良影响,提高他们在心理刺激与冲突方面的自我防卫能力,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树立对抗不良心理因素的信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识过程。心理学实验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如果学生具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就会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处在消极状态,那么就会学习劲头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因此。教学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恰当运用心理原理,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下面就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原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情感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教师一定要重视保护学生的情感健康,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又要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帮助他们抚平情感创伤,解开心中的郁积,尽可能地防止和消除消极情感对学生的负作用,使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消极情感,努力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使情感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发挥情感在生活、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