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物联网应用技术框架的三层结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入手,研究设施蔬菜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的集成。建设基于设施蔬菜的环境感知设备,低成本无线宽带传输网络、智能决策服务技术和反馈控制技术装备等的设施蔬菜种植业物联网感知控制技术体系与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病虫害远程诊断、监控预警、肥、水、药智能实施等。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物联网将智能感知技术、异构网络传输技术、海量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相融合,在智慧物流、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医疗卫生、智能农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引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学术界一般将物联网系统结构抽象成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系统的神经末梢,它利用RFID和各种传感器随时获取物体的位置和状态信息,采集海量数据;  相似文献   

3.
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它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感知、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这样的环境给高数的学习带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联网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各领域应用的重点,它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特征,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更智能、更便捷的变革。物联网基于传感器和电子标签两大主要技术,可以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教育管理三个方面给教育提供支持,优化教育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改善学习方式,节省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表现为三个方向:进行学生发展性评价,与现有教学平台集成以及教育应用的中间件研发。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各领域应用的重点,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特征,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更智能、更便捷的变革。物联网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有限和教学过程单一的问题,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来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实验教学活动,获得直观的体验与真实的感受,必将带来现代教育技术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电力配网的运行性能,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介绍物联网技术概述及类型,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效益,以期为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是一个高度整合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整合了物理的、社会的、信息的和技术的多个环境维度.境脉感知对于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对物联网及物联网支持的学习环境、境脉与境脉感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下境脉感知的构成与作用机制,文章认为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下境脉感知包括知识境脉感知、社会境脉感知、技术境脉感知与物化境脉感知四个构成部分,其作用机制包括境脉建模、境脉信息获取、境脉信息处理以及学习服务提供四个基本阶段.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各领域应用的重点,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特征,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更智能、更便捷的变革.物联网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有限和教学过程单一的问题,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来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实验教学活动,获得直观的体验与真实的感受,必将带来现代教育技术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智能时代高校实验中心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实验中心人员缺乏、监管难度大、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了集智能仪器设备监管模块、智能环境安全监控模块、智能统计预约模块于一体的信息化开放共享模式,以期为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更大范围的开放共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智能电网是物联网技术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物联网、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总结出了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基本架构,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促进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相互渗透和深度融合,使智能电网在信息化、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得到较大提高。最后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普及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现有校园网的基础上搭建校园物联网平台变得炙手可热。校园物联网不仅在高校中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提供更加舒适、安全、智能的环境,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智能物联网技术在突破探究资源、环境的局限从而构建青少年科学探究环境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对青少年学习科学,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是极为重要的。该文对智能物联网环境下的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原则、目标导向、活动设计和活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期通过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最终提高青少年科普活动的价值与深度。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通过RFID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等设备,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体,将具有身份和虚拟个性的物体与社会、环境和用户内容连接并通信。剖析当前在物联网领域存在的关键性理论问题,研究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阐述现阶段的解决方案所使用的相关技术,探索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各行各业用电的快速增长,对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其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的特征很好的解决了电力智能在线监测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就电力智能在线监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校园的从"数字校园"过度到"智慧校园"问题,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M2M三层架构,通过挖掘智能信息,为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实现对高校的智能化管理。首先从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出发,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搭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并给出每一层需要的技术及实现的功能;然后,依据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具体情况,给出"智慧校园"具体应用方案;最后以智能教室管理系统的实现为示例进行架构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架构的智慧校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全面实施与推广智慧校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推动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双峰县文正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效果显著,其核心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协作互联;三是通过智能感知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感知的高效接口。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本校实验室的实际改进情况,从"安全、节能、高效、舒适"四个方面,从软件系统到硬件系统,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和技术细节,实现了实验室的智能课堂管理、智能电源管理、智能环境管理等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在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减轻实验员工作负担,改善实验室教学环境,以及节能环保、安全防范等方面均获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将物联网技术和高校图书馆管理相结合,研究了物联网中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还利用传统条形码和磁条识别方式进行图书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较难拓展业务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构建了智能图书馆的总体方案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FID的读写、自助借书还书等功能模块.将物联网技术引入高校图书馆管理、有利于实现图书管理自动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说到物联网,很自然就会想到互联网,不只是"音"似,"意"也很相近。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聚合,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当前,物联网所服务的行业多到数不胜数: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  相似文献   

20.
智慧教育环境是支持教育共同体开展教育活动的智能化空间和条件,是智慧教育成功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具有感知化、泛在化、个性化、融合性、预知性、动态平衡等特征。文章在分析智慧教育环境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型。该模型以教育共同体为中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智能感知教育环境,创设智慧教育情境,并通过情境感知方式进行情境推理、获取情境信息,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工具和服务。此外,以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型和设计原则为指导,提出了智慧教育探究基地的初步设计思路,期望能够对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