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讯记录     
审讯官:某老师嫌疑犯:某学生下面审讯开始。“姓名?”“张翼,弓长张。”“年龄?”“十三,属兔的。”“行了,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吗?”“知道。违反学校规定,擅自去划船了。”“经过呢?”“是这样的:学校准备于6月1日去长风公园游玩。而在此之前,学校里明确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家的成才之路与常人有所不同,学校教育对他们没有多大的帮助,而且,文学家在学校教育中常常表现出某种不适应。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斯威夫特在柏林大学受高等教育,但毕业时只领到一张“特许学位”,学校当局把它授给“不堪造就”的学生。别林斯基中学时因“旷课太久”被开除。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军事工程学校,曾因成绩不好而被留级。福楼拜中学临近毕业时,因违反校规而被开除。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学生违纪的势头明显上升,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政教工作收集到的材料归纳出,目前学生违纪主要是以下这样一些情况: 1、因考试作弊而受处分者最为突出 近四、五年内中学生考试作弊一直是违纪的主要方面,一般占违纪受处分总数的45%左右,而且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通过调查,考试作弊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平时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指望考试作弊,蒙混过关。第二种是少数性格内向并且原有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平时对学习很认真、很努力,但仍然感到学习吃力,较难跟上一般学习水平,加之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惧怕考试不能过关的难堪,在侥幸心理和焦虑心理的支配下考试作弊。第三种是碍于同学友情,讲义气,在考试时“帮助”别人而作弊。第四种是本身成绩较好,为了争取奖学金或三好学生,而冒险作弊。在以上四种情况的作弊中,以前两种情况为多。 2、因旷课而受处分的比较突出 因旷课而受处分的一般占违纪总数的25%以上,且有上升趋势。旷课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节日放假或私事,擅自离校,有的甚至逾期未归而导致连续旷课数日。第二种因为对某一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感到枯燥乏味,不愿到堂听课,形成旷课。第三种是学习成绩差或纪律性不强的“后进生”,自暴自  相似文献   

4.
“拾金不昧”是一种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和表扬,但为什么还要“慎重”呢?日前,在某校参观了德育工作现场会,学校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说,自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播以来,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蔚然成风。学校还向客人展示学生拾金不昧的成果:一纸箱学生上交的物品,有小刀、橡皮、铅笔、圆珠笔、钥匙……还有几十条皱巴巴的红领巾和学生衣物等。由学生写的“拾金不昧”表扬稿足有一尺高,实可谓硕果累累,成绩喜人了。看着这些“遗物”,我不禁生疑,为什么没有学生来认领?我询问学生:“学校是否把写表扬稿纳入班级量化管理?”学生答曰:“每写一篇表扬稿…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苏联《文学报》记者参观了苏联一所招收六岁儿童入学的实验学校后写的一篇报导。与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所学校把六岁儿童作为正式的一年级学生,而不是预备班学生。但这两个实验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弄清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向六岁儿童进行系统教学的问题,因而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作者在报导中介绍了这所学校一至八年级学生上课时的情况,肯定了科学报告中所指到的:“六岁入学的二至八年级学生的一般智力水平,不仅不低于,而且甚至高于七岁入学的同年级学生”的论点。这里我们摘录了报导中直接有关六岁儿童学习的部分,以便使读者更具体地了解实验进行的情况。 文中提到的“科学报告”可能是参加这个实验的科研人员写的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6.
如今,上海市中小学规定“不得张榜公布学生成绩名次”,广州市学校规定“学生作业不打叉,改画方框”等。对教育界的这些做法,应该怎么看?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就事论事。“打叉”就是表示错误,并无他意。但是,我们怎么把“打叉”联想成对学生的不尊重?这是有机联系还是牵强附会?其实“,打叉”也好,“画方框”也好,都是以符号表示答案不正确,这又有什么不同?就算张榜公布学生成绩、学生作业“打叉”会令学生产生挫折感、失败感,这也是正常和有必要的。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作为学生,对于不如意事,也是无法逃避的,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相似文献   

7.
张芮 《高教论坛》2014,(2):59-62
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开展了公选课教学效果(学生成绩)与学生旷课、请假、迟到次数及专业相关度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成绩与旷课次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线性关系,回归模型为Y=A-Bx1(Y为考试成绩,x1为旷课次数);学生成绩与专业相关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年级之间学生的到课率、成绩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光明日报》第三版刊载了一篇题为《沙塔洛夫新教学法》的文章,介绍和推荐了以“纲要信号图表”为核心的所谓“一整套教学法新体系”,并且报导说:“全国各地试用这种新教学法的学校都普遍地取得了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日有微博爆料称,厦门技师学院有规定,学生若一个月旷课10节,就会被停发当月150元助学金。这一做法是否符合规定?引发网友和相关人士的讨论。旷课罚助学金确有其事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该报从厦门技师学院学生处了解到,学生因旷课当月助学金被学院暂停发放确有其事。今年9月份,全校有12名学生因为无故旷课超过10节课而未领到这笔钱。  相似文献   

10.
我校创办于 1985年 ,也曾和不少学校一样 ,为追求升学率 ,加班加点 ,搞题海战术。教师苦教 ,学生苦学 ,学生小考成绩曾一度引人注目 ,在县城城关教学区获“四连冠”称号。这本来是一个甜果子 ,但是领导和老师们却从中品出了苦味 ,多数学生以高分进入中学后 ,学习非常吃力。这引起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深深的思考 :培养这样的学生 ,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吗 ?就这个问题 ,学校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大家感到 ,如果再按“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的教育模式搞下去 ,教师就成了完成各种教学成绩指标的工具 ,学生也就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了…  相似文献   

