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科技创新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等,高校科技创新外部协同是高校科技创新内部高校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创新。从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四个主体要素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外部协同的模式、运行机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主体提出运行机制的提升策略,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资源作为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要素,同时也是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加快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和优化,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对充分发挥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主体作用,突破制约高校创新发展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高校科技资源整合优化与开放共享的主要因素有心理因素、利益因素、评价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等。为实现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应注重制度建设,完善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激励机制,加强高校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2011计划"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已经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制订适合学校发展的协同创新计划。协同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协同创新对高校的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研究不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对高校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即协同创新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反哺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增强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保障,但仍然面临着行政体制壁垒依然存在、高校内部协同动力不足、科技活动管理尚有难度、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推动区域高校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应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完善信息化交流平台、激发多元主体合作、建立利益互惠机制.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协同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协同与创新、主动协同与被动协同、协同收益与协同成本、科研产出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与操作实施、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国内协同与国际协同、既有创新中心与新建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院校和其他协同主体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高校作为科技智力的富矿,应当在推进协同创新的历史任务中有所作为。优化高校内部科研资源是提升高校"产、学、研、用"的前提,通过建立内敛式、外援式和第三方托管式的资源整合路径,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高校与社会在科研行动中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及其旋进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技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呈现出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促进创新成为新趋势。协同创新成为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效益的重要途径,成为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2011计划"的实施,既为国内一流高校提供了崭新的科技导向,也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围绕目标、模式、平台、机制和环境等方面设计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原型,运用旋进策略理论分析了地方高校提升协同创新水平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正逐渐成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要求,"高校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在给我国高等院校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的同时,也明确地指明了发展方向。"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代表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对高校内部科研机构、基地、平台的有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同创新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创新要素和单元,围绕"如何推进实体科研平台融入虚拟且松散耦合的协同创新体"和"如何以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实体科研平台自身创新能力并保持良性循环"问题,对高校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参与、支撑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了案例分析,为高校构建基于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的协同创新体系提供决策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驱动型科研范式正在向问题驱动型的科研范式转变。新时代和新范式对强化高校的功能协同、学科协同和组织协同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一需求成为我国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为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型高校科技体制,在微观层面,需要建立高校内部的"科研院-研究中心-创新团队"三级创新组织;在中观层面,需要围绕创新链,建立高校与其他组织的分布式协同创新网络;在宏观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以及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重,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互联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四大参与主体、四大功能模块"的系统构建,有助于拓宽高校科技成果信息传播渠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该模式也有助于评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为了避免区域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等科技物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区域高校科技的协同发展,探索区域内各高校主体之间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路径和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目前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现状和障碍因素,从共享文化、制度环境、共享服务系统和共享平台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技创新不是单一的创新主体所能完成,而是多元创新主体构成一个科技创新主体系统,强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社会性地参与科技创新的整体活动。高校教师、在校学生、科技管理部门、校办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系统。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需要以系统的观点、坚持多样性的机制,促进各个创新主体的发展并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校存在的主要是线形创新,并形成了与线形创新相适应的制度化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型。在从线形创新走向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已经制度化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型在应对协同创新方面存在内部治理结构分割、知识生产系统封闭、科研合作关系扭曲、科研评价体系固化等问题。我国"自上而下"的协同创新战略要落到实处应进行系统变革,包括再造内部治理结构、盘活知识开发资源、塑造组织协同机制、改进创新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精彩纷呈,高校、政府、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主体间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形式在高校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当下协同主体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协同创新视域下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协同机制的建立是美国州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州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主要包括内部、外部两个部分,并具有协同主体角色定位明确、协同制度完善、协同组织机构专门化、协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特征。美国州立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对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即:一是强化高校协同主体地位,激发各主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协同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制度规范设计;三是校内校外相互协同配合,促进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高等院校为核心,由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多种其他主体组成的,以提高人才、科学、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文化共同体。在文化学视野下,协同创新中心应该具有一致性、平等性、共享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同时,高校协同创新也面临多主体的文化碰撞及其冲突,主要表现在信念、角色以及利益三个方面。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需要确立共生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明确协同创新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是"2011计划"的重中之重,协同创新调动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各主体的积极性,强调优势互补的"大协同"。所以云南各主体不但要通力合作,共同进步。而且,云南高校要找到自身位置,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同中有特",不迷失自己,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云南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计划"提出以来,高校协同创新相关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对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概念、理论、制度、以及中美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功能、教育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系统性价值在于共同体内部主体是作为自身持续发展的目的而存在的,并且都是作为对方实现发展目标的条件而存在。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间决不是被某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和物质所定义并相互隔离;共同体的发展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共同体的整体性发展。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面临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挑战,单独的主体不能引发创新,独立主体的机械聚集也不能够必然导致创新,而是需要有机地聚合,也就是必须培育内部主体禀赋的多样性、提升内部主体认知的复杂性、增强内部主体协同的有效性、保持共同体的开放性,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系统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