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晁乐红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5):87-91,96
解决我国消费问题的出路之一在于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即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转变,从实物消费向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发展。结构升级的消费不仅是促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增长消费”,同时也是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绿色消费”,更是促进消费者自身发展完善的“人文消费”。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产品消费占全社会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将其纳入可持续消费的制度框架加以考量.即,在公共产品消费过程中,也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做到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节约消费.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制度原因,导致公共产品非持续消费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是:政府在公共物品消费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在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的消费方面存在着非公平现象;公共产品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同时并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公共资源配置公众参与制度、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希望”是什么?这实在是一个又易又难的问题。易,在于它人人心中有之,可以意会;难,因为它决非人人可以言传。艾青的《希望》却举重若轻、意境阔大,对这一人生命题表述得朴素、优美和深沉。全诗只有16行(8节),通篇是拟人和比喻,把抽象的“希望”化为可视可触的意象,以此涵盖它的几乎全部精神。诗一上来的第一节“梦的朋友,幻想的姊妹”可看作是“定义”:希望,如梦如幻,为人们朝思暮想,梦寐以求,它,尚未变成现实,只存在于人们的心底、想象和追求里。接下去的6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近三十年的湖北女作家区分为三代:第一代以池莉、方方为代表,是“关注日常”的一代,她们开拓性的意义在于对日常生活的强调和发掘.第二代以王君、姚鄂梅、王芸等1970年代前后出生的作家为主,是“发现问题”的一代,她们的创作表现了“铁肩担道义”的现实主义承担精神.第三代则主要是80后作家,她们是“逃离现实”的一代,其创作表现了某种意义上的美学新质.  相似文献   

5.
与社会变迁加速形成“文化反哺”类似,网络时代到来后又出现了精神文化变化速度快于物质文化的“反文化堕距”现象.在“反文化堕距”现象的作用下,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压缩在同一时空,人们的社会期望、参照群体都会高于现实的社会地位和所属群体,这种现象对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影响尤其明显.通过提出“反文化堕距”的概念,以消费为切入点,探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大学生的角色冲突,为新生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虚拟空间,大学生体验另类角色导致奇异型消费,认同上移而超额消费,参照群体超越现实发展阶段引起焦虑型消费.在现实空间,大学生是消费的转嫁者、非职业者和学生等角色.虚拟与现实空间不同的角色规范和扮演实践,使大学生产生了角色冲突.在构建平和理性的社会前提下,学校回归公益性,提高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和撷取能力,才能使他们形成合理的认同,正确地锚定参考群体,使期望与现实基本契合,消除“反文化堕距”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消费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不仅实现了对人的解构和重新“编码”,让人丧失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而且将消费演变成一种符号消费,导致人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生。在当代中国,超越消费主义、克服消费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于可持续消费的构建、传媒公共领域的重塑以及大众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对两者的思想进行阐述并对比分析异同点,发现其相似之处在于:强调联系教育与生活,注重儿童个性自由发展及身体力行创办实验学校践行自己的生活教育思想;其差异在于:两种思想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并用于解决不同现实问题的,且侧重点不同.它们对我们当前教育有几点启示:寓教于生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生活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在数学教学中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学生视野、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八年级(上)第八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  相似文献   

9.
当代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遭遇了“现代化”和“全球化”而产生的,即是一个“现代性问题”.从主体角度看,文化保护与传承就是维护民族自己的传统并实现为当代的生产和运用于生活,因而文化传承的根本就在现实的实践中延续传统,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当如此.“原生态文化”现象的本质在于传统的创造性运用,而不是实证主义所追逐的“原汁原味”的静态保护.侗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和传承不过是其传统文化的当代再生产,这是正确理解侗族文化归入“原生态”视野和实践的维度.  相似文献   

10.
“机械波”一节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以前学生学过之后,往往反映“机械波”一节枯燥乏味,课上提不起劲;抽象难懂,把握不住重点.检讨以前的教学设计,我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在机械波方面的感情知识贫乏,在力学的综合应用上群体差异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做了以下尝试:构建真实的问题情景,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形成过程的动态组织.两年来,5位老师在14节课上的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中,“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遭遇尴尬,教师反思而收效甚微。其原因在于我们对反思的理解有偏差。真正的反思是对观念和问题的“寻根究底”和“自我反观”。反思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2.
样板戏人物语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文化市场和一些文艺活动中,“样板戏”正成为一个群众性的消费热点.样板戏有其语言的风格与特点,即:语言的“剧诗”性、性格化、语言的通俗性与哲理性、语言的规范化,群众喜爱的原因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3.
国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教育产品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进入了市场经济时期.可是有些人一直没有或不能理解“教育有市场”、“教育有产品”这样的社会现实,也就更不理解“教育是一个产业”这样的问题了。其症结就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究竟什么是“产品”,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个术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叶兵 《学语文》2006,(3):23-24
《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诗歌篇目。苏教版对其作了如下的分析述评:全诗四节,一节“由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街市。”二节“写天上街市”。“描绘了天街的美丽、富庶、繁华,以此着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三、四节“写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是“全诗的重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因此,全诗的主旨便为“这首诗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育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他提出“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在于亲身实践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倪子元 《物理教师》2023,(6):19-21+27
人教社高中物理新教材在每节起始增设“问题”栏目,体现了新课标的育人精神,是教材的改革创新点,教师应深刻领会其设置意图,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以“境”引“问”,以“问”激“思”,力争用对用好.也可以根据节首“问题”提供的脉络,教师对节首问题情境进行二次开发,以更契合教学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议论教育的问题是出在“怎样教”还是“怎样学”时 ,忽略了教育改革的另一个层面 ,那就是让学生“学什么”.因为它关心的是教育本身的内容 ,所以更能揭示教育改革的本质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应该把让学生学什么放在首要地位 .最近我上了一节课“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是一节新授课 ,一个非常平淡的课题 ,让学生学什么呢 ?开始思考课堂教学设计时 ,我把让学生学什么定位在“直接给出公式 ,重点在公式的应用 .”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公式不在于形成过程的探索 ,而在于公式的应用”这样一个理念 .这个理念很符…  相似文献   

19.
农民问题是“三农”困局的核心。“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低水平的政治参与所导致的权利缺失。将农民组织起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处于社会需求与政府需求的结合点之上的农民合作组织,易形成数量优势,是当前培养农民政治参与能力的重要渠道,将其作为农民组织发展的突破口,是全面破解“三农”困局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史研究中的人物研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的教育史人物研究却陷入了困惑和迷茫的境遇,其主要原因在于研究中“人文精神”的不在场.“人文精神”是教育史人物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而这种要素的缺失究其内部原因主要归于研究中的人文性理念不足、多元性研究方法不足以及对于当下教育实践和改革的关照不足等.因此,教育史人物的研究和评价应该通过正确地定义研究概念、运用“视阈融合”的方法以及加强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关照等来获得“人文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