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公共管理又称新管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大学治理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强调顾客至上和市场竞争,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将私人部门管理引入大学治理。在此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大学治理出现了重要转型:调整政府角色,从管理走向服务;引进市场机制,由政府单一主导走向多中心治理;发挥学者作用,由参与走向自治。  相似文献   

2.
学生参与既是大学治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制度安排,也是大学治理的基本内容。现代化治理的时代观照、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管理的改革现实、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宏观背景。摒弃对西方大学治理的崇拜和迷误,确立学生参与理念、完善治理的制度供给、优化内部治理的权力结构、遵循适度有序的参与原则是中国语境下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3.
对比中美高校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实践经验的异同,能够为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参与途径上,中美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管理学生事务,以学生代表身份参与学校各级会议,以个人身份向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提出建议,美国部分大学的学生代表在学术评议会上具有投票权.参与领域上,中美学生主要参与了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和人事管理等事务.在人事管理事务上,美国大学赋予了学生更大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对此,我国应坚持和发展学术自由理念,推进大学信息化和法制化建设,加强学生领导力和治理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4.
大学治理能力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治理能力的体现。绩效考核作为目前大学治理的普遍手段,反映的是追求效率的管理思维,对推进大学治理从经验管理走向制度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透过对科研与教学的绩效考核方式与逻辑分析,发现大学治理能力存在“过于刚性”的经验治理,导致“缺乏温度”的制度治理以及“理念偏差”的文化治理等困境。任何大学在建设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都需要超越过于制度化的绩效管理,尽快走出以“工分制”为特点的绩效考核。改善大学的学术生态,需要提升治理者的治理理念和认知水平,探索科学导向的大学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学“共治”管理理念述评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辨析“共治”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美国大学管理的“共治”理念有别于教授治校和大学自治。是指大学各类成员共同参与大学治理。论文全面介绍了“共治”理念在美国大学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大学管理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理念和治理结构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大学理念理论,大学治理强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治理主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大学治理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根据管家理论,大学治理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的潜能.在大学治理实践中,应当汲取各派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学治理与传统自上而下的大学管理不同,其涉及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力配置。教师参与大学治理是高校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内生力。教师参与现代大学治理是实现大学治理高效化与科学化的保障、是提升高校组织氛围的诉求、是教师自我实现与专业化的需要。当前在现代大学治理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诸如多元主体理念误区、权力失衡导致的教师参与大学治理层次与深度较弱、制度权力中教师参与治理的弱化等问题。在未来大学治理的发展中,应该通过在治理背景下提升教师参与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科学定位权力,通过协调结构的设置实现学术与行政权力互动等方面的建设来实现现代大学治理向良性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鼓励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是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黑龙江省23所高校大学章程为样本,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范围、渠道、方式、激励和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高校大学章程中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大学章程制定缺乏学生实际参与”“大学章程话语表述同质性较强且模糊不清”“学生参与治理的制度机制供给不足”“学生参与治理的权力异化”等问题。应从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完善治理机制、转变学生治理观念、构建多元治理主体格局等四个方面应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9.
大学治理法治化使高校内部管理中法治思维的运用变得不可或缺。在大学治理缺乏程序法治意识的背景下,倡导并以制度化方式践行程序正义理念,有助于实现权利保护、权力规范、秩序维持、自由彰显和风险防范等程序价值。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蕴含着程序参与、程序中立、程序对等、程序自治等四个维度,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着程序正义理念疏离之困境,导致大学管理决策欠缺科学性,管理评价欠缺公正性,因此,应落实程序正义理念,合理设置和科学运行决策性程序和评价性程序,以实现大学治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从分化走向综合,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个世纪的老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大学应服务社会,抑批评社会?大学应仰赖于人,抑能独立自主?大学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座灯塔?应谋解决国家当前的实际需要,抑其主要职责在传递及推广高等文化?”诸如此类的种种争论一直没能停止,但人们对于大学理念的重要性的认同却是一致的。大学管理有大学问,大学管理理念实际上就是围绕赫钦斯提出的几个问题而展开并落实的,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管理的形式、方法、特色以至于成败。要形成适合于当今教育发展形势、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管理理念,对四对关系的把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大学战略规划,从大学治理理念来看,它具备共同治理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具有高等教育管理革命意义的应对大学内外多元利益冲突的共同治理策略;从大学治理实践来看,它是一所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互动协商、共同决策战略规划体系,自主或合作执行战略目标,共享大学发展利益的共同治理过程。而就我国大学治理而言,大学战略规划具有引领治理改革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促进大学治理主体多元化;有助于提高大学治理能力;有助于完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教师有序参与大学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教师有序参与大学的治理活动有着多种方式和途径,网络作为新媒介已深刻地渗入社会各领域,也是教师参与大学治理活动的方式和途径之一。网络媒介直接影响到大学治理中教师有序参与的动机、渠道方式、质量和效果,它是大学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应高度重视和正确对待网络媒介对教师有序参与大学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19世纪初起,荷兰对大学一直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民主化运动激发了荷兰高等教育的风暴,从而导致荷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立了以代议制民主制度为核心的大学治理结构,高度强调大学治理的民主参与。但近三十年后,集中权力、等级结构、效率和效益成为荷兰大学治理的新关键词。随着1997年《大学治理现代化法案》颁布,大学治理的民主参与模式让位于更像企业管理的治理结构,荷兰大学治理呈现出新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传统管理与现代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概念性差别,一般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高校垂直监管,高校治理比较关注和其制度运行存在利益关联的群体利益诉求,在多元利益群体参与中,平衡高校管理价值,提升其管理效率。高校实行多元化参与治理模式,对高校群体利益冲突、决策信息不对称以及学术原则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极为有利。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高校从“管理”到“治理”的改革,一方面需要改变其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还需要管理体制的支持与变革。  相似文献   

