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诗经》的传播是很广泛的,像《关睢》《静鸟》《无衣》《氓》《七月》《硕鼠》《伐檀》等篇,先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连中学生也能琅琅上口了。但是,《诗经》各篇的题目是如何形成的呢? 比如说,首篇《关睢》,为什么题目叫《关睢》?此诗开头两句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关关”,是鸟的叫声;“睢鸠”,是鸟名,似凫雁。为什么题目不叫“关关”、“睢鸠”或“关关睢鸠”, 而偏偏叫《关睢》?如果从此诗的内容去考虑,  相似文献   

2.
《诗·关睢》“寤寐思服”一句作何训释,前人意见不一,如: 毛亨:“服,思之也。” 郑玄:“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已职事当谁与共之乎?” 孔颖达:“觉寐之中服膺念虑而思之。” 朱熹:“服,犹怀也。” 朱骏声:《诗·关睢》‘寤寐思服’,传‘思之也’。愚按:‘伏而思之也’。” 郑玄不同意毛享的训释,本《尔雅·释诂》文训服为事。服训事,思服则是“思事”或“思职事”,郑却说成“思已职事当谁与共之”,增字为训,辗转迂曲,龃龉不通。孔颖达本王肃之训(王  相似文献   

3.
“关关睢鸠”,众所周知是《诗·关睢》的开头一句。对这“关关”如何解释?千百年来的学者注家尽管对《诗经》笺传疏注、注释译解难计其数,各种意见可谓繁杂纷歧,但各家对这“关关”的解释,却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诗》毛传:“和声也”;鲁说:“音声和也”;《玉篇》:“和鸣也”;《广韵》:“二鸟和鸣”;朱熹《集传》:“雌雄相应之和声也”。从明清直到现今的注家学者们,全都毫无例外地接受了传统的解说,只有少数古诗今译本出于韵脚变化的需要,把“关关”译为“对唱”。说法虽然不  相似文献   

4.
政令通常均以令、法规、公告等行政公文的形式公诸于世。曹操在颁发大量公文形式的《求贤今》的同时,还发表了一首诗的“求贤今”,那就是《短歌行·对酒当歌》。对于这首诗的赏析评论文章早已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然而从诗的求贤令、诗的政治宣言这一视角去进行完整的分析阐述似属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5.
《关睢》诗旨历来有“后妃之德”、“文王得配太姒”、“男女情思”等诸说,难成定论。本文紧扣诗意,联系诗经时代的婚恋风俗,佐以相关的史料,着眼于探究“君子”和“淑女”的身份,对前人之说进行辨说,最后得出《关睢》是一位贵族青年对一位农家女的单恋情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历代对《诗经·关睢》释义的重新梳理为切入点,驳斥了“五四”以来个别学者片面强调《诗》之为“诗”的艺术性,抹煞《诗》之为“经”的历史文化性的狭隘观点,还原了《诗经》作为儒家道德和教化传承工具的历史面目,力图为未来的研究树立更加宽广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一、《关睢》魅力与后妃之德“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古老的诗歌,已盛传三千余年,无论高雅之士抑或粗俗之辈,几乎均对它特别的厚爱,以致时至今日,仍对读者发挥出无穷的魅力。这魅力从何而来?若问现代读者,恐怕会异口同声地归结于一个“情”字。但古人似乎不像现代人这样多情,他们从诗中所发现的乃是“德”:“《关睢》,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毛诗序》)那么,这后妃究竟用何德来“乡人”“邦国”?按照孔颖达的解释是:“言后妃性行和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毛诗正义》)这种解释在现代读者看来纯系捕风捉影的误解,透读《关睢》,所见者无非对“窈窕淑女”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怎么也找不到“行性和谐”之类的“后妃之德”。但奇怪的是,恰是这种捕风捉影的误解,竟成左右读者长达两千多年的权威性定论。  相似文献   

