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形象的内涵、定位及其有效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特色和内涵。城市形象塑造旨在通过塑造城市特色,将城市形象定位推向市场,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和城市顾客,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政府应该从城市实际出发,对城市形象做出科学的、有城市特色的、符合城市历史文化的定位。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城市形象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产生价值,只有通过传播设计才能产生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使城市形象这一无形资产产生效益。  相似文献   

2.
城市广场不仅是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空间,也反映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和文化内涵,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被人们称为城市的客厅。优秀的广场设计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眼睛,本文对广场设计现状分析和回溯历史看广场在城市中的发展,说明广场设计对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设计高品位的城市广场,来塑造城市的新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作为人类传情达意与认知世界乃至建构世界的最重要工具与媒介,不仅反映和展现城市形象,还具有构筑乃至重构城市形象的建构性功能.因此,良好城市形象的展现与构筑,与城市语言景观建设息息相关.同时,城市语言景观作为重要的人文地理表征和文化存在,本身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河南各城市为例,探讨了城市宣传语景观建设路径、城市指示语景观建设路径、市政府网站语言景观建设路径和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建设路径,从而有助于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良好形象的展现与构筑.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加剧下,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已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城市特色符号传播的作用十分重要。文章结合城市特色符号鲜明的芜湖市,阐述特色符号传播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应只专注于正面宣传,对公共危机的良好处理,同样可以提升城市形象。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以及开展品牌传播,但在品牌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由于忽视城市公共危机的防范与管理,没有建立城市公共危机的反应机制,甚至由于对危机处理不当,反而影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形象。本文将以福建省南平市构建医患公共危机管理新机制,提升城市形象为启示,通过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问题,提出城市管理者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塑造良好的现代城市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装饰风格能够有效塑造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并充分展现城市形象的特质,尤其是在与建筑设计相融合之后,城市建筑装饰风格更是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城市形象.因此在今后塑造城市形象时,要秉持着求同存异、自然和谐的原则,在积极与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利用多样化、特色化的建筑装饰风格,塑造积极、良好、独特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塑造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中电视媒体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责。对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形象塑进行分析,表明:除了城市自身的努力和发展,本土电视传媒也应该以制作播出旅游节目、制作播出城市形象宣传片、参与城市大型社会活动等方式来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进而达到提升内蒙古区域形象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要想在激烈"城市比拼"中胜出,就必须充分挖掘城市特色、优势和亮点,高度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近年来,新媒体异军突起,在塑造和传播十堰城市形象时,需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增加新媒体传播渠道、重视隐性传播技巧,注意预防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隆中文化走廊与襄樊城市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襄阳古城到隆中风景区所形成的隆中文化走廊是最能展示襄樊三国文化与人文山水城市精神的景观环境地带。在这一景观环境区域内,拥有许多珍贵的历史人文与自然山水景观,是彰显传统山水人文精神与现代城市意境的重要环境载体。襄樊城市环境建设与发展急需正视隆中文化走廊的景观环境缺陷,并加以科学规划、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都十分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可以提高本城市的竞争能力,增加城市在外界的信任感。本文介绍了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形象的内容,阐述了城市形象公关的必要性和潜在作用,指出了城市形象公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城市形象公关的基本要求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雪域山水"作为特定文化圈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不仅潜藏着山水画家深层心理的文化原型,同时也在不断置换、发展着山水艺术现实形态。以"雪域意象"为论点,将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绘画语境作为对"自然之美"展开的一种艺术观照,不仅是对"地域性"美学评判的分析与探究,更是借自然山水来折射画家生命境界的皈依和对山水艺术精神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襄樊城市军事名城、文化名城、商贸名城、旅游名城、山水城古风公园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把襄樊建成"世界级的旅游景观城市"的战略和战术等框架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架构中核心地位的形成是文化长期选择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及审美取向上的原因,又有人文、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参与。其中,书法艺术的“表情”效用、实用性以及传统书法主流创作群体的身份特殊性是最主要的原因,三者的结合扩大了书法的文化影响力,促成了书法的核心美学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书法中的“功”和“性”与“意象”,从书法创作的整体意义上说,是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它们是一个融合贯通的整体。就里论述的“功”是特指书法中的用笔功力;“性”则指作者在书法创作中所流露的学识修养。书法“意象”,是作者创作中主观之“意”和作者情感所依托的客观形象即艺术之“象”的和谐统一。功”和“性”蕴涵在“意象”中并贯穿于书法创作的全过程,它的强弱影响到书法作品最终的艺术品质。如果说“意象”是书法创作前行为的思想动力和艺术形态的显现,那“功”和“性”则是书法“意象”之美在艺术表现上的强化和升华:是技巧和情感在作品中的再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15.
