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记叙文,写的是作者自己童年记忆中,十分热恋的邻居——卖药糖哥哥的可爱形象。文章感情真挚,亲切动人,语言清新,流畅,象叙述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傻二哥”一个普通的贫家孩子,在作者笔下,却那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读完课文,我们也许有这样的感觉:“傻二哥”勤快、懂事、热情、善良、爱护小孩、帮助别人,我们邻居中有这样一位哥哥多好啊!可是,别人怎么叫他“傻二哥”呢?“傻二哥”刚  相似文献   

2.
《傻二哥》一文语言朴实,不加虚饰如拉家,文中傻二哥的“傻灵傻灵”的形象令人难以忘,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首先,作者紧紧抓住傻二哥“傻灵”加“傻劲”的性格特点,傻二哥的雅号,就是来自这“傻灵”和“傻劲”。“傻灵傻灵”是说傻二哥聪明、能干 ,他“差不多什么都会修,东西坏了,交到他手里。摆弄几下子就修好了。”这说明傻二哥爱动脑子,再从他讲究的糖具、鲜艳的糖色、很有诱惑力的吆喝声里  相似文献   

3.
×××同学问:《傻二哥》中的“傻二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给我们作一点简要的分析? 答:作品开头部分介绍了“傻二哥”得名的缘由:“他还有一个特点:爱帮人忙,一帮就帮到底,有股子热心的傻劲儿。从来没听说他有学名,冲他这股傻劲,人家忘了他的聪明,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傻二哥!说他‘傻灵傻灵’的。”傻二哥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傻灵傻灵”。先解释一下“傻灵”在文章中的含义。“傻”字本来带有贬义,指“愚蠢,糊涂”或“死心眼,不知变通”。但是,在这篇课文中,贬词褒用,意思是“为人老实,不自私,不取巧”。而“灵”字,在这篇课文的意思是“聪明”。“傻灵”二字,是赞扬傻二哥又老实又聪明,是对傻二哥性格特征的准确概括。  相似文献   

4.
演课文,有表演和演示两种。表演是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模仿课文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演出。表演的内容有对话、动作、情节、戏剧等,表演的形式可以是即兴的随堂表演,也可以是编剧后专门表演。如教《傻二哥》,课文中写傻二哥作吆喝的准备时描写:他“先是伸伸腿,晃...  相似文献   

5.
“真新鲜!要我们想办法!”耳畔清晰地响着老师求助的声音:“同学们,《傻二哥》一文的开头未写傻二哥,而是写的天津人爱唱的传统,权威人士都认为这样写很好,谁能帮我想个办法,让我们领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吗?”伴着新奇、惊诧,一种光荣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了:“让我们再读读,多读几遍就能品出味儿了!”“找找前几段的中心句,看看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多分析一下这些内容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办法、提案一个接一个,老师连连点头,赞许似地微笑。  相似文献   

6.
胡智博  高浩 《小学生》2016,(Z1):60-61
编辑姐姐导读这篇习作在我看来是一篇短篇小说。语言老练流畅,故事感人至深。如果说苦难的生活给了小作者很多的不快,那么也同样给了他深刻的感悟生活的能力。在小作者的笔下,憨二爷是那样的不幸,又是那样的幸运;"憨"妈妈是那样的"傻",那样的善良。虽然小作者全篇没有主动地赞扬妈妈一句,但在结尾中村里人的那句话何尝不是他发自内心的肯定呢?  相似文献   

