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韦联桂 《考试周刊》2014,(21):154-155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多校区办学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本文从多校区办学新特点出发,分析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探讨如何构建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多校区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本文从多校区办学的机遇与问题并存的实际状况入手,分析了多校区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了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特点,进而明确多校区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为探讨多校区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出发,研究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发现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管理成本上升、校园文化缺失、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是目前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工作为例,提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也就是依托信息化平台,通过各模式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而动态的系统,共同致力于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使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定位、自炼提升。  相似文献   

4.
多校区大学是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和资源整合方式.多校区大学的学生管理与传统的大学学生管理不同,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在运行机制、组织管理结构和教育内容上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文章从现今多校区条件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构建高校多校区运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和探讨高校多校区运转的学生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5.
相比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以文化性创新理念为指导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以发展创新文化为目的、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创新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本文从高校兼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实际问题出发,从充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性创新环境、发挥文化性创新教育的本质功能以及挖掘班级学生干部的文化性创新潜质等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以创新文化理论指导其实际工作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英琨  眭建 《文教资料》2011,(17):221-222
近年来多校区大学在取得一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陆续出现一系列问题。为推进多校区大学各方面工作顺利进行,本文从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入手,分析了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及多校区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利弊性,并提出了改善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多校区高校是在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对我国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模式、原则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沈晓家 《考试周刊》2013,(96):142-143
高校肩负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高校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根本。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指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有待改进,高校需要改变原有的一些做法而进行创新性管理。文章重点从培养与形成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意识,确定创新性管理学生工作的多个原则,改变高校学生管理行为与方式等三个方面出发,说明高校应如何形成创新性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有效的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9.
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学生干部的培养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多校区办学理念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如何在各校区既有的资源基础上培养优秀的跨校区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多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着手,提出了加强跨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努力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时代赋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笔者就自身工作体会,从四个方面针对如何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校区高校校内外经济活动及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使得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出.必须对多校区高校预算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本文针对多校区高校预算管理的特点.提出现阶段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台州学院为例,分析了一校多区格局下,新建地方性高等院校图书馆在运行机制、资源配置以及读者服务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只有确立综合性大学综合性管理理念,理顺管理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多校区图书馆的建设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一校多区办学条件下,如何进行有效有序的科学管理,是大学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多校区大学形成和表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分析应对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校区高校的增多和建设步伐的加快,多校区管理面临诸多难点困境,通过对多校区管理的分析和探索,着力解决多校区管理的突出问题,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寻求最优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推动并校从“组合”升级为“化合”,实现新型的综合性大学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校区大学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办学模式,在我国也经历了较长的演进过程。但中外的多校区大学有着不同的内涵,我国多校区办学分为四种类型,拥有不同的形成背景、特征、投资主体、面临的挑战和管理体制。因此,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不能照搬办学模式,而要坚持实施特色化战略、注重内涵发展、建设"绿色校园"、丰富与拓展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多校园大学系统已经成为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管理的主导模式.总校与分校之间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以及其他利益群体权力的划分是多校园大学内部管理的核心问题.管理和运作一个多校园大学事实上就是一种不断寻求平衡的行为和过程,关注及思考总校与分校、效率与效益、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深入讨论美国多校园大学管理模式是有相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一校多区"办学模式的出现,使多校区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应急机制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构成了多校区高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一校多区"学生管理应急机制建设面临新的发展趋势,也给高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管理革命与管理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大学管理体制存在着等级化、行政化、官僚化等弊端。大学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产生于创新性管理之中。深化大学管理改革要将重点放在管理体制的转型上,即建立服务型管理体制。管理部门为师生员工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服务型管理体制将从战略思维、以人为本、现代素质、民主作风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面临着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刚性管理突破的选择与创新,更彰显出以人为本在高校管理工作上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而落实以人为本,需要突出把握的一个重点是,就是要架构服务型大学生管理体制。以人为本语境下服务型大学生管理体制的架构,要以人为本,用全面化的管理思路构筑育人环境;贴近学生,以主体性的管理模式鞭策学生向上;以文化人,用多样化的特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服务学生,以专业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成长;关爱学生,以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激发学生成才;立足长远,以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推动学生发展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mpus-based tensions which are emerging in the multi-campus university during a critical period of structural development. A multi-campus system easily generates intrinsic tensions between ‘localist’ campus-based interests and system-level interests, in which the interests of external stakeholders often play a central role. These campus-based tensions are empirically explored through two illustrative examples involving the 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 which is a multi-campus university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merger of two universities in 2010. The key theoretical idea of the analysis derives from a multi-scalar framework, in which the actors and processes of structural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cross multiple geographical scales. The findings of the case studi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addressing the competitive spatial horizons of the main university actors and stakeholders. From a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tructural development in a multi-campus university is seen as a difficult balancing act between campus-based and system-wide inter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