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金文、《周易》、《尚书》、《诗经》和《左传》、《论语》等商周文献可分为殷商期、西周前期、西周后期、春秋前期和战国初期等五个历史时期加以研究。殷商卜辞中存在句末语气词“抑”、“执”,但它主要是师组小字类贞人集团的社会群体语言现象,并且是未进入雅言的殷方言口语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非对话的语境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字记载历史,是中国史学传统的一种特殊笔法。《史记》和《春秋》都有不少这样的“我”字。对《史记》这类“我”字作穷尽性检查,并与《春秋》的“我”字比较,可以了解《史记》这类“我”字的特点以及与《春秋》的“我”字用法的分别。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五册中的《殽之战》,选自《左传》鲁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左传》的全称是《春秋左氏传》(或作《左氏春秋》),它是配合《春秋》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它的作者相传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孔子著《春秋》,“笔则笔,削则削”,记载十分简略,同一事件,在《春秋》里,往往只有事件的结果和评论;《左传》则对它补充了比较多的历史材料,象《殽之战》这样一件大事,《春秋》中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到《左传》里,则成了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左传》和《春秋》一样,记年都是用鲁国国君的年号,《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4.
中国姓氏研究之历史回顾曹涛中国的姓氏文化,几乎与中国有文字的历史一样久远。姓氏研究的文献有信史可佐证实的有《尚书》、《诗经》、《春秋》、《左传》以及《楚辞》,还有更远一些的殷商时期的卜辞。但这些典籍有的是史书,有的是诗歌总集,都不专门研究姓氏,只是或...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来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与甲骨卜辞的研究,证实了殷墟是商代晚期盘庚迁殷以后的都城所在,证明《史记》等古代文献关于商代历史的记载是可靠的,把商代的历史变成了信史。由此推断,《尚书》、《竹书纪年》、《史记》等古代文献关于商代以前的夏代的历史记载也应当是实在的、可靠的。那么,夏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是什么呢?也就是  相似文献   

6.
自甲骨卜辞对历史事件零星而不乏生动的记载,到《尚书》、《春秋》初步系统化的历史叙事出现,至《左传》、《国语》、《战国策》更是将先秦写人叙事文学推向了辉煌。司马迁吸纳众长,长于叙事,布局细节铺排有致,妙手写人,形神兼具,代表着古代历史散文叙事写人艺术的高峰。锺此,《汉书》写人叙事成就也比较高,行文从容得体,有条不紊,给人直面历史之感,呈现出独有的艺术手法,依次述之为:虚实相间与增删史事;概叙与详叙相互穿插;以叙为议与细笔妙补。还有层层推进等手法也一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这些历史依靠史书的记载保存、流传下来。最早的历史著作有《尚书》、《春秋》等,但它们对历史的记载要么不够完整,要么不够纯正,所以最  相似文献   

8.
刘知几《史通.惑经》篇分“十二未谕”、“五虚美”,提出四十馀条证据指出《春秋经》是一部“真假不分,是非相乱”、“理乖惩劝”、“厚诬来世”的秽史,表现了一位富有良知的史学家的卓识。但由于刘知几误解了《史记》中司马迁的有关记载,误信了班固在《汉书》中的有关记载,仍然认为《春秋经》为孔子所作,这就值得商榷了。其实,只要深入探讨《史记》、《汉书》中有关记载以及相关史料,便可以看出:《春秋经》决非孔子所作;《左传》亦决非左丘明所作,其作者应是孔子。  相似文献   

9.
《左传》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史学和文学著作,对处于衰亡期的春秋贵族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记载和剖析,是一部春秋贵族的衰亡史和贵族末世的百科全书,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文学的最高成就。历来《左传》研究者都注重它的史料价值,如杜预《春秋释例》、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等书为研究《左传》提供了很大方便。张树国先生的《春秋贵族社会衰亡期的历史叙事——以(左传)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是一部结合西方理论从历史叙事角度研究《左传》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 ,鲁国史官们编著的史书《春秋》 ,是一部断代的编年史。因为是按年编写的 ,所以书名取一年四季中的春秋二字。当时各国都有自己的《春秋》史 ,但除鲁国这部《春秋》外 ,其余皆失传。鲁国的《春秋》共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 ,从公元前 72 2年 (鲁隐公元年 )到公元前 4 79年(鲁哀公十六年 )。该史书中 ,虽然按鲁国的历史年代记事 ,但因为涉及这个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历史 ,所以人们称那个朝代为春秋。据传说孔子曾对鲁国《春秋》作过修订 ,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故称《春秋经》。这部历史书文字过于简单 ,很难使人看懂当时社会活…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与德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 :“历史不能只记载一个行动 ,而必须记载一个时期 ,即这个时期内所发生的涉及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所有事件。”因此 ,我们看一个人和他的著作 ,首先应该将其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对老子及其《老子》也应该这样。老子思想的产生有广阔的社会背景。老子生逢春秋末期 ,大约生活于周灵王二年 (公元前 5 70年 )至周敬王四十年 (公元前 4 80年左右 )之间。这在《史记》中有记载 ,且较为可信。《左传》、《礼记》、《孔子家语》、《庄子》、《列子》等书亦有片断记载。春秋末期社会变革急剧。周天子衰微已久 ,其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春秋经》《左传》记载中的越“入吴”,《国语》记载的“越王勾践”“袭吴”时“入其郛”,《史记》记载的吴国国都“城高以厚”及赵晔《吴越春秋》记载的“子胥…“造筑大城”,《越绝书》记载的“吴大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的“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等作文献考释,首先论述苏州城墙春秋时建及在春秋时期的客观存在。接着,又从《越绝书》记载的战国时“春中君所造”之“楚门”,乃系苏州城门中的“破楚门”演变而来;另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提及黄歇治吴时的水利举措“又大内北渎,四从五横,至今犹存”,分析唐代时犹存的古城“四纵五横”河道体系,系战国黄歇治吴时的遗存。其后,从清代中叶苏州古城“三横四直”的河道体系为唐代演变而来,指出苏州古城在战国时代就已烙上且牵延至清代尚存的这一文化印记,从而印证黄歇治吴时重修苏州城墙的事买。上述文献记载,清晰地表明如下结论:苏州城墙春秋时建及战国时重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秦以前中国史籍记载形式的起源和发展,对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史籍的出现和内容极为必要.本文以殷、周王朝以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史官记载历史的一般形式为研究对象,说明其发展、变化,并进而探讨对后代史籍的影响.一殷代的卜辞、金文殷代的卜辞,是殷王朝担任占卜的贞人,通过占卜向神预问吉凶结合记录殷王活动、政治大事,然后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辞句.卜辞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对神请问未来的吉凶,即所谓命辞或贞辞.贞,其意即为占卜、卜问.例如贞"王子六月,入于商?"(意为  相似文献   

