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一位学校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团队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但现实中由于人的性格、习惯、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又不可能人人都是一个步调,尤其是个性较突出的教师,更值得我们去认真思索和定位.  相似文献   

2.
方法之一:让年轻的心灵拥抱缪斯在语文教学中,让年轻的心灵拥抱缪斯———引导学生开展诗歌写作训练,无论是在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个人认为,引导学生学习写作诗歌,决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种素质、一种能力,而更是对青春和生命的一种热爱和尊重。青春期,是中学生热爱诗歌、拥抱诗歌的最佳时期,这样的时期,人生不可能有第二次。从某种意义上说,青春与诗可以划等号。多思多梦的青春拥有纯洁如雪的心灵,拥有美丽如花的挚…  相似文献   

3.
刘春华 《现代语文》2010,(12):138-138
人人都有个性,但并非每一种个性都具有吸引人、打动人、震撼人的力量,只有当一个人的个性是真正符合道德的,是真正强烈而又鲜明的,那么他的个性才具有感人的力量。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作文也应具有个性,因为有个性的作文才是心灵真实的搏动,才是情感的真实流露。但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的思想可能不深刻、不成熟、甚至不正确,这就需要教师去尊重体谅,循循善诱地教导。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质基础,又有后天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就青少年学生而言,影响他们良好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个性.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只有个性方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相似文献   

5.
感谢和感动     
感谢每一片嫩绿的叶,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每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感谢天,感谢地……我真真切切地观望和感受万事万物,感谢便打动和抓住了我年轻的心,充斥着我心灵的空位,让一切浮躁、懒惰、呆滞随风而去。感谢,感谢父母赋予我生命的源泉,用之不尽的力量;感谢欢乐在泪水中闪烁光泽;感谢真诚在笑靥中互换心灵的碰撞;感谢真理的恒古不变;感谢辉煌在时光中定格为永恒。感谢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灵魂的觉醒,一种情感的燃烧,一种思想的发光,一种真善美的自然流露,一种精神,一种美德,一种力量。感谢,就这样令人心醉神迷。不管是少年、青年、中年…  相似文献   

6.
林全福 《陕西教育》2004,(12):26-26
"心灵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从"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意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心灵对话",张扬个性,生发灵性,让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彼此交往过程中在认知、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师,意味着默默地奉献、执著地坚守,教师更意味着用自己的生命去唤醒更多稚嫩而纯真的心灵。每一位教师都拥有不同的个性,拥有不同的生命亮色.只要用心去寻找,总有一天,它会像朝阳一样跳出地平线,散发出夺目的光芒。黄冈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涂小溪就是一位执著寻找生命亮色的人。  相似文献   

8.
展卷<红楼>,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突出的个性.晴雯是大观园中个性极其鲜明的一个人物形象.她的美丽动人,聪明伶俐,高洁自尊的品性,坚贞不屈的反抗斗争性格,还有她的"爆炭似的脾气",她的尖酸刻薄……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共同构成了她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她总是想以一个真正的人的身份出现,要获得别人对她的认同,渴望时刻能有一种"我是人"的生命归属感,向往这种美好的人生,但最终她还是被剥夺了生和爱的权力,做了封建专制统治祭坛上可悲的祭品.她的悲剧是时代的必然,但也值得我们去深深思索.  相似文献   

9.
1.我理解的教师:教师应该有理想,即便他十次百次地迁就现实,但理想主义的光辉总能不时带给他震撼与激励。传递这种震撼与激励,是教师的责任。2.我心中的学校:我相信,科学与民主紧密相随。学校民主管理的程度,决定着教学的合理化程度。教师主体得不到体现,怎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没有个性,怎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一所成功的学校必有一种气质,这种气质产生的土壤是民主。3.我的教育理想:每一个平凡而善良的生命都能得到尊重,每一个高贵而智慧的心灵都允许张扬。4.我热爱的语文: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说,其他大多数学科是伴随他的大脑成长,语…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人与人间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教师通过评语给孩子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对教师和学生相互间的理解和沟通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育人艺术.在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不千人一面,抓住学生特点 给学生写学期末评语最忌千人一面,那些程式化的语句是无法触动学生心灵的.每个学生都是有特点、有个性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动着不一样的旋律,世界因此而精彩.  相似文献   

11.
老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都有思想、有个性,由师生所构成的课堂就应该充满生命成长的气息和生命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以及情感的流动。课堂该是人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高中作文写作承栽着太重使命,能影响或作用着学生一生.而现实是许多高中生的作文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有"共我"失"自我"的时代;共性是汪洋一片,个性则是跳跃的浪花,没有浪花,汪洋将不复有生命的迹象.学生个性化写作性格的重塑,需要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思索.  相似文献   

13.
杨兴贵 《中国教师》2009,(Z2):231-231
<正>好的文章是心灵之泉的自然流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创新作文就是要让学生真情表达,张扬个性,作自己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它的每一分钟都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它已经由完全的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5.
真情与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泉.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递出去的,那就是教育.这里所谓的教育不是片面性地像园艺师侍弄花草树木一般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多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这种爱是很细微的,这种情是很自然的,它可能是一个微笑、一次鼓励、一个眼神、一番谈话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的真爱和真情对于学生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它的每一分钟都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它已经由完全的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而这些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的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就需要教师要弹性预设教案,以此来促进动态生成,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潘向黎纯熟、优雅、细腻的艺术个性,使得其小说在形式上显现出创新的艺术追求,有力地拓展了小说的女性主体意识。她对于都市现代女性的生活世界具有独特的人生体验,笔下的都市女性,隐忍独立、坚强勇敢、不矫揉不造作,有着和男性一样鲜明的性格,那些情绪里多变、猜测、质疑的因素都被有序地控制了起来。虽然小说的主题大多以爱情为主,但每一篇小说都能给读者完全不同的新鲜感,作者以超强的叙事能力和叙事手段捕捉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种可能。别有一番韵致。  相似文献   

18.
<正>刘兰芝和杜十娘作为当时社会的叛逆形象,反抗虽然最终都以悲剧的结尾告终,但是两位年轻女子都用生命捍卫了人格尊严,为中国古代女性唱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学习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将两位女性的性格加以比较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她们的形象意义。一.出身地位不同。刘兰芝  相似文献   

19.
名师说招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作文比作心灵绽放的花朵.正应了一句话,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把作文比喻为花朵,虽然鲜活,但可能失之简单;由此延伸,把作文比作活的生命,虽显得宽泛,却相对更加周到,因为作文之根埋植于生命,作文之体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采用作文"仿生"的策略,明显地提高了作文训练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翟书艺 《文教资料》2007,(35):80-82
音乐家贝多芬在苦和痛中造就了坚毅的性格,他通过音乐倾诉命运带给自己的不幸,可他将欢乐融入其中,充实着生命,每一节奏、每一音符都渗透着他的伟大个性。本文通过对贝多芬作品的叙述分析,走进他用乐思诠释的人生,感受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