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着沈从文的生活足迹,我们从乡村走向城市;追随他的精神,我们又从城市回到乡村.包括沈从文在内的许多现代作家,甚至整个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精神取向与物质取向的矛盾.这种矛盾究其实是城市(工业)文明与乡村(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乡村与都市的交流。乡下人进入都市谋生,成为"城市中的异乡者",他们的生存境遇,他们在农耕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中的灵魂挣扎成为新世纪乡土文学的新视阈。但作家秉承的依然是尊崇农耕文明,贬抑都市文明的传统的思维理念,在"还乡"的梦中寻觅着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中,作家们对乡村苦难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整体性的文化层面和民族心理。在城/乡二元对立模式的书写中,作家们表现了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金钱腐蚀与肉体残害,以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感表达了对乡村苦难的体恤情怀和承担意愿;在表现自然或人为环境对乡村及农民的生存挤压与压榨中,乡土小说家们又表现了对苦难具体情境的极致刻画,但在狂乱恣肆的书写中又导致了苦难本质的虚无。  相似文献   

4.
游走徘徊于农村和城市之间,身处"城乡交叉地带"的"边缘人"的苦痛在于:他们在人生道路的艰难抉择以及在现实的强压下向上流动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对这一庞大群体既被乡村抛弃,又遭城市排斥的命运际遇的描写,成为了近几年乡土小说作家关注的焦点,并为之呐喊,为之鸣不平。文章从自我认同的危机,农民与城里人的冲突;文化价值的创伤,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碰撞;爱情婚姻抉择的痛苦,梦想与现实的交锋;人生道路的无奈,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落差等四个方面对"边缘人"的苦痛作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明冲突中带着痛的生存——论当下农民工题材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媛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5):51-53,56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矛盾的突出,农民工——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这一特殊边缘群体,在越来越多地受到不同阶层和领域的关注的同时,也被作家写进文本成为叙述的主体,展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这类农民工题材小说表现了农民工进城后,在城乡文明冲突中对自身身份寻找的焦虑,渴望融入城市文明却被拒斥的无奈以及他们在无根的漂泊中的挣扎与彷徨。  相似文献   

6.
傅军 《文教资料》2008,(34):17-18
施蜇存是现代都市小说创作中特别关注人类精神家园的海派作家,他的小说的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乡村文明与都市文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冲突、过渡融合.本文通过对他前后期代表小说文本的解析,从叛离乡村到厌恶都市到最后重返乡村三个阶段探讨其二元叙事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并从中国文学的传统叙事意识和作家小说创作活动两方面分析这种结构的特质和成因.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的个人成长经历与现实生活背景决定其文学创作执着于中国乡村的变迁,关注与思考乡土文化的意义以及命运。《极花》是其乡土小说又一个高峰,更是他无法调解城乡文化矛盾与冲突最痛苦的"郁结"之作。作者通过圪梁村人、事、物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密集性的记录,将读者视野聚焦于拐卖妇女事件的背后,反思在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在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的大背景下,在城市文明成为当代社会主导文化的社会语境下,揭示了城乡二元文化的对立与冲突,表达他对城市文明挤压、侵蚀下的乡土文明凋敝、没落甚至走向毁灭的担忧,更表现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审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矛盾、冲突交织的困境中,思索个人、农村乃至历史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典型的乡土作家,其乡土小说表现出了极大的现实热情和当下关怀。但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种分裂性。一方面,贾平凹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对农村怀有炽热的情感,对乡村文明或传统文明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另一方面,他毕竟在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具有受都市文明渲染的观念意识和价值立场。所以他具有乡村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双重因子,而这二者常常表现为矛盾冲突,使他常常在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之间徘徊,这就造成了贾平凹主体人格的分裂性。主体人格的分裂性反映在其乡土小说中就造成了他的乡土小说的分裂性。  相似文献   

9.
乡村和城市作为人类两种生存空间,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生存于这两种空间的主体,又有着各自的文化心态:乡村人的城市情结和城市人的乡土依恋。20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心态更主要的表现为乡土人的城市情结。传统的农耕文明向城市进军的过程,应该说是与城市文明遭遇冲突和尴尬,异化,边缘化的过程。传统的农耕文明何去何从?成为我们当下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这在“民工”文学中表现尤为急切。  相似文献   

10.
回归乡土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将城市与乡村被割裂为两个对立面:城市文化通常被理解为先进、文明,而乡村文化则被理解为落后、愚昧。在这种思想认识的影响下,中国乡村教育也异化成了对城市教育模式的简单追逐,但是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诸如师资力量、硬件等,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还是存在着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