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的课程标准不仅为我们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实用的建议。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诸多质的区别,从理论到结构都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方利民 《小学语文》2011,(11):26-28
为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推行实施了立足于集体研讨基础上的“三度备课”,即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案进行个体设计和集体研讨整合(一度),教学实践前根据学情和教师风格进行个性修改,课后开展反思调整(二度),第二轮任课教师对教学案进行再修改与再完善(三度)的集体备课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封闭式备课,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实施,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考虑如何用新教材来上好每一堂课。备好课是能否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备课环节出现的种种弊端,如为应付检查马虎备课、集体备课敷衍了事,甚至不备课就走进课堂……类似的现象俯拾皆是,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改和新教材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向华 《考试周刊》2013,(9):172-172
<正>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诸多质的不同,从理论到结构都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和课时的安排,只提出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意见。它不仅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实用的建议。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语文教学中,备课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备课是再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实现知识、情感、能力目标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应具创造性和个性,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发展,留意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以及情趣感受,将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得随之而变,备课方式当然也不能不改。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将课程作为信息化应用核心,在校园网上架设了课程资源、管理和教学等平台,对备课活动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重新思考和实践,并率先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探索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陈炜 《江苏教育》2012,(27):55-57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教案检查是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们会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并编写教案,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教学步骤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但部分教师对于"课后反思"疏于认真对待,有的教师一学期课程结束了,教案中"课后反思"项目是一片空白,有的教师草草数语以应付学校检查。作为已从教十多年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的过程中,本人深刻地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11.
读完贵刊2008年第3期《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一文,对陈杰老师提出的“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的建议深以为然。陈杰老师用很多名师的实例证明“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这是教学设计深入浅出的必由之路,千万不可等闲视之”,确实很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备课"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了,自从走上教学岗位那天起,就与教师形影不离."备课"是教育行业用语,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变革,它将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了适应这种变革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备课这一教学的重要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双循环”备课是我校在备课上新路子的起点。“双循环”备课是第一次的备课,大家在商讨、探究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再由指定主备人来拟写比较详的教案;在下次即第二次备课时,探讨出完善的、可行的、最佳的精案。这样对新教师来说对知识的挖掘,吃透教材,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有更深的意义;也是新人们锻炼的最好时机,更是多年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再提高的良机。可以说双循环备课是新备课途径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备课环节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备课环节质量评价体系则是对备课质量进行群体监控与评估的管理机。我院在近7年的高职教育中,按照备课环节的“六备”规律,研究与实践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备课环节质量考核方法,形成了集评价内涵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激励于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11日8时30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时间,但对哈尔滨与东莞两地的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因为,这一刻,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日常“备课”活动“变脸”了;这一刻,没有日常备课济济一堂的喧闹,而是两地教师争先恐后地“登陆”平台。这样的网络在线备课,没有主备人对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一、让学生参与备课教师在上课前应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初步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征求他们对上课的意见,将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给学生传阅,对照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并征集相关的事例,集思广益,参与教学目标的制订,补充、修改教案后再教学。  相似文献   

18.
对集体备课的理性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起来备课。在新课改中,它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推崇和喜爱。集体备课从它的过程和结果上来看,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使教师们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教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使教案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和更加完美;它可以实现教师之间的传帮带的功能,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教师们整体的业务水平;同时它也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惰性、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集体备课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引发了一些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其思维指向存在误差,对其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对其目标和任务的认识不明确。要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  相似文献   

19.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备课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预设轻生成、重经验轻反思、重数量轻质量等弊端。教师备课不是为上课服务,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的备课书写再认真、数量再充足、环节再齐全、格式再统一,也只能称之为低效备课。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广州市天河区区域集体备课始于2004年9月.当时正值新课程改革,各类教育教学资料缺乏,而且不断出现新的教学问题.教研室组织区高三骨干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系统研究了<课标>和教材,对课程的再开发、教学设计、评价与检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沟通.校际的合作分工,大大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而且通过交流与分享,帮助教师解决很多教学问题,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区域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在全区中小学各学科中全面开展.本文作者在参与小学语文学科区域集备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区域集体备课进行了一定思考,撰此文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