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这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中的名句。周涛来到遥远的伊犁的赛里木湖,“诚恳”地游历、感悟、思考,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描绘“一个人内心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二册《古代寓言三则》中的《滥竽充数》中有“廪食”一语,课本对它的注解是:“由官府给以粮米。”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课本在释字时,却把“廪”字注为“米仓”,这就不够妥当。“廪食”的“食”字无疑是“粮食、粮米”的意思。固然“廪”字也有“米仓”的意义,但是,无论是把“廪食”看作一个词,还是一个词组,“廪”字作为“米仓”的意义是很难同作为“粮米”的意义的“食”字结合起来的。实际上“廪”字就是“供  相似文献   

3.
知足常乐     
《心手相连》有这样一句歌词:“心与心相连,手和手相牵,我们相信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这也许就是我和成长中的儿子盼盼的真实写照。回想这几年的育儿经历,“尽量满足孩子”,让我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4.
“仿佛”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①似乎,好像;②像,类似。《辞海》对其也有类似的注解。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发现,“仿佛”因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其意义自然也各不相同,但是,却都别有韵味。请看下面几例: ①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  相似文献   

5.
贵刊2003年第10期在“问题·争鸣”栏目刊登了郑昌军老师的《〈两小儿辩日〉答案之我见》的文章。该文对教学参考书中的答案提出质疑,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对于郑老师的结论,我们有不同的看法。郑老师根据对地球自转和地球上某点在不同时刻面对太阳的情况进行的分析,得出结论:相对于早晨来讲,中午太阳离人更近。这种说法,表面看似有理,但没有注意到太阳离地球是非常遥远的这一情况。正是由于太阳离地球非常遥远,地球上的人在早晨、中午同太阳的距离的差别就显得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以至于无所谓远近之分了。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郾2千米。地球…  相似文献   

6.
我们省的文学“双奖”评选已经揭晓,这是四川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文学界的一件喜事。这种全面性的文学检阅,无疑会推动、激励我省的文学创作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更加蓬勃地发展。“双奖”中的“四川省文学奖”被选出来的十七件中篇小说里,朱启渝的《春、在遥远的山沟里……》(原载《长江》1983年3期)十分引入注目。下面我谈谈读此中篇的零碎感受,不成章法,故曰“漫评”。  相似文献   

7.
刘震云一直关注被权力、金钱异化了的人性,这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遥远的响应。刘震云有相当一部分小说囊括了官场万象,关注官场中异化了的人性,如《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新闻》等。这种讽刺、批判精神一直延续到《手机》之中。渗透在“官场小说”中的对人性异化的批判锋芒,正是使刘震云作品在当今文坛别具一格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苏童的《刺青时代》有一句“曾经与他胼手胝足的那个身体突然变得如此恐怖如此遥远”。有人提出“胼手胝足”使用不恰当,可用“抵足而眠”替换。那么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成语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一、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几句很难懂的话:“有念‘人远乎哉……千杯未醉嗬…………。’”这一段,课本注释过于简略。这句原文是“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论语·述而》中的句子。由于当时在三味书屋里读书的儿童们并不理解孔子所说的话的意思,所以没有把句读念清楚。应当这样断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大意是:仁德难道距离我们很遥远吗?我想要仁德,这仁德就来了。”  相似文献   

10.
《日出》并不是一部严谨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不是“忠实地再现生活”的结果。陈白露的悲剧命运虽有一定的现实根源,但她的伦理缺憾更多的来源于遥远的基督教原罪说。陈白露的现世生活是一种变相的寄生生活,在曹禺的人类学哲学的生命视野里,这一部都市交际花悲情传奇,其历史底本是存放在《旧约·创世记》所载的那个神秘的伊甸园中的。研究陈白露这一形象是准确把握《日出》甚至是全面理解曹禺早期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奉献     
事业求精进 生活马大哈 欧阳自远是江西吉安人。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折腾了一天一夜;最后,医生只好用产钳把他钳出来。这时在侧房的舅舅刚好读到《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舅舅就给外甥起名叫自远,舅舅说:“这孩子出生这么难,肯定是来自遥远的地方,就叫他‘自远’吧。”  相似文献   