14.
历代学者对韩愈所说"《春秋》谨严,《左氏》浮夸"严重误读,他们要求的"谨严"是以道德正当性和政治正确性压倒叙事的真实性,把叙述者对事件的阐释当做事件本身来记载,这就造成了历史叙事的片面和缺失。《左传》在许多地方采纳多种史料,叙述事件的真实情况,介绍了当时对应该如何记载的不同看法,这是历史叙述者对史实及关于史实的不同阐释的正确处理方式。《左传》记叙事件包含了《春秋》所缺乏的叙事的各个元素,运用推想,写出了人、人心和人性,文辞华美丰赡。从《春秋》到《左传》,实现了古代叙事艺术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有四处比较集中而详细的记载孔子作《春秋》一事,结合有关资料分析这些记载,不难看出在司马迁的心目中,孔子所作之《春秋》决不是《春秋经》而是《孔子史记》即《孔春秋》。左丘明为《春秋》作《传》一事,先秦并无记载。于史无据。乃汉儒主要是公羊家儒者傅会杜撰出来的,不可信从。《春秋考论》一书的考论是经得起检验的,其学术价值和贡献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一味抹煞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在华夏子孙心目中创造形成的关公精神,是豪杰之资与圣贤之学的融合。豪杰之资是超凡的、绝伦的忠勇、仁勇、侠义、神武。所谓圣贤之学就是春秋之义。就是传统儒学中的“经世先王之志”的春秋之义。研究关公精神、关公文化,必须研究关公与《春秋》,研究关公所接受的“春秋”之义,研究关公如何以“春秋”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信条。 作为历史人物,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关公读《春秋》的事迹,历代官、民著述中也没有记下关公读《春秋》的感受、体会、诗文、笔记等;但在《三国演义》和民间的文艺作品、裨史资料、口头传说中,关公与“春秋”交融在一起,有深厚的内在联系。《三国演义》这部对中国人民影响深广的文艺作品,在关公形象的塑造上一个重要的创作意向,就是淡化了人民群众理想和信仰的关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而以浓  相似文献   

17.
《春秋》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编写的《鲁春秋》,并参阅周王室及各诸侯史官所记史书删定而成。记述起自鲁隐公元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年),历12公(隐、桓、莊、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计242年的历史,是我国编年体史书奠基之作。是书以年、月、日记载史实,采“春生物而秋成”之意,因“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所以叫《春秋》。《孟子》、《史记》、《汉书》中皆有孔子作《春秋》的记载。内容是有关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还记述了一些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具有最古和最丰富的史籍历史是记载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原始社会只有考古资料的遗留而没有成文的历史,殷商的甲骨文也只是一种史料,并非史书。中国成文的史籍以《尚书》为最古。据说孔子观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的典故,加以删订,始于虞唐。终于秦穆公时代,因为它是纪载上古的事,就称为《尚(上)书》。其次,《春秋》也是最古的史书。周代列国都有国史,如楚之梼兀,晋之乘,其余各国都称为《春秋》。墨子《明鬼篇》说: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墨子》佚文又说:吾见百国《春秋》。所以名为《春秋》,不过逐年纪事。以春包  相似文献   

19.
<正> 春秋、战国两个时代虽相联,但有很大的不同,纵观春秋历史要求产生《左传》,纵观战国历史要求出现《战国策》。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到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年前453年),史称春秋时代;从三家分晋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年前221年),史称战国时代。这两个时代与《左传》、《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大致相同。《左传》和《战国策》是两个时代的标志。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历史时代的变化,有一段非常全面、非常精辟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在《易经》的部分卜辞中 ,记载了商周时代的“自由刑”:一是圜土之刑 ,包括该刑在刑罚中的地位、执行处所、执行方式、防范罪犯逃脱的设施、刑期等内容 ;二是肉刑的附加刑 ;三是坐嘉石之刑。以上内容可与《周礼》的有关记载互为佐证 ,较为可信地反映出商周刑罚种类之一的“自由刑”的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