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大学的发展轨迹,透视大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变迁;从大学的功能揭示大学的本质特征与运行逻辑;从大学的本质特征探究大学的魅力与问题,进而描绘出"大学是什么"的轮廓,为我们理性地认识大学、理解大学、办好大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大学批判精神探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年来 ,大学批判精神成为大学理论研究和思想研究的热点。如何认识大学批判精神在现代大学中的地位 ,有必要对西方大学批判精神的历史发展及本质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基于这种思考 ,本文对西方大学批判精神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 ,期望从大学理想、追求的意义上来理解大学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质量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型大学本科质量观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从探究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出发,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现、培养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管理观和质量评价观六个方面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质量观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罗伯特.伯恩鲍姆的著作《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进一步全面阐述了大学学术组织的特性及实现有效领导的方式,探讨了学术组织在我国大学的定位及结构、特性,并就学术组织系统和行政组织系统的关系。最后,为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研究型大学形象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尚处于讨论之中,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知名大学已成定论。本文提出了大学形象、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形象问题。并提出中国研究型大学形象是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与其外显的社会影响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从概念的视角阐释高水平大学的内涵与本质特征。通过理论分析,文章认为高水平大学是一个比较性、精神性、学术性与发展性的概念。高水平大学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在本质上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在内涵上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价值上体现了社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上体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发展层次上体现了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在政策抉择上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刻转变之中,文化个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为了迅速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健全以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内涵的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科的大学组织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科是大学组织的核心和基础,这是大学组织区别于社会其他组织的本质特征。笔者在分析了学科及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与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管理重心下移和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大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为大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范式。大学组织系统的生态性要求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基于适应性理论、平衡理论、生态位理论以及竞争与和谐共生理论的生存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李伯虎 《文教资料》2013,(12):66-68
本文阐述了大学精神的定义、内涵及本质特征,分析了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组织价值定位面临的困境缘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多样化的矛盾冲突。分析大学组织价值定位的特征,应考察其历史演进的过程,选择连续动态的视角。大学组织价值定位具有内外互动、动态变化、内在冲突、非均衡化的特征。当代大学组织并不存在最优化和普适性的价值模式,应按照权变思想,从现实条件出发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2.
基层学术组织作为学术"重镇",在高校的发展演变与内部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内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内涵、特征与历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权力结构、发展机制的理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证。国外相关研究则集中于对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或者大学组织的整体特性,未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作为独立对象进行专门探讨,但他们介绍的大学学术组织的发展经验以及研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形成的独特见解和取得的特色成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大学是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大学发展的根本精神力量。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领袖。一所大学的校长应当主动推进其大学精神文化的蕴育,促进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动建构,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大学校长要明确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大学的特色与使命;密切与师生交流,促进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向心力;积极创新文化,更新大学精神文化血液。大学校长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设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促进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学学术组织既要熟悉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要熟悉当前高校的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更要有相当丰富的大学管理经验。本文所列举的若干对关系,既有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理念上的思考,如原创性与嬗变性的关系、历史与价值的关系等;也有对当前大学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的审视,如知识发展与组织演变的关系、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等;也有在管理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如基层学术组织和大学内部治理的关系、服务社会与学术中立的关系等;也有对研究方法提出的建议,如方法与假设的关系、借鉴与本土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具有突出的自身特点,它的基本类型是二元权力分离适度渗透型,它的基本定位是基层学术组织学术事务的决策机构,它的核心职能是治学。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是“教授治学”。“教授治学”并不是对“教授治校”的否定,而是目前对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核心职能更为准确的表述。“教授治学”的内涵是对学术事务包括学科、学术、学风和教学进行管理与决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有效性是指制度能有效规范、引导大学教师的角色行为并为大学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持,最终达到保证、促进大学组织功能的实现和大学教师自身发展的效果。大学学术型教育组织的组织特性、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和需求特点会制约着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实现。保证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需在制度设计中优先保证教育性、学术性目标的实现;要重视大学教师对制度的认知与选择,赋予大学教师制定管理制度的权力;保持制度的伦理性、公正合理性、正义性;保证大学组织和大学教师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自治研究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方大学自治的研究需要明确几个问题。首先,大学自治是西方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其次,基于大学整体而言的自我管理是大学自治的基本的含义;第三,历史多样性是西方大学自治问题研究的基础,西方先后出现过学者行会、法人以及法人一董事会等大学自治的多种制度形态,大学自治的历史多样性有助于认识大学自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是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形象是高校综合实力的表征,是社会公众对高校的价值追求、功能作用、地位层次、基本特征等方面的一种共性反映和普遍评价。一所大学的形象具有怎样的风格,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有没有独树一帜抑或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精神是大学这种特殊组织所秉持的宗旨,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引领大学方向、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观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范体系。大学精神决定了高校形象建设的战略规划,决定了高校形象建设的主体人格,决定了高校形象的价值实现,决定了高校品牌的格调。可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无论社会和大学如何发展,大学以知识和学术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本质仍基本不变。因此,学术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就成为我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诉求。学术、大学学术、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学术管理之间有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本质内涵。历史上的我国大学学术管理制度虽然有过良好开端和颠峰时期,但总体上呈现一种积弱积贫的状态。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学科特色培育是地方高校提升学科发展水平的根本出路。地方高校学科特色培育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地方特色、科研特色和产学研合作是地方高校培育学科特色的基本途径;制定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划、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以及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与考评机制是学科特色培育的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