8.
《关睢》《伐檀》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主要的表现方法是赋、比、兴。《关睢》描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的思慕和追求.《伐檀》怒斥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罪行.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方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汉代两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毛诗序》和《礼记·乐记》集中体现了汉儒的诗乐理论.《毛诗序》从诗与政治的角度继承先秦儒家的诗论观,进一步探讨诗与政治的关系,分别从三个方面突出了诗的政治教化与美刺作用.《礼记·乐记》通过对乐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描述,体现乐的政教功能以及乐与政治间的双向关系,即“审乐以知政”和“乐以化民”,从而论证乐的政治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诗经》第一篇、“国风”之首的《关睢》,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对它的解读的形式不谓不多,仅就其主题而言,就有了“赞美说”、“讽谏说”、“爱情说”等诸种说法。本支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内容等不同角度出发,对此三种说法进行了辨驳,从而得出《关睢》主题的新意义,即对“美”的渴望、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九歌》在屈赋中别具一格,自东汉王逸以来,《九歌》主题研究出现了聚讼纷纭的局面。先后形成了寄兴说、民间祭歌说、国家祭典说、人神恋爱说等四种主题说。寄兴说产生最早,它着重强调屈原在《九歌》中所寄托的忠君爱国之情,在传统《九歌》研究中影响颇大。民间祭歌说关注到《九歌》所展现出的明显的地域性特色,将《九歌》主题的研究和地域文化发展演变的研究结合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九歌》研究的视野。国家祭典说将重点放在《国殇》等较为特别的篇目上,弥补了民间祭歌说在解读中的缺陷,而结合出土文献的研究方法,使得《九歌》超出了某一特定地域的文化氛围而具有更大的历史视野。至于人神恋爱说,虽有时欠缺纯学术研究的严谨力度,却始终在追寻着《九歌》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浪漫的特质,使《九歌》始终保持着作为泽被后人的精彩诗篇的鲜活。  相似文献   

12.
明代"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版本有"高石山房本"和"富春堂本",在刊刻时间上,它们均早于世德堂本《西游记》。世德堂本《西游记》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之间在故事主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故事结构和语言表述上存在着互文现象。这种若离若合、或明或暗的互文性表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吸纳了当时"西游"故事最新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多地受到了世德堂本《西游记》前文本的影响。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向世德堂本《西游记》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与《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稚拙、简单、趋同的互文现象表明,"西游"故事与"目连戏"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地演绎,特别是因同台连缀演出,使两者神奇般地形成了相互融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关雎》的主旨都离不开婚恋这个主题。《关雎》全景描述了"君子"与"淑女"的婚恋过程,树立了一种"中国式"的婚恋理想。这种婚恋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对于完美婚姻的愿望,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汉卿和朱鼎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剧作家,却同样对"玉镜台"故事进行改编,关汉卿创作了杂剧《温太真玉镜台》,朱鼎写出了传奇《玉镜台记》。前者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婚姻爱情剧,而后者却是一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历史剧。文章从作品主题提炼,情节构架,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各自的创作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对《关雎》主题的阐释,有"后妃之德"说、爱情颂歌说、婚典乐歌说、婚俗教化说等,历来争论不休。但若换一个角度,用现代情歌的表现手法来比照解读《关雎》的诗歌主题,就会发现"情歌说"的观点比较符合诗歌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宋玉的《九辩》开创了中国文学悲秋的主题,其影响源远流长。通读柳永的《乐章集》,不难发现集中频频以宋玉自况。在其创作中不只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宋玉作品的句子,同时也在创作中屡屡涉及宋玉的轶事,其羁旅行役词尤其继承了宋玉悲秋的主题。柳永的文学创作主要从创作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等几方面,提现出对宋玉《九辩》的借鉴和继承。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关汉卿笔下著名的历史悲剧,《西蜀梦》与《赵氏孤儿》、《窦娥冤》等剧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带给观众以紧张、悲壮甚至崇高恐怖的悲剧美感不同,它所带来的是对英雄逝去的无限伤叹与惋惜之情,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词诗中那种感伤流逝之美。可以说不仅是对古典诗词中感伤悼亡一类悲剧性情感体验的承续,更是古代戏曲在表达人生悲剧性情感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而这一悲剧美的形成恰与该剧以回忆时间为主体的时间结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位于陕西、湖北两省边界的漫川关古镇,现存明清时期的古街和大量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古会馆等。从当地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形态、立面造型及构造特点、装饰特点等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漫川关古镇的传统建筑基本以商业性质为主,而且兼融南北风格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交通、商贸、移民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也是《诗经》全集的第一篇,属“四始”之一。关于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约有8说,即:“美后妃之德说”“美太姒之德说”“美文王之德说”“刺时说”“妇德说”“美世子娶妃初昏说”“婚歌说”“恋歌说”。综合察之,当以“恋歌说”较为切合《关雎》本意。这的确是一首描写黄河边一位青年男子热恋采荇菜的“窈窕淑女”并幻想与其成婚过上和谐美满生活的婚恋之歌。其艺术审美价值甚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比兴美、意境美、结构美、韵律美与风格美等5个方面。其思想与艺术价值影响后世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典范化,其本质意义就在于作者为其注入了忠义盖世、儒雅绝伦的道德内涵,从而体现孔夫子所提倡的《春秋》大义。由于历史观的不同,造成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叙事重点、细节选择、人物褒贬等多方面的不同,为了把关羽塑造成一个体现《春秋》大义的忠义英雄,罗贯中大胆虚构了一系列故事,以之强化和凸显关羽忠义品质。关羽的走麦城的悲剧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但在道德上和人格上却是胜利者。关羽与曹魏的军事冲突转变成道德的冲突。这正是儒家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