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莉敏 《广西教育》2014,(41):51-51
正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框架,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阅读教学更加开放、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单元的备课设计为例,阐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探究的理论依据与途径,从而改变了教师、学生在语文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与角色。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学生自主研读、合作交流、探究拓展,展示呈现,张扬个性,触类旁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陈建峰 《语文天地》2012,(16):57-5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于《语文课堂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营造氛围,从"自主"做起;二是搭建"合作写作"平台,建立"合作写作"机制,培养"合作写作"习惯;三是抓好探究的着眼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全面创新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以教学模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进行归纳和阐述,探讨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5.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进取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质疑问难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创新思维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化.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保证个体思考,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创新学习体验、获得科学认知,丰富成长阅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学习方式"进一步强调了"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课改以来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一、"自主"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高效运行的具体体现之一。新课改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因此"自主、合作和探究"是中小学应该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什么是"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实施"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已迈入新纪元,步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新的教育观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在语文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当重要."自主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创设自主学习空间为载体,以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师 ,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呼唤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学语文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引起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注意形成和谐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注意倡导深入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坚持开放性原则 ,开阔探究视野 ;坚持客观性原则 ,规范探究过程 ;坚持系统性原则 ,优化探索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可以使教学走出"费、慢、低、差"的困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还学生自信和独特个性。走进新课程,我们做什么?以下是笔者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探索。一、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语文教学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并指明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为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友好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积极执行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探讨和实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改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想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15.
江军 《生活教育》2013,(8):55-56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而语文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出新型的学生。培养自主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激活参与意识,让学生享受合作快乐培养个性发展,让学生从探究开始,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初中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但是,今天的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笔者希望语文教师能够不断完善教育理念,改善教学行为,真正地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语文课堂越来越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突破口,探讨了如何对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由合作探究、交流探究、自主评价等环节进行有机地整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出了尊重个性、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努力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进取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质疑问难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创新思维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化,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保证个体思考,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创新学习体验、获得科学认知,丰富成长阅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陆寅 《考试周刊》2010,(33):58-59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