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编者按:近年来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在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为获取加分的资格或身份而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公正,社会反应强烈。为促进教育公平,2010年11月19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衔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加强高考加分管理工作。这次调整的背景及价值何在?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高考加分政策将走向何方?本刊《特别关注》栏目将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2.
"高考加分政策"作为高考制度的补充与完善,其初衷无疑是美好的。可是由于政策执行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策执行主体的"有限理性"与"经济人"特性,"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经济、社会资本侵蚀而失真,背离了政策制定的预定目标,政策的执行结果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我们应透视加分政策失真现象,分析政策失真的原因,进而提出对"高考加分政策"的改进意见以及对策,以期建立一套真正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加分模式,既体现高考加分的初衷,又不损害教育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而提出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荣誉造假、城乡差距拉大以及谋求他利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新思考。将高考加分政策概括为以下几类,进而提出了细化补偿性加分政策、缩减鼓励性加分政策以及取消照顾性及政策性加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北自学考试》2010,(12):12-13
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部分高考加分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为获取加分的资格或身份而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公正,社会反应强烈。为此,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加强高考加分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加分丑闻暴露出高考加分政策背离了教育公平理念,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既侵占了弱势群体和特殊人才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该政策的信任危机。为治理加分政策异化现象,要控制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的不利影响,可采取扩大决策主体范围、施行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制度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新一轮改革,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新高考加分政策大幅削减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引发广泛热议,公众认为大幅削减鼓励性加分项目有可能导致新的高考不公平。大幅削减甚至取消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特殊人才选拔、不利于高考招生公平。据此,提出高考鼓励性加分政策的调整策略:政策制定应发挥加分导向作用,政策执行应坚守人才选拔初衷,政策监督应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7.
郑炽钦 《教育》2013,(19):27-28
《教育》旬刊:高考加分政策应该怎么改革和"瘦身"?郑炽钦:我国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大致可分为三类:政治性加分、鼓励性加分和政策性加分。这种政策设计的初衷都是良好的,对弥补高考制度的不足以及促进入学机会的相对公平等方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的高考加分政策同时包含了奖励优秀、特长学生和补偿弱势群体学生这两个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和政策目标。这种二元目标结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削弱了该政策的整体实施效果,损害了弱势群体的权益,影响了奖励性功能的发挥,也引发了更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因此,改革高考加分政策需要将奖励与补偿这两种目标明确区分开来,运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分别加以执行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建立在不均等的教育资源上,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制约且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量化,导致考生在实际中获得加分的不公平。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类别的加分政策进行统计和分析,指出高考加分政策在制定时应该坚持公平原则,增加透明性,并在执行中通过法律、行政问责等方式加强监管,确保能够有效发挥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及对弱势群体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尝试对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进行了整体性分析.研究发现:高考加分项目、分值的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加分腐败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策源流;强烈的国民情绪和教育公平的制度诉求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辽宁和河南两省高考加分造假事件催化了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软化”助推下,实现了三大源流的耦合,最终达致高考加分政策改革议程的设置和完成.  相似文献   

11.
胡博 《考试》2014,(12):4-8
<正>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机制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随之而产生的是大众对教育公平、公正、公开的渴望逐渐达到迫切的程度。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二十多年来,伴随着高考公平的呼声,这一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2014年高考执行新的加分政策,这一举措看起来只是取消了一些照顾加分项目,降低了一些项目的加分分值,却关系到每一位考生的切身利益,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央最新高考加分调整政策出台后,全国各地纷纷响予以响应,但各地在少数民族、农村户口、加分分值等方面仍存在差异。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分析各地高考加分政策以及从历史渊源、少数民族分布状况等方面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为各地未来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提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是在机会均等原则的基础上,兼具“奖励”和“补偿”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政策。在现实中,逐渐形成了以奖励为主、补偿为辅的局面,进一步拉大了不同阶层、地区和社会群体间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差距,加剧了高考制度的不公平,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只有调节这两种价值取向的比重,重构以针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加分政策为主的高考加分政策,才能促进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实现我国教育的公平化、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是在机会均等原则的基础上,兼具奖励和补偿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政策。在现实中,逐渐形成了以奖励为主、补偿为辅的局面,进一步拉大了不同阶层、地区和社会群体间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差距,加剧了高考制度的不公平,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只有调节这两种价值取向的比重,重构以针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加分政策为主的高考加分政策,才能促进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实现我国教育的公平化、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考加分政策通过竞赛优胜加分的方式来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其初衷是好的,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间,由于操作的人为性和趋利性影响,高考加分政策已经异化为一种权钱的交易,扭曲了教育的公平原则,拉大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教育的差距,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政策可以推进教育公平,也可以强化教育不公平。在推进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政策的功能是不可否定的。但是,教育政策往往滞后于教育不公平,难以及时解决不断出现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政策内容和执行存在问题,影响其公平功能的实现;教育不公平的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教育政策无法撼动社会不平等。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政策的有力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政策执行过程就是将政策的抽象规范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解释、组织和实施是政策执行中三种最为重要的行动方式。其中解释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在组织机构和策略上做好了准备;实施则从执行机构提供服务、设备和经费的角度为政府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政策精神与环境、技术判断与执行主体价值判断、公共教育利益与个人教育利益、教育政策的特殊性与公共政策的普遍性、公平与效率价值在实践中的统一。教育政策执行除了具有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推动教育政策执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宣传与创新教育理念,规范教育对象与主体行为,实现教育政策的社会价值和制度价值等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考加分政策是对分数一元化标准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缺陷的有益补充,试图把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倾斜性地分配给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和特长生群体,增加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然而,因加分政策本身设计不完善,在权力、金钱、文化等强势资本的侵蚀下,加分政策目标被异化,执行过程陷入失灵困境,成为强势阶层获得加分的捷径,滋生了腐败温床。可通过改善决策主体参与形式、健全政策执行中监控机制、构建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矫正高考加分政策失灵,使其回归维护教育公平正义之正途。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虽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管理本国教育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必须通过有效执行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教育政策目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