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甲骨文器物字为研究材料,对比卜辞用例及考古器物发现,补释《甲骨文字典》器物字词义,增补卜辞用例,以期对甲骨文字学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作为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记载了我国人民的早期生活面貌.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早期甲骨卜辞中就有了大量的商羌关系的记载.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出现的羌字字形的分析,来探视它的意义,结合甲骨卜辞的记载,来窥探当时的商羌关系,了解古羌先人族群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还原殷商时期商羌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对甲骨文和东巴文中所记录的酒器、食器、盥器等器物字数量类别和字形结构的比较分析,得出两种文字中的器物字总数差不多,甲骨文酒器类器物字种类丰富,东巴文炊具类器物字数量占优;两种器物字都以反映器物主要特征的象征方式造字,东巴文的图画性更强,从而揭示王室文化和民间文化、贵族文化和平民文化对于文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在考古发现的古器物中,特别是殷商的甲骨卜辞、两周的青铜器铭文和汉代的木简记录,随时可以遇见极珍贵的片段的历史记载。虽然字数不多,而故事具体,这就是最原始的历史资料,中国现存的最早历史书,象《竹书纪年》、《尚书》、《春秋》,正是这些记载的汇集。春秋鲁文公七年,夏四月,“狄侵我西鄙”的记载,和卜辞中“……五月丁酉,  相似文献   

5.
殷墟甲骨文中的“率”字是上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然而,这个虚词至今还没有被认识。本文就此问题试作论证,并附带讨论“率”字在《诗》《书》等早期文献书面语中的同类用法。 甲骨文中的“率”字(见字表1),是本世纪初由孙诒让和罗振玉所释的,这已成为确凿无疑的定论,但“率”字在卜辞中的用法,却至今未有确诂。叶玉森认为卜辞“率”字用为祭名或地名。于省吾起初把卜辞的“率”读为“膟”,说“契文言‘率’谓血脂之祭,其言  相似文献   

6.
王杰立 《文教资料》2010,(29):44-45
六书是古文字学家对文字结构规律的概括,是许慎《说文解字》的理论基础。本文应用六书理论举例来分析甲骨文.并证明汉代出现的六书适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卷十三田部:"田,陈也。树谷日田。象四。口、十,吁陌之制也。"①清代以来,诸家释田主要依据许书,然其引文、句读及注解却各本有别。诸家释田所引许书原文的差异,不仅存在版本和校勘的问题,而且直接反映了他们对四字音形义的认识。据今所知,田字出现最早的是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田的甲骨文最基本最简明的作田形,也有笔画繁复作种种钩连图案的。卜辞中田的常见用义主要有两种:一是"田猎",一是"农田"。多数学者认为这两种用义的田非同一字,有的学者则认为二者有一定联系。我们在考察二"田"间内在联系及田字由来时,只…  相似文献   

8.
形声字是由两个偏旁构成的,一个偏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类属,另一个偏旁表示此字的读者。用形声造字法所造的汉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仅占汉字的20%左右,到汉代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中,已占到80%;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它已占90%。形声字在汉字总数中的比重急剧增加和今天的绝对优势说明,此造字方式比象形、指事、会意诸方法更为重要更为优越,它可克服上述三种造字方法纯粹表意的局限,为创造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殷商及殷商以前的具体居住环境及居室的构造去探索“向”字的本义,证明“向”的本义并非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的“北出牖也”,而应是“半穴居住宅的出入口”。  相似文献   

10.
释商     
商族何以称商,什么是商字本义。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迄今未能定论。许慎《说文解字》卷三上:“商,从外知内也。从章,省声。”又云:“(?),言之讷也。”认为商字本是讷于言而明于行者,让人从外表了解其内在之意。但众所周知,殷墟卜辞中迄今尚未发现章字,难于证明商字上部所从之立就是章字之省;而且一期卜辞所记商字下部又多不从口(见《甲骨文编》93页),就是说原非(?)字,可知许氏所释商字本义与早期卜辞商字字形不符,因而是不足为据的。近世学者始据出土甲骨、金文资料探求商字本义,有释商为“赏”  相似文献   

