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 ,把以自然为基础的人作为哲学的中心和对象。在自然界中 ,人区别于动物 ,是感性存在 ,具有感性本质和感性欲望 ;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认识 ,为了欲望 ,为了爱 ,理想、意志和爱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在社会领域 ,人不能孤立存在 ,要和他人相联系而生活 ,人的本质只能包含在团体之中 ,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人的本质是社会生活和环境的产物 ,是人们活动的产物 ,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节奏与美     
美是在人和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是客观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自然中的美是自然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社会中的美 ,是社会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艺术中的美 ,同样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 ,美 ,就是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发展哲学的两大中心主题。人同自然的关系不过是自然同自身的关系,人理应与自然达成和谐一致,超越人对自然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两歧逻辑;同时,自然又是人本学的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又是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的特定反映。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两大关系相互指称、密切相联,没有自然人无以立足,没有社会人无以显现其本质,人类社会史与自然史本质上是一个统一过程,没有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合理解决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公”与“私”的本质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我们总认为“公”与“私”都是人的本质在现实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是人在认识和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与自身本质不同程度的统一状态。如果人能对自身价值及其客观需要确切认识和科学把握,自觉地、更大程度地保持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与自己本质协调一致,与社会完美统一,可谓“公”的状态。否则,人在其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中只是偏重自己本质的某一方面,片面地理解和追求自己不顾社会、没有责任的个人欲望,当这些欲望在特定环境中变为具体行动,就产生出形形…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习惯思维只是把人的思维活动简单地等同于人的认识活动,因而把更为重要的建构实际支配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混为一谈。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的思维观看来,人的思维活动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与建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思维的内在统一,即既要解释世界也要改造世界的内在统一。任何把人的思维所内在的这种区别和统一关系割裂开来或重合起来的做法,不是导致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就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实用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对立论,戴震提出了“理存乎欲”的理欲统一论。戴震认为,理欲关系的实质是絜情与同欲。戴震运用“自然”与“必然”这一对范畴论述了理欲的统一性。人的自然情欲满足的过程,就是必然之理逐步确立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戴震还运用“私”与“蔽”这一对范畴论述了理欲的矛盾性。“私”乃是“欲之失”,属于道德问题;“蔽”乃是“知之失”,属于认识问题。戴震重视“蔽”,针对的是程朱理学重视“私”而不重视“蔽”的现象,目的在于批判程朱理学以个人主观见解来蒙蔽人们,引导人们重视独立思考,不要一味信从。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但是在众多的观点中,我认为只有马克思的看法和表述具有科学的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是应该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全面地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在当代中国,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为我们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抽象劳动的能动性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出发,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对象性存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的统一。由于对异化劳动的考察规定和结果,马克思最终将社会实践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构成了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但是在众多的观点中,我认为只有马克思的看法和表述具有科学的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是应该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全面地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在当代中国,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为我们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义与利,天理和人欲,人心和道心,是二程道德规范体系中三对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重要范畴。三者表达的内涵在层次上有差别。义利关系是讲人们道德行为的价值取向;天理人欲是讲人们道德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效应;道心和人心讲的是人们行为之前对动机的思考。但三者都是强调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重义轻利;存天理,灭人欲;唤起道心,窒灭人心,是二程道德修养的要旨。  相似文献   

11.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人性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重点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统一来阐述马克思的人性观,并对马克思的人性观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进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西方哲学发生了重大转折,其最主要的表现是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二元哲学的反对,即反对哲学从思维和存在两极对立出发,主张从人和自然统一的人类世界现实出发进行哲学思维。究其原因:1.它同人的生存方式有关;2.这是哲学本质意义的体现;3.哲学思维范式的转化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4.现代社会发展表明,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哲学必须立足于现实。  相似文献   

13.
论文认为 ,康德关于艺术的论述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 :一方面 ,作为审美鉴赏力对象的艺术只能引起人性中社会交往的兴趣 ,籍着艺术的教化 ,可以使人远离人性中倾向与欲望的统治 ,使人变得更文明 ,就此而言 ,它低于自然美 ;而另一方面 ,作为天才作品的艺术 ,因其所具有的不可解释的精神创造性的作用 ,可以启发我们达到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念 ,就此而言 ,它具有自然美、乃至科学知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由此形成了康德的艺术悖论。论文指出了这种悖论形成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的发展虽然不同于人的发展,却以人的发展为前提。这主要表现为:公共利益的实现以肯定个人利益为前提,社会结构的良性运行以肯定个体独立自由为前提,国家权力的运用以肯定公民民主权利为前提。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以人为前提的社会发展,既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揭示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客观依据,又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事实与价值——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根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统一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发展。进入工业文明后, 人类在机械发展观的指导下, 只关注了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忽视了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活动制约, 最终造成事实与价值的冲突, 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这种机械发展观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 是人们割裂了暂时性和长远性、需要的正当性和非正当性、动机与效果、正价值与负价值以及手段与目的等一系列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而造成的。生态严重失衡造成的恶果使人类认识到,只有使事实与价值重新统一协调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使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学科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在对以往学科课程价值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课程对人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力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太极思维是我古代文化的灿烂瑰宝,至今仍是人们分析解决自然、社会、心理问题的方法论武器。从太极思维的角度来分析教学活动,教学异质,教阴学阳;互根互赖,对立转化;反向对称,整体互动制衡。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伦理道德的二重性。科学家应遵守以造福人类为最高目标的道德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对整个社会负起责任,应追求科学研究与人类道德规范的统一,追求科学价值与人类精神价值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生动的自然景色和清晰的社会画面。另一方面,威廉.华兹华斯认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这种"镜"与"情"的统一则体现了华兹华斯的诗歌是诗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景色和社会情景相互交融的结果。可以从华兹华斯的诗歌出发,结合相关诗歌理论探讨其诗歌的"镜"与"情"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美学视阈中曹禺剧作《雷雨》显示出崭新的意义:(1)为自然"复魅;"(2)揭示了人是如何由自然的人走向非自然的人的;(3)彰显了女性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不仅揭示了女性在颠覆男性(理性)中心世界方面的意义,而且彰显了女性在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合在一起,对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审美观照和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