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春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我以为,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对传统节日的来历也该略知一二,有选择地给孩子说一点有关节日的掌故和轶闻趣事,这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精神生活,而且也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光大。现单说“端午”的风俗。吃粽子。《列女传》里叙述的古代贤淑妇女操持家务时有:“初夏端午,子妇劳苦。平旦起身,烹煮角黍。”“角黍”者,把“黍米”包裹成“尖角”状之谓也。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湖南省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以端午源头汨罗作为主要活动地,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屈原颂”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赛龙舟等水上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活动。汨罗江被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源头。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端午习俗就是从汨罗江两岸发源并沿袭千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现已成为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我国千百年来一个重要的夏季节日。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消息一经传出,我国一些民间人士十分激动,惊觉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节日文化遗产要被人抢注了,一时间,网上网下,甚至一些政府文化部门的官员和专家学者,都被卷入了这场中韩端午文化保卫战。2005年11月,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在法国巴黎正式宣布了由该组织评出的第三批无形遗产名单,韩国江陵“端午祭”榜上有名。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和咱们国家的端午节是不是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由于中国地域广,民族众多,关于端午节也有很多传说,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节俗。文章以端午节为中心,考查了许昌市人民在端午节时的习俗,让端午节继续发挥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社会文化功能,重新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端午琐忆     
6月8日晴 清晨六点醒来,不知为何,却没有了睡意,我便打开电视来消磨时光。看到电视里正播着有关端午节的新闻,我才想起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单位因为有特殊事务要处理,只字未提放假的事。五岁的儿子不知何时也睡醒了,歪着脑袋扑闪着眼睛问:“爸爸,端午是什么节日?”儿子竟然不知道端午是什么节日。这也不能全怪罪儿子,连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会忽视端午节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端午漫谈     
端午是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是一个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随着端午列入国家法定节日,人们对它的了解与认可与日俱增.和所有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它的起源、发展、演变是一个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过程,渗入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微末节,表现出一定时代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
端午传说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传说众说纷纭,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为这一节日发展了各种节俗,围绕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衍生了诸多端午传说,并赋予了它复杂的艺术特性和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端午的含义是什么?词典上说;端午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这一天有吃粽子、龙舟竞渡等风俗。 其实,早先的每月初五,均可称为“端午”。因为“端”就是“初”,所以初五就叫端午,端只作一般用法,并非专指五月的初五。后来,五月初五单独成为节日,就把“端五”称作“端午”,成  相似文献   

9.
宋代端午节在共时、历时的节日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对端午多样化的节名作简要辨析,并从宋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市民壮大、道教风行、统治者的提倡、民族交流等影响性因素入手,呈现端午节在宋代的具体变化,揭示宋人竭力追求的端午节庆文化的和谐之美。最后,就宋代端午民俗与文学的互动及对后世的影响作说明。试图通过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还原与文献梳理,立体再现宋人丰富多彩的节序生活和节日理念。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五日,是传统人文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也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是日,与夏至同。"从《说文解字》看:"端,物初生之题也。""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而我们祖先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到五月恰好为午,因此五  相似文献   

11.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本课是从学生常见的民俗民情着手,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内的活动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个节日的了解,并抓住端午文化习俗,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8,(7):17-17
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一个问题由之提出:如何传承端午文化,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任国瑞先生给出了自己的一个提议——“将‘端午文化’编入中小学教材”。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在战国时代初步形成,源于古人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当时节俗传承的足够动力。魏晋时期原始信仰比以前淡化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也消弱了,这时人们加入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但是由于端午节习俗不重视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在契合儒家文化方面不很显著,因而在魏晋以后的儒教时代出现了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到现代社会,端午习俗面临传承危机。但经研究可见到,端午习俗包含着适合现代文化的丰富要素,可以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调适、更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下,它更有了复兴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端午”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也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开始,端午节全国放假一天,加上双休日.形成一个“小黄金周”。“端午”的地位.也从此“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古称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又称“端五”或“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  相似文献   

16.
端午     
【相关题目】赛龙舟青青粽叶艾蒲飘香端午随想温馨端午节那年端午【写作指要】端午是一个以严肃的心情来过的节日。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曾于农历五月初五含愤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当作节日,这一天要吃粽子,赛龙舟,艾蒿高挂,雄黄飘香,粽叶滴翠,香囊系身……端午节的民间风俗各地不同,但都围绕着驱妖祛邪。写这个节日要抓住本地区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想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五”或“重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扎五丝、戴香包、插艾等风俗习惯。借此佳节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了解健康的民风民俗,树立民族自立自强意识,萌发爱国情感,在看看、说说、想想、做做、唱唱等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一、常识活动:话端午目的: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有关活动的知识。2发展幼儿观察。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准备:挂历、三个不同类型的粽子、赛龙舟挂图、五丝、香包(此活动安排在节B后进…  相似文献   

18.
杨海平 《课外阅读》2011,(8):253-254
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中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结束后,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深受“刺激”。韩国以端午的名义申遗成功,给予我们的文化提醒是: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传统文化,我们应积极继承和发扬、创新与发展。外来文化,任需批判的继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  相似文献   

19.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第一个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其形成的历史悠久,民俗事象丰富多彩。自古以来,端午节主要是通过一些具有节日特色的实物,如龙舟、香囊等作为载体来丰富日常的生活,反映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节日文化,从而进一步体现人们内心所寻求的精神寄托。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强烈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民俗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原始信仰、伦理教化、娱乐审美等思想观念,有助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  相似文献   

20.
端午新养疗     
佚名 《师道》2010,(5):61-61
又到了我们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