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软科公布的201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为依据,对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世界一流学科数量以及世界一流学科在各大学和各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统计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通常在多个学科领域拥有较多的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大多分布在世界一流大学中。近年来,我国高校无论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还是在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整体上,我国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较多,世界一流大学较少;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世界一流学科在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但学科领域的分布不均衡,世界一流学科主要集中在工学领域。“双一流”建设后续进程中应适当调整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强化学科发展的均衡性,从重点关注一流学科“点”的建设到更加关注大学的综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APEC成员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大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结合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背景,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对APEC成员国(地区)的一流大学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得到了总排行、国别(地区)排行、各指标分布等评价结果。APEC成员拥有不少世界顶级的一流大学,其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深入诸多国家及高等教育系统发展战略体系中.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理想之举,但面对经费短缺的压力,着力培育若干世界一流的学科进而打造出世界一流大学,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发现,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学科分布呈现显著的差异性、针对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学科水平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水平。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吹响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号角。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拥有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因此,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突破口,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实际上,人们还没有形成对世界一流大学统一标准的共识。但是,从内涵上讲,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构成要素就是一流的生源、学科、师资、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按照这样的思路,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构建一流的学科体系,发展一流的教学和科研,从而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产出科研成果。因此,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一流的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国家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抓住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就抓住了研究型大学推进内涵建设的根本。基于波士顿矩阵对大学学科整体实力进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对研究型大学学科进行"择需布局"和"实力分层",运用整体观对学科进行全面审视,并选择"加快发展、评估考察、优化调整"三种学科发展战略,协同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力量,推动研究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7.
一流大学源于一流学科,一流学科支撑一流大学。农业科学居世界前列的康奈尔大学在政府法案赋权和资助扶持政策之下,坚持教学、科研和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服务农业产业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引领产业转型,实现了高校与产业产教融合、双赢发展。追溯康奈尔大学农业科学的发展历史,揭示农业科学的发展规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农业科学的发展轨迹与内在逻辑,对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等农业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提出,旨在提升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校正,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目标相契合。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社会、教育,都起引导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而且是以一流学科为基础而建成的。在当前"双一流"建设中,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应该体现多元化的选择,促使高水平高层次大学、普通高校和应用型大学分别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做好"双一流"建设工作,必须厘清3个问题:谁需要"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什么关系?谁来建设"双一流"。推动"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大学管理改革。具体来讲,要实施战略管理,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重大成果导向的科研机制,以及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建设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理论上,世界一流学科需要多种多样的定位方法;实践中,至少有八种有价值的方法,包括基于学科排名、国家战略、大学规划、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大学财富、自我理想和办学特色等定位方法。采用任何一种定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国家和大学必须综合使用这些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名牌大学各大学科领域的世界排名和学术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大陆部分名牌大学的理科和工科的科研产出规模虽然较大,但其中高质量论文的比例较低,同时缺乏国际级学术大师和重大原创成果;生命学科和医药学科相比世界上的高水平大学还处在起步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为此,我们建议理性看待我国名牌大学及其学科领域现阶段所处的国际地位;坚定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领域的信念,继续加大对若干所名牌大学的重点投入;明确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尽快实现由数量积累到质量提高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新一轮高校内部院系调整逐渐提上了各校的改革日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我国高校内部院系数量过多的问题。本文运用定量方法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本科专业数量对院系组织数量的影响最大,按专业设置院系是造成院系组织扩张的重要原因。为此,我国高等院校必须打破专业办学的传统,以知识为取向,按学科设置院系,促进大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择优扶植为指导思想的我国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经过20余年的发展,对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系统和国家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获得重点支持的高校,在资金和优秀人才上积聚优势资源,少数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助推高等教育系统布局调整,重点学科覆盖面不断扩大,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断增强,进一步强化高校金字塔能级结构和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布局的不平衡;培养大批精英人才,为我国科技进步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际论文统计分析的视角,从学科领域、ESI学科两个层次和结构、规模、质量三个维度对中关一流大学理科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中国一流大学和美国一流大学的主导学科领域分别是理科与生命科学学科;中国一流大学理科规模增长速度较快,与美国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质量上。我国一流大学理科各学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数学学科数量和质量平衡发展;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规模大幅增长,引领了理科规模的快速扩张;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稳健发展,而空间科学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兴起以来,妇女学开始在西方大学里建制化。今天在妇女研究从政治立场转向学术立场的大背景下,女性主义本身也开始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认识论或方法论而不仅仅是社会运动。尤其重要的是,在今天的西方大学里妇女学以及性别研究的兴起已经对大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大学制度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引入性别分析视角重构大学学科制度甚至于重建大学制度已经成为未来时期世界范围内大学与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大国际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及学科评价方法出发, 比较各大世界学科排名异同性;用数据对比中国和美国高水平大学学科的差距,分析中国大学学科格局现状,指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需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优势,使其在人文学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必将大有可为。近二十年来,研究型大学纷纷设立人文学科实验班,实施"大类、自主招生""大类培养""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等,对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研究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人文学科世界排名中能一直居于前列,关键在于其将"以学生为中心""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等教育理念切实贯彻到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去。  相似文献   

18.
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2005年德国政府启动了"卓越计划"。目前,"卓越计划"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卓越计划"在动态调整机制、整合科研体系、科研论文发表、世界大学排名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资金短缺等不足。2015年,我国开启"双一流"建设,借鉴"卓越计划"的实施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应着重关注退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方机构参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研究看学科新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各国,以学科建设为根本和核心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正日渐深入。诠释学科的内涵和功能,明确其在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国高等学校稳步而高效地推进学科建设而言实属必要。试图从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的视角重新界定学科的新角色,并提出我国学科建设的对策,从而能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