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任爱华 《辅导员》2014,(2):53-53
假期中,我阅读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此书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二年级时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弟子规》,对端正我们的言行,规范各方面的举止都有不小的帮助,能否用三年级的时间再学习《三字经》呢!其二,两个外甥语文学习尚待提升,可以利用暑假一起读此书,孩子们阅读了经典,积累了典故、知识,我也为给孩子们讲《三字经》汲取了水源。  相似文献   

2.
首先,带领朗读,让家里天天听听读书声.孩子上小学前,我给他读儿歌读童话读寓言;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给他读古诗读《三字经》;现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我给他读杂志读《爱的教育》读《三国演义(白话版)》读书的形式多样,有个读与共读,有抽段读与按序读,有配乐与清读,有家庭换角色读与定角色读,还可以背诵.  相似文献   

3.
毕孝丽 《考试周刊》2011,(41):46-46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看着学生每天乐此不疲地念诵着《三字经》,沉浸在经典诵读的氛围之中,我觉得我之前的决定是正确的。2011年,我执教一年级,从下学期就让学生接触《三字经》,并循序渐进地背诵《三字经》。其实当时是带着极大的困惑去做这件事的。因为新课程一年级语文已经面临识字量、阅读量过大,很多学生难以将课本中内容消化的困境,如果再让他们读《三字经》,会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到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什么也学不好?他们能喜欢上,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吗?  相似文献   

4.
李科 《小学生时空》2011,(10):41-42
“烦死人了,老师又让我们读《弟子规》,啥时候是个尽头啊!” 一入学,老师就让我们背诵《三字经》。我识字不多,就常常让妈妈教。由于背会了也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我总是今天背,明天忘。到了二年级,学校增设了国学经典课,我们又开始背诵《弟子规》。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1日,天蓝得透彻、明快。蓝的天,黄的墙,红的屋顶,绿油油的树,孩子们黝黑的笑脸,共同组成一幅亮丽的图画。这里是平谷区大兴庄学区。操场中央坐着孩子们的家长,他们是应邀来观看孩子们表演的。舞台是孩子的。孩子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展示了丰富的校本课程。有按年级表演的集体诵读。一二年级集体诵读《三字经》,三四年级集体诵读《弟子规》,五六年级集体诵读《笠翁  相似文献   

6.
陈嫦云 《考试周刊》2013,(50):39-39
<正>如何改变现状,让孩子们恋上阅读,品味书香呢?一、品尝小甜点——诱趣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甜点,味道香醇的巧克力、包装精美的糖果、香甜可口的小蛋糕都使孩子们垂涎欲滴。何不给孩子们送上阅读甜点,让他们品尝阅读的快乐呢?我曾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述了绘本故事:《月亮,生日快乐》、《点》、《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孩子们很着迷,追问我什么地方可以买到这些书。看来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从未消失,只是我们没有给他们"甜点"。诱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做技艺高超的"甜点师"。对儿童进行阅读指导,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阅读量  相似文献   

7.
“把每一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薛瑞萍老师日日捧读,沉浸书海,孩子们耳濡目染,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开始,薛老师引领着孩子们,与书籍亲密接触,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那些共读的点滴在薛老师的记录下,带给我的是震撼、是启迪、是反思、是行动。在学习中起步,在实践中摸索,想方设法激发阅读兴趣,和孩子们一起踏上阅读的幸福之旅。  相似文献   

8.
原来如此     
1989年,我读小学二年级。第一次阅读《广东第二课堂》,并把它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  相似文献   

9.
阅读能润泽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感知世界、触摸生活。因此,坚持每日阅读半小时是我工作以来和学生们一直共同恪守的原则。记得我刚刚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时,读了《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有规划、有指引的深刻的阅读会让孩子们在阅读的世界里行走得更愉悦更幸福,这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在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于是,我也开始有计划地去引导学生看书并和他们一起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本必读书目,我正任教三年级,因此我重点带领孩子读的也是这一本书。  相似文献   