11.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一文有多处错误,其中,有的属于知识错误,有的属于逻辑错误。一、知识错误 1、这些“龙骨”并不是真正的龙骨头,而是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当时使用的象形文字。从诸多的资料来看,已发现的殷商时文字有三千五百个左右。从六书上说,有象形字,也有会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等。(见胡裕树编《现代汉语》增订本170页,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167页)单说“象形文字”是不能概括甲骨文的六书情况的,仅从初中语文第四册“后附”《汉字形体的演变》表中所列的甲骨文字便可看出这一点:“刃”是指事字,“武”是会意字,“龚”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积累的总数量不断增多。一般采纳的说法,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约有4600字,东汉的《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南朝《玉篇》收字16917个,到唐宋时增加到22726个。宋代的《类篇》收字31319个,《集韵》则收字53525个。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191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收字48000余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二版)收字60000余个,《中华字海》则收字85568个。  相似文献   

13.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明确指出文字为"王政之始"。彝族和白族是云南史上政治地位显赫的两个强势民族。古彝文古老文化现象的保留使其能借以解读甲骨文中的疑难字并与卜辞资料互证。东晋以后的爨氏政权与南诏大理国政权是云南彝、白文与汉字接触的关键时期。彝文与汉字的接触基本是在汉字隶定以后,白文研究中反切合体字与加"口"偏旁字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商周时期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器物也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普及。东汉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记录了商周至两汉时期人们日常生活中与金属有关的大部分文字,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详细解说可以使我们对我国古代金属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孙诒让所著《契文举例》是学界公认的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其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虽有谬误和不足之处,然其甲骨文字考释方法却极为科学和周详。在书中,孙诒让主要运用了以《说文解字》释字、比较金文释字、偏旁分析法释字、义近形旁通用释字、音考字以及与古文献相考证等方法。孙氏之后的甲骨文研究方法虽然林林总总,但均可从《契文举例》中探寻其根源,足可见孙氏甲骨文研究考释方法影响之深之远。《契文举例》是甲骨文研究的开山之作,其学术成就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殷墟卜辞中的惠、佳是一对使用频率很高的语气词,到目前为止,对两者关系进行专门的比较研究,仍较薄弱,本文试图对此有所补充,并就教于各位专家。 凡本文所讨论的卜辞例句均引自《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例句末所标号码为《甲骨文合集》片号。 1.我们先考察惠字的用法。 从语法功能上说,惠字表提示的意味是明显的,它可以置于名词、时间词、数词、  相似文献   

17.
再是个古老的文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经出现,在古典文献中也屡见不鲜,是个常见的古汉语虚词。再在甲骨文中也出现过,是鱼的形象字,但该义项并不多见,人们习惯把再引申义二、两看作本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再,一举而二也。很明显,该义是从两条鱼引申而来,早在铭文中就有此用法,例如羌钟上就铸  相似文献   

18.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建构起了周全的计时系统。各个层级的计时概念通过语言中的时间表达式来映现。其中"时称"是最低的时间层级、最小的时间单位,在商代甲骨卜辞中使用很频繁。由于甲骨卜辞刻写来自不同的人,这些人又根据其刻写文字风格和所处时代分成一个个组类。从组类的角度研究甲骨语言,可以探析语团的语用差异,这是目前甲骨语言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论文从最小的时间表达形式出发,力图厘清殷商时期人们在时间语用上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中“之”的用法十分丰富.通过对甲骨文中“之”的用法的讨论,说明殷商时期还没有出现第三人称代词,“之”是个表示泛指的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有文字史以来,文字的镌刻艺术便问世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就是在龟甲和兽骨上镌刻的象形文字,其原意是占卜吉凶时在龟甲、兽骨上所刻的用于记事的文字。因此,又称“契文”或“卜辞”,也称之谓“殷墟文字”。到了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朝开始有以青铜为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