15.
论教授治学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根溯源、历史审视、现实慎思三方面出发发现教授治学的概念有悖于词源、大学发展的历史和大学发展的现实。无论是从大学历史还是从大学现实而言,教授在大学层面的治理都不应局限在治学这一狭隘的范围内,而更应强调教授在决策学术与行政事务方面的权力,即教授治理。教授治学只有回归到大学治理的上位概念,只有回归到教授治理的本质内涵,才能抵挡住大学日益加剧的行政化趋势,大学才能走向教育家治校。  相似文献   

16.
《济南大学学报》2007,17(2):91-91
蔡先金在《软实力:大学竞争力提升之道》一文中认为,一所大学要提升软实力,主要应注意:一是大学理念建设。一所大学的理念建设是大学决策层应该负责的事情,然而大学决策层却大多将主要精力用于大学的日常运转与硬实力项目建设,往往无暇顾及这些所谓软项目(其实并不软)。真正的大学理念是不能拷贝的,必须是自己独具的,只有当大学理念成为师生共享的精神成果的时候,当大学理念参与大学机制化、体制化运作的时候,当先进的大学理念与整个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的时候,大学理念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建设性力量。二是大学品牌建设。大学品牌的培育,首先要突出自己的差异性,做好特色建设,创造品牌优势;其次要提高公众对大学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7.
学生参与大学内部共同治理具有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在国外学生参与大学共同治理逐渐深入与完善的世界趋势下,我国也应该克服现有法律、制度、观念和学生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制约,转变传统管理理念,用法律和制度保障学生的参与权,并且提升其参与管理的层级与效能,从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和大学的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评价是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方式,是大学治理内在逻辑与外在需要的统一。社会评价介入大学治理有利于平衡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权力结构,促使政府的管理方式由直接管制转向宏观管理;有利于缓解大学办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大学有效地关注社会需求;有利于引导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促使大学由无序竞争走向合作共赢。社会评价介入大学的路径主要有: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评议、新闻网络媒体的大学排名和社会中介组织的院校(或专业)认证。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培育高等教育多元评价主体文化环境,以强化社会评价在我国大学治理中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双一流"建设对我国现代大学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公共管理主义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学治理的要求.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具有动态性、责权分明、因地制宜的特征.领导主义理念与现代大学治理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基于领导主义理念,我国大学应共享领导力、营造创新环境、明确权力结构以实现现代大学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20.
多中心治道理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一个全新理论,为公共事务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官僚行政理论的治理逻辑。多中心大学治道意味着大学管理的主体走向多元、客体更加广泛、机制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多样、着力点发生变更。国内外大学治理的实践和经验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治道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