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传统的以纸笔测试统一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很难检测学生能力的提升程度、情感的变化,也很难促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而表现性评价清晰明确的目标,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以及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发挥着导向和诊断的作用,能有效检测反馈,促进整本书阅读的展开。既能适应新课标整本书评价的要求,还能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推进,实现以评促读。  相似文献   

2.
秦敏 《小学语文教学》2023,(Z2):117-1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以三个层次六个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其中,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在“教学提示”部分提出的评价建议是:“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细读此建议,就可以梳理出“整本书阅读”学生任务群四个方面的评价特点,根据评价特点实施评价,实现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置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板块,使其真正嵌入语文课程中。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成效不理想可归因于弱化过程性指导、泛化过程性评价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和评价的脱节。为此,教师可以基于“评导=信息收集+价值判断+活动支持”这一公式,建构评导嵌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型和实施路径,引导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4.
系统思考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融入过程性评价,是促进持续有效阅读的必要程序之一。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包括阅读品格、阅读策略、阅读内容和阅读成果。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将过程性评价嵌入教学流程、开发高质量的评估量规、提供促进学习的描述性反馈信息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批注”可以清晰记录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思维,让教师看见并关注学生阅读的全过程,及时分析,及时引导,让阅读更有效。评价先行,以评促“批”,呼唤“批注小达人”;多元对话,以检助“批”,培育“批注小达人”;用好工具,以记辅“批”,检视“批注小达人”。  相似文献   

6.
代保明 《学语文》2023,(2):60-62
目前的整本书阅读测试命题过分注重整本书的陈述性知识,考点碎屑细末,考题以客观为主。把检查学生是否真读整本书作为唯一目的,导致整本书阅读变成知识性学习,驱散了读书的快乐。考试是导向,整本书阅读测试命题要转向策略性知识试题、情境性试题、主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会读、会用、会评整本书,以历练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杨丽 《四川教育》2023,(20):20-21
针对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着手四方面转型,让整本书阅读走向实践阅读:从课外散读到“整体性”阅读,从自主闲读到“任务群”阅读,从点线续读到“结构化”阅读,从读写结合到“活动式”评价,以此帮助学生建构思维的结构化、以评促效“大进阶”,在更为丰富多元的阅读实践中让思维可视,让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8.
从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现状看,存在着评价目的定位不清晰、评价维度单一、评价随意化等问题。因此,应建立有效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制订进阶评价量表,使评价系统化;任务驱动式阅读,保持教学评一致性。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全面关注学生的阅读表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9.
英文名著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与情感元素,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资源。本文以《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尝试通过预读、评读和展读三个环节构建英文名著阅读“以评促思”教学模式,聚焦课堂评价活动的整体设计,探索思维型课堂的具体实施路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提出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宽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而整本书阅读需要评价来推动。文章基于“双减”背景,从发展性、表现性、指导性三个方面探究整本书阅读的评价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的阅读越来越被重视。然而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模式不免让学生觉得过于枯燥无味,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更高效地整本书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N”多元融合开展整本书阅读,是将一篇文章作为阅读学习的重点,拓展为多品种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形式。这种系统性的教学手法打破了单篇教学的局限性,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具有合作性、探究性、深思性的氛围中研读整本书,不仅意味着教育资源以最优化的组合形式出现,也赋予了自身充足的成长空间,可为进一步挖掘自身的语文能力、强化各项素养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在编排中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之中。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结合"1+N"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浅析整本书阅读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角度,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探索依托评价多维评价来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真正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严军贤 《江西教育》2022,(10):69-71
在整本书阅读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尤其是整本书阅读被纳入评价体系后,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一线教师,比如整本书阅读需要完成相应的作业吗?如何评价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效?以什么来证明学生的阅读力在潜移默化地提升?  相似文献   

16.
整本书阅读对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阅读教学目标、指导阅读全过程和评价是整本书阅读指导的三个关键点。教师要根据整本书的特点确定语言、思维和体验目标,给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和阅读支架,引导学生抓住内容、情节等进行主动评价,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韩涛 《甘肃教育》2024,(1):56-60
近年来,在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项目化学习探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有力提升了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效。文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学评价在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总结了评价虚假、无效、单一、导向不清的问题,进而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在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中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提供一个介入学生阅读实践的切口,构建以“评价”为纽带的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新模式,为改进和优化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教师从旁指导,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书籍,指导阅读过程,开展阅读评价,以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指的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科学规划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供给,以满足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学习需求。这既是整本书阅读教学规范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的外在保障。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契合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及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定性,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何建设整本书阅读课程,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明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目标;强化顶层设计,精心组织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注重过程管理,合理规划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实施;提升阅读成效,科学设计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20.
统编教材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整本书阅读势在必行。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最新的教育理论,构建包括目标、要素、内容以及方法等的评价体系,采取表现性、展示性、模块式等评价策略,以提升阅读实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