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真善美产生于人类活动,又必然统一于人类活动;而真善美的统一则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是主客体关系的理想模式,也是人类追求的完善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
科学决策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劳动。它以科学认识为基础,以价值评价为导向,以理想追求为目标。它不仅要求真,而且要求善,同时还要求美,要求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科学决策以求真为基础,实现决策科学化是求真的途径;以求善为目的,实现决策民主化是求善的保证;以求美为理想,实现决策艺术化是决策活动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倾听     
写作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铸炼学生的创新品格,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直面并需要不断求懈的课题。跳出模式,凸现个性;摒弃假大空,追求真善美;告别少慢苦,崇尚情理趣。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保持一颗灵动的心。  相似文献   

4.
马明 《甘肃教育》2007,(4X):34-34
所谓人本思想,实际上是在强调人的价值的重要性,强调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人本思想,即人文精神,要求的是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完善,人的自我实现和人格独立。  相似文献   

5.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更是艺术的本质,是艺术教育的审美底线。在艺术教学中离不开真善美这一基本意识形态。”善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的意义所在,也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真善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同森 《教育与职业》2006,(27):182-183
教育的灵魂就是培养人的灵魂。人的灵魂就是人类对真善美的信仰和追求。素质教育应当是一种有灵魂的教育,它必须做到三个方面:关注人,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教育必须有信仰和世界观;教育内容、原则、方法必须导向人类灵魂之根源。  相似文献   

7.
真善美的统一是中小学课程追求的重要目标,语文本来就是真善美的统一,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应该是语文课程的理想境界。根据美育的特殊性,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真善美的追求:理科素质教育的价值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出发,分析什么是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指出传统理科教育中过分追求固定知识而忽视真善美的统一的科学教育模式的局限,进一步阐述了理科素质教育中真善美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9.
青莲 《教育艺术》2005,(2):33-33
西方哲人柏拉图曾经强调,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但永恒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后。其学生亚里士多德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并强调大家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半步天涯》一书的作者梁京生就是这种人!他的生命中有永恒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0.
沈军 《学周刊C版》2010,(2):19-20
真正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轻松自由、情趣盎然地学习历史的乐园。而历史学习的过程,应如行云流水,充满着理解的愉悦、顿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应如春风细雨,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形成高尚的情趣、健康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王一桃是香港文坛享有盛誉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坚定不移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审美创作原则,且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把这一审美创作原则的精髓概括为"示人以真,导人以善,给人以美".他强调诗是真善美最完美的结晶,认为诗人笔下只有流露出生活的真,心灵的善,艺术的美,其诗才具有活生生的生命,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是一部地道的美文。其书名、内容的取舍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严密的逻辑、精巧的对句、绚丽的文采、充沛的文气等都显示出其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写作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在写作主体这项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中,写作实践是其生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对真、善、美的追寻、创造和实现,是这种活动的终极目的;在这种写作主体特有的行为方式中,语言符号具有重要的、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数学美     
数学是真、善、美的辨证统一。数学中存在抽象的概念、严格的逻辑、严肃的数据,拥有至高无上的真理,同时也具有统一和谐的美感。本从审美的视角论述了数学美感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对人们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欣赏数学美感的能力有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在揭示诗歌的非功利本质属性基础上,张扬和倡导纯文学、真文学观念,推崇不为名利所撄的作家作品;认为好诗“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作品的质量根本上取决于作家人格境界的修养和完善。认同苏轼诗画相通的观点,又敢于提出修正意见。从理论上自觉为苏词革新张本,要求保持诗词的界限和词的当行本色,推崇闲雅蕴藉、清新自然的词作特色,词学观念逐步与苏轼靠拢。肯定散体大赋的形式体制、艺术特质和讽谏作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明确提出融通、变通的文艺创作思想,进行诸多打破文体界限的尝试,为其文学创作带来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审美特质迥异,因此在寄寓人们审美特质的文学作品中用以表现音美、形美和意美的写作手法也各不相同,这无形中给文学翻译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但翻译家们匠心独运,以各种变通的方式,在音韵、文字、意象美等方面进行了再创造,弥补了翻译时遗失的美。  相似文献   

17.
“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重要概念。中唐前期“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清”理念的文笔实践。他们的山水诗体现了清静、清冷之美,田园诗显示了清淡、清纯之美,现实生活诗蕴含着清闲、清苦之美,心境感悟诗表达了清空、清虚之美。十才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在其诗歌中塑造出这种美。这些诗作中的“清”之美,不仅继承了前人诗歌中“清”方面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后世对“清”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历十才子”诗歌中“清”之美在古代文论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狐精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唐代其面貌已有明显改观。作为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任氏传》开辟了人狐恋小说的先河。狐妖任氏的美丽善良、聪明机智,对爱情的忠贞不二,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从总体上看,作品着意突出狐意象人性化的一面,借写精怪来写人,已具备了有意创作小说的自觉意识,在艺术上发展得比较丰富和成熟。《任氏传》的成功,标志着狐精小说沿革至唐传奇时已经摆脱了创始期的那种幼稚状态,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香草美人"手法是楚骚主要的艺术特征,也是构成楚骚浪漫特色的重要因素。"香草美人"手法在六朝文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就咏物抒怀、神女、恋情和游仙等几种主要文学题材的巡礼,即可以见出这一表现手法在六朝文学中承传之一斑。作为一种比兴象征手法,香草美人的寓意或显或隐,在楚骚时代如此,在六朝中也不例外。香草美人手法的承传,在推进六朝文学艺术形式美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作文教学中“真情实感”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真情实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文教学理论。从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文论和传统语言观入手考察其理论基础,可以洞悉我国作文教学重视真情实感的深层根源。然而,真情实感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写出好文章,也不能充分展示写作的功能和价值。基于这种理性反思,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亟待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