12.
“送”字含义深《粜米》结尾写道:“旧毡帽朋友把自已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间,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这句话中的送字,含义深刻,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旧毡帽朋友遇到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丰收后满怀希望地去粜米,可奸商们把米价压得很低...  相似文献   

13.
王健 《现代语文》2006,(10):41-42
“新历史小说”中令人吃惊的是作为某种传统化符号或权威意识形态的具象化的“父亲”受到了严厉的审视和审判。《米》中的五龙是一个荒唐任性的变态狂;《我的帝王生涯》中的父亲则是个不折不扣的下流肮脏的无道昏君;《呼喊和细雨》中的父亲孙广才懦弱残忍、无能……。这是一组丑陋的群像。作家们意在提醒人们全面认识人,弥补人性在人们认识上的缺失,并最终将其纳入理性框架。  相似文献   

14.
根据“模糊理论”可知,各个学科内普遍存在着模糊性现象,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着大量“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性语言,比如: 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挑山工》) 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草地夜行》) 这里的“一丝”究竟是多少?“风雨”和“黑暗”究  相似文献   

15.
贵刊2002年第9期第26页登载了《此题如何解》一文。“此题”如下:王大伯利用房屋的一面墙,筑篱笆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四边形,篱笆的总长是180米。这个四边形占地多少平方米?这是一个典型的“一边靠墙围篱笆”的问题。原文(指《此题如何解》,下同)中的“错误分析”过于简单,“正确分析”单一化,只给出了一种解答方法。对于“一边靠墙围篱笆”这种类型的问题,笔者也愿参与研讨。2001年冬,我们县期末考试五年级数学附加题之一:张大爷用24米长的篱笆,一边靠墙围成一个鸡栏,如图(一)。鸡栏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道附加题与原文中的“此题…  相似文献   

16.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是一个叫海子的诗人的一句话。其实在我们想象中,远方除了遥远还笼罩着神秘以及无数的期待。———女作家陈彤说“远方”。以上是《读者》杂志“言论”中的一则。海子将远方“一语点破”,似乎他早已把“远方”看透了。而我则偏爱陈彤的说法,因为她将“远方”抹上了神秘与期待的色彩。当然,我无意于评论他们说法的对错高下。事实上,这种评论是徒劳的。文学作品的可爱,包含着作者新颖独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声音;而人生的可爱,包含着我们心中永远有各自的“远方”。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的,那是…  相似文献   

17.
洪峰 《小学语文》2012,(10):21-22
《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在“走进毛泽东”的专题中,无论是毛泽东,还是红军长征,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都比较遥远和陌生,这是教学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自刘书环主编、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一书。王洛宾(1913~1996),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音乐艺术家。1937年,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以满腔的爱国热情,谱写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等大量抗日歌曲,传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的爱国情愫,更表现在他以毕生精力挖掘、传播、发展西部民歌,使之经久不衰地流传开来,让中华文化的这一瑰宝远播世界。他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等歌曲,已流传几十年,成为西部民歌的经典,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广为传唱。人们给了他许多桂冠,但他最钟情于“传歌者”这一称谓,这不仅因为他淡泊名利,更因为“传歌者”是他为西部民歌献身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19.
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克里普克论证了“一米等于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一个先验的偶然命题。因为,这是一个确定“一米”指称的定义,因而是一个先验命题;克里普克还从两个方面论证了“一米等于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一个偶然命题,其一是这只是通过确定指称给出一个定义,所以该命题不是必然的;其二是通过指出“一米”是严格指示词,而“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非严格指示词,所以该命题是偶然命题。  相似文献   

20.
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以下简称《米》)选入高中课本第二册,大家对断臂女神缺憾美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细细品读《米》作,反复斟酌众人的解说、举证,发现了一些让人糊涂的地方。缺憾而生出美,人们称之为“缺憾美”。断臂的缺憾如何生出美?生出什么样的美?在《米》篇中说是“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原来这种美是由“想象”产生的,生出的是“想象中的完整美”。很多人用“美人脸上痣一点”或“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