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转》进行了全文译释,并与敦煌文献中的《五更转》和俄藏西夏文《五更转》作了比较,指出流行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五更转和西夏五更转,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西夏文《五更转》是西夏少数民族在唐五代敦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编创的西夏民间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武威市博物馆藏6746号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的基础上,与武威出土的其他版本的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做了比较,并在前贤研究基础之上论述了该件西夏文佛经的刊刻年代、翻译者以及翻译底本,最后就目前学术界在研究该佛经中出现的失误予以了纠正。  相似文献   

3.
《河西学院学报》2015,(6):62-66
武威是古丝绸之路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西北边疆的重要商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武威西通新疆,南邻青海,北接内蒙,为西北民族贸易之重镇,吸引了许多外地商人,特别是山西、陕西商人实力最为雄厚,他们致富安家,世代经商,称为世家。后在武威分别修建了山西、陕西会馆,今虽遗迹不复存在,但并不掩盖他们为武威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武威地方志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威地区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民族起过重要作用。武威地方志对其历史沿革,各时期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民俗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特别是对农业、水利方面的资料记载详尽。值得注意的是,武威的佛教,主要是五凉时期的佛教,在整个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武威地方志能为我们研究河西历史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5.
1982年7月,武威校尉乡祁连山北麓山顶珍珠台出土了铜、铁、瓷、建筑构件等一批文物,其中部分铜器上铸有铭文。《武威金石录》、《陇右文博》曾对铭文进行了著录。2012年,《武威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考察。本文在对出土文物介绍的基础上,详细对铭文予以释录,纠正了以往的诸多错误,结合出土文物和铜器铭文,认为该处寺院遗址是西夏至元代的西凉报慈安国禅寺遗址,并就相关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晋艺波 《文教资料》2006,(19):75-76
本文从武威普通市民的角度,运用调查问卷和访问法的方式,来认知武威城市精神文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威应从城市形象,经济、文化符号方面来树立武威城市创新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7.
武威攻鼓子是一种器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民间乐舞,是武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从其服饰特征、表演特征、民俗特征、人文特征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审美特征,意在突出武威攻鼓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武威汉代医简字词考释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威医简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了解目前学界对武威医简字词考释状况,可以将研究引向深入。文章在概述武威医简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些有争议的字词考释成果进行论述,并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的武威教育@黄文 @尤农  相似文献   

10.
仁孝时期货币已渗透到西夏社会的方方面面;西夏政府对货币的铸造、流通非常重视,制定了很多货币法规;货币兴盛的原因是西夏境内商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这些情况在《天盛律令》中可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11.
“斡腹”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世纪蒙古铁骑的赫赫武功与蒙古汗国的辽阔版图,可以说与“斡腹”密切相关。“斡腹”本为蒙军作战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战术,后演变为蒙古汗国前四汗时期征服西夏、金朝、南宋的总体战略。此战略有一个假道西夏灭金,假道西夏和南宋灭金、假道大理灭宋、假道大理和安南灭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北宋乡兵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长期奉行“守内虚外”的消极战略。因为边防线过于绵长,禁军的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有效地防御辽和西夏,以及对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族的袭扰,北宋政府在边境地区征募了大量乡兵协助禁军戍守和作战,特别在西北的宋夏边境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兵逐渐成为巩固边防和维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军事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敦煌两夏石窟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清理与辨析.目的在澄清事实基础上,尽早结束西夏学界长期存在着的某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宋一朝,始终处于辽、金、西夏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中,而与西夏间的冲突是边患的主要矛盾。宋代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激发士人积极进取、革新政治的精神,与之相应的文化心态也发生变化,表现为以道自任精神的复活,人格精神的重新确立,这对整个宋代的士风、学术建构、文学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宋夏战争作为研究媒介,探讨宋夏战争对北宋士人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夏书事》的征实精神与历史认同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书事》是清代乾嘉时期学者吴广成补撰的一部西夏历史著作,以取材丰富,纪事翔赡,考订谨严,议论鲜明而著称。在迄今已有关于《西夏书事》的研究成果中,对该书的议论褒贬和正统观念多持否定态度,而忽视了这两个范畴所具有的征实精神和历史认同意识,这恰恰是吴广成史学成就中极其重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好水川之战乃北宋与西夏间一次重要战役,结果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宋军之所以失败既有客观原因,如:投入兵力较少,宋军本身积弊重重;更有主观原因,如:宋对夏政策亦战亦和、摇摆不定,主帅韩琦对敌估计不足、用人失察.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太原府既是河东路首府,又是西北地区军事重镇,在抵御辽、夏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原府吏治的好坏,对西北地区的稳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宋廷对太原知府给予极大的关注,既赋予他对属官的行政监察,又委监司等对其监察,以促其向良性发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监察中,太原知府得到锻练,为太原府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北宋与西夏在陕北一线剑拔弩张,长期对峙,双方在这一线驻有大量部队,并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民族关系几度紧张。为了备战,北宋与西夏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在沿边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屯田驻守,客观上加强了对陕北的规模开发。局部地区的过度开发对陕北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片草地和林地被开垦,土地沙化和水流失的速度大大加快,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货币流通明显地表现为三个特点,即货币的沉淀、货币在各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和货币总量的季节性变化。这三个特点自成体系,又互为一体,使得宋代在货币流通方面明显不同于其他朝代。"钱荒"是宋代货币流通的又一大特点,而且在铸钱最盛的时期,却发生了北宋最著名的"钱荒"。  相似文献   

20.
依据最近首次全文公布的《河西老索神道碑铭》,结合史籍中的相关记载,考定西夏遗民初到保定的时间,既不是在元代顺天路设置之后,亦非在张柔开始重建保州前后,当在元太宗灭金之战后和元代顺天路设置前,即元太宗六年(1234年)至十一年(1239年)之间,极有可能就在元太宗八年(123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