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名很有才华的青年去竞争一个热门职位,参加应聘的人数以千计,但最终只能录取一人。经过十几天的激烈笔试和面试后,所有应聘者被告知:最终的成绩将在一周后公布。在录取成绩揭晓的前一天,那名才华横溢的青年却因害怕无法承受落榜压力而自杀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第二天成绩公布时,这名自杀的青年赫然排在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木梳与和尚     
人才的招聘和应聘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实践的课题。凡成功者无不包含着聪颖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有这样一则故事: 某市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工艺品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人员。招聘广告一经贴出,应聘者蜂拥而至。面对众多应聘者,公司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公司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请你想办法将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寺庙中的和尚。”一言既出,顿时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笑话,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真是岂有此理!这人不是神经错乱吧,拿人开涮?”不一会,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名应聘者——单伊、石满、钱贯。 招聘负责人对他们交代说:“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报给我。”10日期到,应聘者准时到公司约定地点进行汇报。 负责人先问单伊:“卖出多少?”答:“一把。”“怎么卖的?”回答:“我去了很多寺庙,人家拒购此物,好在下山途中偶遇  相似文献   

3.
听到这样一则故事:有家企业招聘文职人员,招聘过程十分简单,就是让每个应聘者讲一则生活、工作中失败的故事。应聘者当中不乏博士、硕士,但他们最后都一个个被一位中专生击败。  相似文献   

4.
二、主要问题: 晓时总是满脸羡慕地待在角落里看着同学们玩耍。学习接受能力不强,成绩居班级下游水平。进入六年级后,她时不时与男同学发生摩擦,吵架、撕书本.扔文具,甚至动手。回家后,有时请家长打电话到班主任处告状。有一次,她甚至在日记中写到想自杀,并分析了各种自杀方式(煤气中毒,上吊、割腕、跳河)的优劣.认为各种自杀方式都令人痛苦,所以还是不自杀了。她最后写道:“我活着是个多余的人。现在我连自杀也不敢.我真是个没用的人。”  相似文献   

5.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10日期到。负责人问小伊:“卖出…  相似文献   

6.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丙。负责人交待:"以十天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相似文献   

7.
听到这样一则故事:有家企业招聘文职人员,招聘过程十分简单,就是让每个应聘者讲一则生活、工作中失败的故事。应聘者当中不乏博士、硕士,但他们最后都一个个被一位中专生击败。这位中专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她说,中专毕业后来到深圳,应聘在一家公司任秘书。公司很大,员工也很多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0日,当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时,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化名)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给父母的遗书中,秀秀的话令人震撼:“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们节约10万元”。在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未发出的信中,秀秀写道,班里的一个同学在跟她闹矛盾时总会不屑地说“考六七十分的差生”。“差生”让秀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觉得自己成绩不好,是个差生,感觉难以面对父母,可能是秀秀自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记得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故事:美国的一家电视台招一位儿童节目主持人,在最后入围的应聘者面试的时候,考官问道:“请问什么叫快乐?如何快乐?”应聘者的回答千奇百怪。聪明一点的人回答说:“快乐就是因为一件很好的重大的事情发生了,让人很高兴,很兴奋!比如中了奖。”有点专业知识的人说:“快乐就是大脑受刺激后的一种反应。”老实一点的却不知如何答,只好冲考官们无奈的耸了耸肩膀,做了一个鬼脸。考官们马上被他的滑稽逗笑了。其他应聘者都说他笨,认为最起码应该说句话。可是,这个老实人却被录用了。事后,有人问考官到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在为同学的成功而喝彩的过程中转移自己的嫉妒,从而形成豁达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步骤:   1.教师讲述下面的故事:   卢刚和山林华是两个中国留美博士,毕业时两人成绩并列第一。由于山林华博士论文写得比卢刚好一些,被其导师推荐留下来当了一名大学教师,因而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而卢刚连博士论文还没有通过,时隔一年还没找好工作。内心的不平衡使其铤而走险,用枪打死了同学山林华及其导师,自己随后自杀。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①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②发现…  相似文献   

11.
请先读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把木梳卖给和尚王颖陈圆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求职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某民政部门的一个内刊编辑职务同时吸引了四个应聘者前来。四个应聘者中有两个是来自名牌大学的应届生;一个是有多年媒体经验的老手;还有小王,毕业学校名不见经传,被看做是竞争能力最低的应聘者。  相似文献   

13.
去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震惊全国;前不久,四川航空公司在昆明国际机场起飞时,两个男孩爬上了飞机右后起落架的吊舱里,《中国青年报》在报到此事时,幸存者对媒体说:“看到同伴掉下机时,我不难过,我们认识的时间并不长。”每年的高考结束后,都有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采取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近几年来,媒体关于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到也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所有这些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着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关注着生命。  相似文献   

14.
妖精万能堂     
《当代电大》2006,(2):63-63
亲爱的妖精: 我从小因为学习不是很好,而时常感到自卑。在念初中时因为英语成绩不好时常被老师训斥。好不容易成绩提高了,想在一个新环境中尝试着改变自己,可是因为以前带帐太多。学习起来就更加吃力,到头来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门功课一日比一日更糟糕。  相似文献   

15.
我第一次接触课件是在2000年,同事做了一个《老山羊请客》的课件,并在教研组内上了一堂研究课。当看到这篇童话课文在多媒体上生动地展示出来时,我感到又惊奇又神秘,对课件解决难点的效果更是佩服不已。当时的我对计算机一窍不通.更别说做课件了。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尽管当时办公室里只有一台电脑.我还是积极挤时间边学边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博客高三     
《中国高校招生》2007,(2):70-73
将暮未暮 发表文章曾见过这样一句话:在高三,并非每个人都因为优秀而自信。更何况像我这样一个成绩平庸者。我痛苦,但我存在着,所以我要让别人知道我的存在,而且我会不断努力证明我的存在!席慕蓉曾说:将暮未暮的人生是最美丽的,因为此时所有的故事都已经成型,而结局尚未来临。喜欢“将暮未暮”,  相似文献   

17.
神秘的礼物     
这是发生在小男孩初中三年时的故事。小男孩的班级刚换了一位班主任,这对有点玩世不恭的他并不感到新鲜。第一次开班会,老师没有说太多,只是反复强调一点:凡是月考成绩好的,或进步幅度大的,都会得到一份他送的神秘礼物。  相似文献   

18.
故事 2002年暑假.我在家学习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我对数学教育中许多平时感到疑惑的问题得到顿悟。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认识到:教学创新、解题创新、命题创新是创新教育的三个支点:对于教学创新、解题创新,许多地区、学校、教师都展开了研究,成果丰富:而对于命题创新涉猎不多,已有的研究也是浅尝辄止,未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连续三年,我都参加了中考评卷工作。每次评卷时,我都为卷面上出现的不该有的失误和非知识性的错误感到遗憾。不少学生答卷时感觉顺畅,但拿到成绩时又感到非常意外,还有一些学生平时学习基础扎实,具有相当的知识和能力,但在考试时因为平时不太在意的一些细节做不出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中考试题既注重基础,又体现新课程理念,评卷要求客观、全面,学生回答问题能否符合标准答案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成绩。那么,怎样才能正常发挥,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呢?这与学生的真才实学有关,更重要的还与平时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每位教师都力求使自己的课高效、成功,但有时会事与愿违。我们不应对学生失去信心,也不应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感到失望,而需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自己未意识到的失误。笔者研究后发现,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