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建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8):112-112,F0003
文中认为,要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调剂制度、加强资产购置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促进国有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概念模糊。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后,对于哪些资产要列入固定资产,那些应列入低值易耗品,存在模糊认识,有些单位为便于管理或某些部门利益,把应列入固定资产的物品,归入低值易耗品管理,或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与供应商协调,零星的购置资产各部件,或发票改开其他项目,逃避职能部门的管理,造成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浅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目前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建立统一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完备的产权登记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实行有偿使用并确保其保值增值;优化资产的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资产管理要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管理国家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几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许多弊端。本文主要从固定资产管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资产处理的管理;闲置资产调剂的管理等四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看法,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预算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阐述实施国有资产预算管理的原则与作用,在分析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编制的流程、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资产统一调剂制度、建立和完善资产报废制度、建立资产利用效率评价制度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行政职能、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实行粗放式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使用轻管理,造成目前普遍存在的内控制度不健全、账实不符、使用效率不高、监管不严等问题。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倾向,制度建设滞后、监管力度不足,会计核算与固定资产管理衔接不够,致使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流失严重。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采取六条措施: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实现专业管理;依法理财,强化制度建设;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核算工作;充分利用计算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引导资产合理配置,盘活存量资产。  相似文献   

8.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是行政事业单位发挥职能作用的物质基础。目前,国家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还不够完善,存在损失、浪费的现象。本文从分析现状入手,提出了完善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是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的重要职责,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深入改革,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迫切,加强监管显得更加重要。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监管相对滞后,漏洞百出,这与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不无关系。从会计的基础工作入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重投资轻管理、管理手段和工具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高校工作业绩指标并不与经济效益指标挂钩;高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脱节;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措施不力;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其管理的八条对策,以求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确保高校各项工作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2.
管理学理论对班级管理有诸多的启示,应用管理理论实行班级小组化大为小、小组成员双向选择自愿组合、小组工作量化考核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实践中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十八精神为指导,分析了新建本科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现状,一是专职管理人员缺乏;二是生源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加大;三是组织系统不够完备,制度不健全。讨论了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一般;二是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三是经验与社会责任感不足;四是功利思想严重。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主观方面重视不够,客观方面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最后提出加强新建本科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一是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统一认识;二是明确目标;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学生干部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校管理法治化的进程却相当缓慢。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法治缺失,主要包括:高校学生管理规范违法、高校学生管理规范制定过程不民主、管理行为缺乏正当程序、学生权利的救济途径模糊等。文章通过分析缺失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高校学生管理应树立法治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依法治校,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重构。  相似文献   

15.
辛颖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0):110-112
目前,高职院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管理就是是目前高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凸显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着管理工作者思想观念、管理措施陈旧;高职院校在调动学生管理工作者积极性方面缺乏良好的奖励机制;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重管理轻服务等。为此,要加强管理理论研究,拓展工作思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家庭经营作为我国农业经营的微观组织形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主体地位。但现行农户经营分散化规模不经济,农业组织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家庭农场正是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形成的新型经营主体。文章指出家庭农场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制度选择,分析了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经营主体在成长中所遇到的要素供给困境,并在此语境下提出加强"土地、资本、劳动与技术"等要素聚合的家庭农场成长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高校法治建设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法治建设,是高校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法律方法论。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法治建设面临的无法可依、内部民主缺失、权力与权利冲突、管理手段和方式粗放落后等问题,通过倡导民主法治观念、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主制度、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不断推进高校法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进程,逐步将这一宏大理念和方略付诸于具体的办学实践过程当中,渗透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期真正实现高校教书育人、传承文明和探索真理之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偏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推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必由途径.本文探讨了如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改变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信息没有系统的标准,培训资源互相分割、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的状况.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实质上是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理念、模式、手段的一场深刻革命.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校级管理中,存在着高校对助学贷款的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在协调学生与银行间关系上存在漏洞,以及贷款管理机构不健全和诚信制度的缺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的金融知识和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教育管理系统、加强校级管理机构队伍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助学贷款监督体系、注重对贷款学生的人文关怀,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与监督主体缺位现象严重,从而导致了其经营动力不足与国有资产流失。让中介投资者成为企业的监督主体,这种设想缺乏现实的制度基础与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因为有效监督主体需要从严密的监督活动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回报以激励其产生持续监督的动力,前提是在产权与制度上能够保持足够的独立性与行动能力。但中国的中介投资者必须将政府的目标与意图比较准确地贯彻到企业经营之中去,为政府目标的实现服务,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