10.
教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阅读语言纯净、感情纯粹的童话故事。每天的晨读课,我拿出十几分钟大声读给他们听,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营造童话理想化的境界,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发芽。读完后再要求他们讲给大家听,可以和老师讲得不一样。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于是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故事都来了。这样的听读、续编、改编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央视十套有一期专题节目——《张越访谈钱文忠》。节目现场著名主持人张越提到,有观众对《百家讲坛·三字经》中钱文忠教授将“手无缚鸡之力”的“缚”(“fu”)念成了“bo”提出异议。钱文忠教授解释说,古代流行斗鸡,“手无缚鸡之力”是形容人太弱小了,连鸡都“斗”不过,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的《月迹》(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授《月迹》这课时,我力图贯穿“以读为本,品写结合”,加强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在细腻品味的赏析中,感悟文中所反映的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的教学思路。通过一节课的合作交流,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阅读的主心骨就是要“读”,语文能力“读”是根本;一个人不管是在校学习,还是毕业后从事任何工作,阅读能力都是最基础的、最领先的能力。关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三字经》后,在谈到个人感受时说,讲述《三字经》的过程,不存在启蒙者和被启蒙者。“我和读者一样都是接受启蒙的,我小时候背诵过《三字经》。后来就没有背诵过。此次再讲,是又一次重新学习和启蒙教育。我发现能够背诵到《三字经》20句以后的,我的朋友圈没有一个;全社会能背诵到前8句,就是很好的了。”时代在进步,为什么反而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与现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读二年级时,妈妈盘算着让我由基层小学转到中心,我心里十万个不愿意。在妈妈的半强迫之中,我来到了一个崭新的校园。第一个迎接我的是林老师。老师微笑着,牵着我的小手,把我领进教室。老师紧握的大手让我感受到了些许温暖。刚进教室,“人之初,性本善……”同学们朗朗上口的读书声让我有些好奇。林老师察到了我的反应,快步止过来,递给我一本书——《三字经》。  相似文献   

15.
正身为一位语文老师,引领学生们读书是我的责任,让读书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也是我的责任。我接班的时候,学生们正值三年级,处于阅读培养期,阅读能力发展迅猛,因此引导孩子读书、重视孩子读书是我首要的任务。一、精心选择书目1.《新语文》如何让班上56个孩子接触到符合自己"胃口"的文章?我想到了《新语文》,"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是这个读本的贯穿性线索。几乎每一册都形成一个系列,书中节选了大量中外名家名著。孩子们通过读《新语文》,在短时间内视野可以得到拓  相似文献   

16.
来信选登     
编辑老师: 您好!我是新昌县城东小学四(3)班的学生,读二年级时我就迷上了《作文世界》:有一天我在邻居家玩,读五年级的邻居姐姐在看《作文世界》。精彩的文章,优美的排版,还有老师的恰当指导,看到这些我便爱不释手了。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尊敬的编辑叔叔阿姨: 你们好! 我是来自山东省济宁市的一个小学生,今年读二年级了。我从一年级刚认字开始,就一直看《全国优秀作文选》杂志。  相似文献   

18.
研究的缘由:我们学校的英语学科教学,现在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困难一:我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在一年级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并带一个五年级班。看似一年级比较简单,其实,每一个年级段都有它特殊的重要性。一年级是孩子们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最好时期,担任一年级的英语老师,要多做一些道具的准备,在直观上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如,要帮助孩子养成每天都回家听读英语的良好习惯,老师给孩子们  相似文献   

19.
记得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暑期,主动读了三本拼音版的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如今儿子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一直坚持每天半小时阅读。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让儿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决定举行首届“家庭朗读比赛”。经过多次开会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本期第9页登有沈蕾老师的文章《让班报收集成为一种流行》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本身也是一个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来特别有干劲的人,因此,我觉得要想让孩子们学好,就要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让孩子们爱上学习,让教育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三年级刚接这个班时,因为一、二年级的老师已经给他们出过班报,所以两年下来,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