7.
一篇好文章,它所蕴含的情感应该是双向对流的。现实生活触动了作者情感的中枢,促使作者用文字符号加以表现,这种情感是从动于生活的。而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是主动的。主动情感影响着从动情感。正是由于主动情感和从动情感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照,才使得这种情感具有某种社会意义,负载了某些社会情感的内容,因而才引起读者的共鸣。《傻二哥》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夜走灵官峡》、《宋定伯捉鬼》、《傻二哥》、《第二次考试》。《夜走灵官峡》、《宋定伯捉鬼》是讲读课文,其余二篇是自读课文。这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唯一的主体。钱梦龙解释“以学生为主体”时说: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导演代替不了主角的演出,只能带领他们去体味当主角的乐趣。而表演正是带领学生体味当主角的乐趣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师借助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习惯和生机勃勃的创造力。表演使学生学有兴趣,情绪高涨,能力、智力获得有效的培养。有位教师教《傻二哥》,课文中写傻二哥吆喝的准备时描写:他“先是伸伸腿,晃晃胳膊,咳咳两声试试嗓子。两只腿一前一后,前腿弓,后腿蹬,…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我在批改学生的写作日记,看到当中有这么一句:"虽然我摔了一跤,但是捡到了五元钱,这真是傻人有傻福啊。"这个"傻人有傻福"是否有点庸俗呢?这个话题引起了同年级组几位语文老师的兴趣。鞠老师率先发言":我认为不错啊,很真实地表现了学生自己的想法。"我接下去说":不过,有的老师可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这样写‘,庸俗’!"一贯沉稳的周老师思索片刻,开口了:"说到这个,我想起了好多年之前,一个学生的高考作文《光明路上不光明》曾经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论。"大家都竖起了耳朵,听他继续讲下去":这篇作文写了当地有条光明路,作者常常看到有乞丐当街乞讨,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喜欢“宕开一笔”。让学生展开一下想象,如: 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了当年的“小姑娘”。说一说你们是如何进行交谈的。 假如你是傻二哥的二弟,请根据课文内容生动地介绍他的一件“傻”事。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第二册(人教版)第十课《傻二哥》课后练习题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3.
比较阅读     
第三单元四篇课:《夜走灵官峡》和《宋定伯捉鬼》是讲读课,《傻二哥》和《第二次考试》是自读课。本单元在选材方面各有特点,对它们作一比较,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相似文献   

14.
侃侃怪味语:吃“便宜坊”周章轼《使二哥》一文中,傻二哥这样起劲地吆喝买卖:“吃块药糖心里顺,含着药糖你不胭。吃块药糖精神爽,胜似去吃‘便宜坊’……”不少人对“胜似去吃‘便宜坊’”一句,或掉以轻心,不作甚解;或望文生义,以为是表明价格公道便宜。殊不知,...  相似文献   

15.
孙向学在小说《二傻》中以强烈的悲悯情怀关注着桂西王家坳底层人群的生存苦难,叙说着山村农民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并对他们的人生苦难进行了理性审视,体现了作家的苦难意识和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16.
《包身工》一文中,对包身工有“猪猡”、“机器”、“(?)装劳动力”、“泥土”、“(?)鸭”等多种比喻称呼: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包身工》一文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为了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包身工人(?)(?)(?)(?)的生活状况加以揭示,从而表达了作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故乡》写于一九二一年一月,最初发表于同年五月《新青年》九卷一号上,距今整六十年。这是作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集中描写农民苦难的第一篇小说。写《故乡》之前,鲁迅写到农村生活的小说不是没有。《孔乙己》中就写到了农民的生活情况,但那是作为一种陪衬来描写的;《风波》中也写到水乡农村的生活,那是从“皇帝坐了龙庭了”,“皇帝要辫子”,来反映复辟事件在农村的影响和风波,揭示封建保守势力  相似文献   

18.
陈敬容是九叶诗派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一生曲折不平,但她在苦难面前没有低头,一生与诗为伴,用诗来记载苦难生活和情感历程,同时努力地超越自己,诗风不断发生变化。《山与海》是诗人诗艺成熟期的作品,抒写了作者晚年容纳苦难的广阔胸怀,诗中的象征手法和音乐性成为作者执着于生命苦难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写现实生活中平凡而特殊的女人,在传奇与真实中展现女人的美丽与深厚。文章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淡淡的叙述中,让人看到外婆与妈妈两代女人青春时代的向往与现实生活带来的人生状态,作者写出了外婆与妈妈两代人不同时代的不同的青春岁月。历史是严酷的,它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未来,也会嘲弄人似的让人遭遇苦难。作者在写两代人的生活的同时,赋予作品明丽的色彩,使人感到生活虽然严峻,但只要善于生活,面对前途,还是有美好未来的。这里,作者为我们呈现的都是身边的生活,身边的女人。她们虽然饱食人间烟火,但依然超凡脱俗,依然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20.
钟瑛 《语文知识》2003,(11):27-28
入选初高中教材的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里,共有六篇写到主人公之“死”。细细研读,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这样写至少有三个作用。一、描摹人生世相,烘托死寂氛围在《孔乙己》等篇里,作者描述了多个不同人物的苦难生活,刻画了多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科举落第而不愿脱下长衫的迂腐先生孔乙己,善良勤劳的山村妇女祥林嫂,祈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