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通货紧缩的利与弊,归纳了我国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几点原因,并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通货紧缩是近几年困扰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难题,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国策。作为一种过剩经济的市场表现,通货紧缩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而作为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的中国,通货紧缩更是有其自身的特性。对此,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基础、市场环境、经济体制,适时、灵活地把握好扩张的度,兼顾近期及长远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抑制储蓄、挤出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手段被采用,但降息以降低储蓄的方法所起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降低储蓄,扩大消费,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储蓄行为形成的心理动机,找出影响储蓄行为一系列心理因素,进恧 从心理的角度提出一些降低储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通货紧缩,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强化财政投融资体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进一步稳定、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分析,提出了今后如何强化与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政策背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表明,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逐渐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其主要特点是用高国债、高财政赤字的手段,拉动国内经济。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典型特征。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这一政策帮助我们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困扰。但积极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赤字长期高位不下,如果再加上一些地方隐性财…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有效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缓,失业率上升,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对此,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政策方向,变“适度从紧”为“适度扩张和积极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比预想的要差,内需还没有真正扩大,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物价指数仍然是“负”数。这种状况使我国经济进一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03年的经济工作,决定2003年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1998年发生特大洪灾,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物价持续走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这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作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决定,至今已经有5年了。5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国GDP却保持了7%以上的高速发…  相似文献   

8.
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要着眼于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敏锐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几年,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我们采取的最重要举措,就是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把握调控力度,确保取得成…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国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选择扩大内需的战略。只有把政府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居民的消费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扩大内需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通货紧缩对经济社会是有害的,目前各国正致力于解决通货紧缩问题。西方经济理论界对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有许多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这些理论对解决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有参考价值。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不仅要解决货币金融层面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实体经济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采取适应周期的政策,着力进行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调整,通过制度的重新安排,发展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市场,改善货币供给面的效率,以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增加收入、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等下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国家经济平稳增长,但投资增同的回落,物价缓慢回升,反映出当前人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面对通货紧缩的压力,如何尽快启动国内有效需求,使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要取决于需面对通货紧缩的压力,如何尽快启动国内有效需求,使国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要取决于需求与消费的不断升位,教育作为社会总需求中消费与投资,已成为热点,因此,从而促进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预算法》明确禁止地方政府自行举借债务,但由于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客观存在,使得在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变通的措施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融资,从而形成大量的举债行为,并由此形成过多的债务。全球金融危机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政策需求,使得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逐渐扩大,如果治理不当,这将会对我国摆脱经济危机以及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产生无法想象的冲击。所以,从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的成因入手,找出应对这场危机的对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买方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从现实情况来看,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严重制约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实行鼓励消费政策,达到扩大内需,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标,应是我国政府当前经济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内需不足就是其中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如何挖掘内需潜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关键概念,针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诸多经济学家所争论的焦点,很多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在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这种趋势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状况、金融领域的发展以及居民的货币需求这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降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要改变这种下降的趋势,就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切合实际地进行调研,合理制定货币政策,完善我国的各项制度,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规范市场运作,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改革,推进金融创新,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同时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恶化。扩大内需,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共识。利用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刺激居民消费是有效的政策。本文利用马尔科夫域变模型,衡量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在股市各个阶段中的变化。通过实证我们发现,我国股市的剧烈波动是阻碍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在股市平稳上升的阶段,我国股市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对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发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投资为重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对市场需求不旺,通货紧缩压力不减的客观现实,要求减税的呼声很高。现阶段,我们应立足于税收制度的结构性调整,实施适度减税与适度增税相协调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经济发展的分析.得出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变化方向和增长速度最终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速度。现阶段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偏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用产生了很多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是针对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高经济消费率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97年发生通货紧缩以来,一直采取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梗阻、经济非均质和金融压制现象,其有效性不足,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减轻经济非均质程度和金融深化等方面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0月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首次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长期以来重复建设、传统体制惯性作用等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因素,也有货币供应相对减少、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滞后,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影响居民预期等直接的现实因素,更有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国际传递因素。面对通货紧缩发生的现实,要适时适势地调整政策的配合模式,并注意操作技巧,同时,还应发挥政府引导调整社会公众预期的作用,引导并扩大社会公众投资与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