11.
小军是某中学高一学生,原来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可到了第二学期时,他却像换了个人,经常旷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引起了班主任王老师的注意。王老师找他谈心,小军推说身体不好,可让他出示医务室证明却又拿不出来。后来,王老师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到,小军近来选上了一种叫做“冒险岛”的网络游戏,游戏里的虚拟装备,需要用人民币充值购买而不能用游戏币购买。小军的游戏“造型”花费大都在百元以上,这对于无经济收入的学生而言可不是小数目啊!钱从何而来?小军常向宿舍同学炫耀他玩游戏从未花过钱,其花费都是从网上骗来的。原来一些所谓的游戏“高手”玩过各种游戏后摸索出一套技术,有了这些技术,玩任何付费游戏都可以不花钱。小军正是对此屡试不爽而整日沉湎其中,经常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溜出学校到市区上网。这件事对王老师触动很大。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因为网络而荒废学业,网上欺骗别人网下对老师撒谎,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和那么多同龄人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2.
柳明良 《成才之路》2010,(23):I0009-I0009
职业学校学生不同于其他普通的高中学校学生,他们具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一般不爱学习,成绩较差,违纪现象不是偶有发生,而是司空见惯。旷课、与任课教师发生顶撞、上网、搞对象、打群架,并且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特殊的群体,他们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往往被个别教师“忽视”。由于上述特点,对职校任课教师来说,在工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那么.面对这样的群体,《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我们应该怎样教学。才能使他们爱之、学之呢?.  相似文献   

13.
《南昌教育》2006,(9):32-32
旷课、打架、私自“保留”学校用于教学的头盖骨,这样的一名学生应否开除?广州市海珠区某中专将决定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投票决定这名学生的去留。据了解,该生所在班级超过九成学生愿意再给他一次改过机会。  相似文献   

14.
从我最近同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接触中,了解到当前有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的情绪。有些学生不想读书,经常迟到、旷课、不做作业,个别的甚至逃学、出走。有一所中学的初三某班,原有学生54名,到毕业时只剩下32名,其他22名学生先后离开了学校。有的学生公开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回家摆摊子,赚大钱。”但从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离开了学校的学生都不想读书,而真正不想读书的学生只占百分之几。这就出现了在校学生中想学而又厌学相互矛盾的现象。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当前普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差生”这一学校“弱势群体”,人数虽然不多,但却会占用学校和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校有关部门对“差生”的评判标准各有侧重面:教学部门以学生成绩的优异程度来评定,而学生工作部门却以学生的操行品德为标准。  相似文献   

16.
“优秀生”是指那些思维水平、理解能力、学习成绩以及日常行为等比同龄学生“出色”的“特殊学生群体”。这一群体普遍存在于每个学校、每一年级之中,受到教师的呵护、家长的宠爱和同龄人的“追捧”。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教师常将细心与耐心过多地倾注在那些成绩与品行相对落后的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某学校因一学生过失而给予其“勒令退学”处分这一案例,围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相关规定展开讨论教育惩戒中的权力滥用。本案例中,“勒令退学”处分形式系学校擅自增设,而且处分依据不明,未充分保障学生的陈述和申辩权,侵犯了学生正当程序性权利,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侵犯了学生的重大利益,于法无据,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8.
建立公平、和谐的教育,是我们一项重大任务,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紧迫性。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隐性的不公平教育现象,实在令人担忧。国家为了让孩子享受公平教育,明文禁止学校把学生分快慢班、重点班。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学校想出了许多良策。(1)通过以入学测试、摸底考试为名,把学生分成“奥英班”、“奥数班”、“物理竞赛班”等等,这些班有最好的硬件设施,由学校的优秀教师任教,并得到老师的悉心辅导,学校美其名曰“素质教育”。而被分到普通班的学生则成了被遗忘的人。(2)同一班学生,本应享受同等教育,但在老师心目中,也自觉不自觉地按成绩把学生分成三五九等。一个曾长期教初三的老师悄悄对我说:“你知道吗?班上座位的安排内有玄机:成绩好的同学被安排坐在前面,成绩不好的坐后面。老师上课时,重点就是给前面的同学上课,至于后几排的学生,只要他不讲话,不影响上课,就是睡觉也没所谓。”呜呼﹗为了追求升学率,导致一些在老师眼中成绩低下的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难道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生吗?这难道不是有违公平教育原则吗?听说,这些现象在一些中学已成了公开的秘密。随着社会的转型,竞争的激烈,以及受社会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许多...  相似文献   

19.
3月1日阴这样的学生转到我班上,我真的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他是谁呀?他叫李海,用方言说就成了“厉害”,他也确实够厉害的!先后有两所学校劝他转学,为什么呢?因为他又“闹”又“坏”,上课吵闹气坏了老师,下课打闹吓坏了同学,一个学期内,打架多次,旷课难以计数,到网吧通宵玩是家  相似文献   

20.
“优秀生”是指那些思维水平、理解能力、学习成绩以及日常行为等比同龄学生“出色”的“特殊学生群体”。这一群体普遍存在于每个学校、每一年级之中,受到教师的呵护、家长的宠爱和同龄人的“追捧”。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教师常将细心与耐心过多地倾注在那些成绩与品行相对落后的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