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李英侠 《考试周刊》2011,(69):188-189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初中生物教学怎样从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广西教育》2006,(7C):58-59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事物,其中有些容易记得,有些不容易记得,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记忆是和注意密切相关的。有些事物虽然经常见面,但未引起思想上的注意,所以过目而忘。反之,在反复观察、研究某一事物过程中,予以高度注意,就容易记得。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缘起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在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上,并表现出对有关事物的优先注意和集中注意。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七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四个训练重点: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既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第八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第七册和第八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观察事物”这个重点,从写观察日记入手,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我是从三方面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 一是课文中学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时巩固,  相似文献   

5.
陈小冬 《成才之路》2010,(35):13-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首先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乌申斯基十分形象地把注意力比作一把钢刀。它愈是锐利,留下的痕迹就愈深刻,  相似文献   

6.
一、调查缘起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在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上,并表现出对有关事物的优先注意和集中注意。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王亚云 《考试周刊》2014,(29):88-88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词汇记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记忆训练?教育心理学者根据"痕迹理论"得出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学生注意主动观察周围的生活的意识,我决定用学生身边的常见事物来激起学生的观察欲望。我设计并且实施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课堂伊始,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校园里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应该简单地回答:“绿色的、椭圆形的”。随后,我提出我的看法,让学生听到了我的看法后带着没有注意观察周围生活的懊悔去观察校园里的树叶。我认为,这样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是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导入。而且我认为学生是应该能够感兴趣发言的。但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人发言。在一段漫长时间的等…  相似文献   

9.
张丽 《黑河教育》2014,(6):69-69
正什么是注意?注意是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积极状态,学生的注意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1.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无意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时期主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  相似文献   

10.
对于如何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多地去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使教法与学法做到和谐的统一,近年来我进行了一些尝试。我觉得:学生的学习方法受到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制约,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则受到学科特点的制约。因此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应着眼于教材与学生的统一上。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至十一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对新奇、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往往分辨不清,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长时间把注意集中到同一学习活动上,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必备条件。要增强和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1)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器官注意观察,抓住事物特征,切忌粗枝大叶看一遍。(2)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记忆事物的印象。如教师多次重复提问,学生反复回答或师生通过叙述再现等方法加强对问题的记忆。(3)揭示规律,理解记忆。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指导观察时,一是注意结合教材中各个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知道以什么为观察重点,解决一个“看什么”的问题;二是注意学习有关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知道怎么才能有条不紊地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帮助学生解决一个“怎么看”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了:  相似文献   

13.
<正>比较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相似的地理事物或事象进行比较学习,并找出其共同属性和个别差异。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深受师生喜爱。在地理教学中,比较法如果运用恰当,不但可以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有机整合,使地理知识化繁为简,形成系统性,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组织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一、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1.有利于突出地理事物的特征,揭示地理事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平时应用注意规律来改进语文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利用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到聚精会神,需要借助于无意注意将学生的心理集中、指向到具有吸引力的事物上。比如我教李白的诗歌,上课时先给学生讲几个小故事,从教学目的看,选择这几个小故事是为了勾勒一下李白所处的时代和他不事权贵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对事物的感知,还是记忆、思维,都离不开注意过程。集中且持久的注意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衡量注意程度的指标,包括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的力度。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也是智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说与写训练,一起步就应注意培养这两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做法:一、注意抓好基本句式训练。在一年级语文看图学词学句这部分教材中,基本句式主要有三种:①谁(或什么)怎么样;②谁在干什么;③谁(或什么)是什么。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彩图,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及平时规范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基本句式,进行说完整句子的训练。例如:…  相似文献   

17.
略论会注意     
一、注意的基本性质(一 )什么是注意关于注意内涵的一般共识是 :注意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 (事物或活动 )的指向、集中与转移 ;而指向性、集中性与转移性也就是注意的三大基本特点。指向是注意过程的第一阶段或初步阶段 ,它就是把意识活动朝向于那些具有一定特点的事物 ;集中是注意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或深入阶段 ,它就是使意识活动深入到所要了解的事物中去 ;转移是注意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或结束阶  相似文献   

18.
记忆是脑的重要机能之一,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所谓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再现。它明确表现为三个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回忆。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先前的经验什么也不能保留下来,那就什么也学不到。人们有了记忆才能积累经验,并将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使自己的先后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统一的过程。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先要能够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不仅是为了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 ,小学生作文最苦恼的是“没有什么可写”。其实并非真的没什么可写 ,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 ,不善于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作文 ,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什么文字”。仔细体会 ,我悟出一些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一、教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人的生活。解决“没有什么可写”的最好方法是教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同时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告诉学生在观察时多想想“为什么?”。这样观察仔细了 ,脑子里留下的东西就多了 ,这就是作文素材。比如 :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要引导…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对事物的感知,还是记忆、思维,都离不开注意过程,集中且持久的注意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