经济实力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历史文脉则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动力。从襄樊"南城北市"的传统格局来看,发展明显不平衡。代表经济繁荣、现代化水平的"北市"——樊城的发展成就卓著、日新月异,而体现襄樊悠久历史文化、深厚人文底蕴的"南城"——襄阳,发展却相对缓慢,这与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魅力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用人文景观的形式保存襄樊城市的部分文化记忆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紧迫的。襄樊在人文景观设计中应对城市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再认识,人文景观设计的布局应以襄阳古城为中心,分三个景观带展开,以再现、重构和使用标识的方式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强,以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的地方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旅游活动正在成为倍受游人青睐的旅游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连的文化旅游无论是在形式、类型、内容,还是在规模和影响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成为未来大连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针对大连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只有采取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提升百年新城的文化气息;以"大海"为基调,突出"浪漫之都"的文化主题;以"北方不夜港工程"为契机,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借助"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机遇,提升文化旅游的信息化水平;重塑"花园城市"形象,美化文化旅游的环境氛围等对策才能实现大连文化旅游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形象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内容。襄阳市把三国文化当作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曾经隐居襄阳古隆中并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历史人物诸葛亮自然就成了塑造襄阳现代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应围绕"诸葛亮文化"展开襄阳文化战略规划建设;延伸"诸葛亮文化"而进行襄阳亮点的宣传;塑造"诸葛亮文化"而进行襄阳城市个性建设。襄阳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诸葛亮形象的作用,就需要在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环境设计、公益广告设计诸多方面,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性的安排,便于在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塑造中,突显诸葛亮形象与襄阳城市形象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书法作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美和深厚的意蕴,为人们传达信息、陶冶情操和美化景观环境。陕西作为中国书法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和中国书法的重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安市在近年来新建的众多人文景观中很好地融入了书法艺术,不但增加了景观的观赏性,提升了景观的吸引力和审美层次,而且彰显了书法的魅力和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毕节,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内蕴深厚,代不乏人。进入当代,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既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又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毕节当前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书法实用功能的弱化,书法基础逐渐萎缩;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艺术精神日益淡薄,继承不足;因功利思想的驱动,脱离汉字和书写的基本法度,浮躁的创作风气盛行;书法教育意识、批评意识淡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文化元素缺失等。因此,从繁荣传统艺术、弘扬时代精神和保护民族文化、提升毕节文化竞争力的角度,毕节书法的发展,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加强理论学术研究,重视书法教育,书法活动形式多样,把书法和城市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唐作为中国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同时也是书法艺术正规教育的开创时期。在史书中书法家数以千计,硕果累累,唐书几乎可以与唐诗相媲美。在贞观群臣的大力倡导、推动下,唐朝政府在科举中首设书科考试,开办书法学校,设置书法专业课程、书法教师,编定学制。在我国文化史上,唐朝政府首创了书法艺术的正规教育。在办学、招生、应试、教材、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一整套的成功经验。对今天我们的书法教育的开展、普及、提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从官学中的书法教育和书法私学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寻绎论证。探寻唐代书法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